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机器人在农业中的应用

新蓝海等待开发!

文|彭清

7月28日,极飞科技在广州发布量产农用无人车平台——极飞R150农用无人车。R150农用无人车可以实现智能精准控制和自主驾驶。多种作业模式和强大的扩展潜力,使其能够根据不同的农业需求,实现精准植保、农资运输、防疫消毒等多种无人化、精准化作业。

极飞科技的新产品印证了其对移动机器人在农业领域的乐观前景。事实上,移动机器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探索正在加速!

巡逻监控

目前,移动机器人在农业中的主要应用之一是检测和监控。这类移动机器人的结构一般是在底盘上安装一系列传感器,检测农作物的生长情况,收集信息。

农业公园的监测和收集

福建首个5G示范农业园区,使用移动机器人进行智能巡检。

机器人的“脚”可以360度旋转移动,可以支撑它在农业园区内随意走动。遇到障碍物可以自动绕行,支持自动巡检、定点采集、自动转弯、自动返回、自动充电。

这个5G人工智能机器人拥有先进的人工智能设备。“耳朵”是两个700万像素的摄像头,“眼睛”是两个500万像素的摄像头,“头顶”是风速、二氧化碳、光合辐射等传感器,“嘴巴”是温湿度传感器,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和实时采集。

玉米田智能数据采集

移动机器人配备了激光雷达、摄像机、天气传感器等。还可以进入玉米田进行智能数据采集,自动获取植物生长周期指标和环境指标信息,通过信息管理系统直观监控植物发育情况,无需人工采集干预,节省人力成本,提高采集时效。

作物的智能监控、分析和管理

日本一家公司开发的配备机械臂的移动机器人SMASH是一个移动的农业“生态系统”,不仅可以用于监测和分析,还可以用于管理作物。

它使用最新的信息和通信技术来监控和检查作物和土壤,分析收集的信息,并向农民提供清晰可行的信息,以支持作物管理。

例如,它可以智能采集土壤样本进行分析,监测作物的生长状态,然后精确定位和施用农药。

当农民忙于其他工作时,SMASH可以自主移动,监控作物,检测和治疗疾病,为农民节省了大量时间。

挑选和处理

除了数据检测和收集,移动机器人在农业中的另一个主要应用是采摘和处理。

无人拣选和搬运

国内某蔬菜种植基地率先引进无人AGV移动搬运机器人,实现蔬菜采摘搬运无人化作业,实现了规模化种植。未来更多相关农业走向规模化种植,农机自动化行业将受益。

在一个大棚种植基地,科蒂专门定制的自升式AGV,不仅需要将栽培中的蔬菜抬出露天晒太阳,还需要“穿越”田埂到指定的自动充电区,面对大棚内崎岖不平的地面、土壤栽培严重掉灰、栽培槽积水等情况,都能很好地完成任务。

喷药

利用移动机器人实现果园田间自动喷药也是目前主要的研发方向。

山东禹城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测试的“果园喷药机器人”采用履带式设计,可在田间平稳行驶。机器人采用自主导航,可以实现精确喷洒。

与传统的人工喷药或机械辅助喷药相比,这种机器人可以降低90%以上的劳动强度,24小时工作,劳动效率将大大提高。同时,人机分离、人药分离的状态也保护了农民免受农药中毒。

除了这些应用,在施肥、除草等环节也能看到移动机器人的身影。

农业机器人技术是智能农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目前,国内外对智能农业机器人的投资不断增加。中国移动机器人(AGV)产业联盟专家、暨南大学机械电子工程系教授艾长生曾表示:“目前移动机器人的应用主要是室内,室外场景、大型重载等应用领域有待拓展。农牧业用AGV机器人的蓝海市场还有待开发。”

机器人厂商正在逐步探索农业应用的各种场景,但目前移动机器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从技术角度来说,室外自主导航、复杂不平的地面环境、底盘与各种设施的配合都让开发者面临更多的技术难题,产品的成熟应用还需要一段时间的验证,但这也是每个新兴市场都会面临的问题和必经的过程。因此,我们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市场认知度的提高,未来移动机器人将逐步应用于农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