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正式接手力帆生产电动车。
那么吉利入股力帆是为了什么?
据相关媒体报道,力帆近日在2020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上表示,一旦重组工作完成,力帆将首先量产吉利科技集团旗下的80V纯电动MPV枫叶,同时吉利科技集团旗下的换电业务也将很快注入力帆。
6月165438+10月10,力帆汽车发布公告称,2020年8月21日,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依法裁定力帆股份重整,并作出(2020)渝05?坏了?193?否《决定》任命力帆公司清算组为力帆股份经理,负责开展各项重整工作。在本次重组中,管理人确认吉利麦捷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麦捷”)和重庆两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两江基金”)通过公开招募成为拟重组的投资人。
公告指出,产业投资者将为力帆提供优质的产业资源,包括但不限于帮助上市公司打造成为吉利科技集团换电池汽车的唯一上市平台,并借机注入高端智能网联换电池业务,引入换电池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汽车与摩通产业的整合机会,以及通过资产重组为公司提供产业技术支持。
对于吉利来说,将进一步抢占新能源市场,加速换电模式的试点推广。从重组方案中可以看出,吉利将帮助力帆打造成为吉利科技集团换电池汽车制造的唯一上市平台,并择机注入高端智能网联换电池业务。
于是,吉利接手力帆,瞄准了政策扶持下的新出路——换电模式。此外,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电站首次被列入“新型基础设施”范畴;7月,工信部副部长新透露,将继续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和管理政策,鼓励企业根据适用场景开发电池替代车型;165438+10月2日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明确指出,加强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应用换电模式。换电出风口到了。
据悉,吉利今年计划在重庆建设35座电站,到2023年重庆将建成200多座电站。在打造出完美的重庆模式后,换电模式可以快速复制到全国,完成新能源板块的重要布局。
力帆?力帆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主要从事汽车摩托车、发动机及车辆配件的研发和生产,于2010在上交所上市,是国内首家a股上市的民营乘用车企业。作为力帆的创始人,尹明善一直被外界视为“传奇”。
力帆汽车一直没有“传奇”。根据力帆股份2016年的财报,扣非后净利润首次为2610万元,这也意味着力帆股份2016年以来的主营业务出现了一些问题。2018全年,力帆扣非继续扩大至-265438+5亿元,2019年扣非继续翻倍至-44亿元。2019年,力帆汽车营收74.5亿元,同比下降32.36%,实现营收两连降,归属利润为近年来首次亏损,达到-46.8亿元。
今年,*ST力帆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54.38+0.584亿元,同比下降69.42%;净亏损25.95亿元,上年同期亏损9.47亿元,同比增长65,438+073.99%。总资产约为16.96亿元,净资产仅为16亿元,同比下降9.612%,负债高达16.77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98.87%。
一方面是入不敷出的财务数据,另一方面是力帆负债渐高,糟糕的财务数字将这家最早的民营上市车企逼到了生死边缘。根据今年8月的公告,力帆涉及1178诉讼(仲裁),涉案金额50.37亿元。到2020年9月,18,已有62名债权人向力帆控股管理人申报债权,申报金额高达68.95亿元。
如果说债券的兑付风险和5.3亿元债券余额无法偿还是力帆目前处境的直接原因,那么产品技术和管理才是力帆灭亡的根本原因。依靠模仿,没有核心技术,盘踞在低端市场,不注重产品质量和企业经营管理,力帆最终自食其果。
综上所述,力帆旗下的时风能源是专门为发展新能源产业而打造的,主营业务为能源站和电动客栈的建设和运营,符合吉利未来换电业务的发展方向。不过,针对相关媒体报道,吉利科技集团回应称“一切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