法定公积金是什么意思?

法定公积金是指法定盈余公积金。

法定公积金,即法定盈余公积金,是公司在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依法必须提取的一部分资金。具体来说,公司需要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约10%作为法定公积金。当该公积金累计额达到公司注册资本的50%以上时,公司可以停止提取。法定公积金的主要用途包括弥补公司亏损、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或者增加公司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时,必须保证转增股本后的法定公积金余额不低于注册资本的25%。

法定公积金的构成:

1.法定盈余公积金:企业依法从净利润中提取的部分资金;

2.任意盈余公积金:企业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后,根据公司章程或股东会决议提取补充公积金;

3.资本公积金:包括股权溢价、资产评估增值等营业外收入形成的公积金;

4.盈余公积金转增股本:企业将盈余公积金转增股本,增加公司注册资本;

5.公积金使用限制:通常用于弥补企业亏损、扩大生产经营或增加注册资本。

综上所述,法定公积金,即法定盈余公积金,是公司依法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资金,通常占65,438+00%,以保证公司财务稳定,其用途涵盖弥补亏损、扩大业务或增加资本。当累计金额超过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停止提取,但转增股本时必须保证余额不低于注册资本的25%。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166条

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10%,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公司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的50%以上的,不得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