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工是做什么的?

“造船只是我们的业务之一。环保产业、信息产业、高端装备、新材料产业也是中国重工的重要产业。”65438年10月27日,中国重工相关人士在上交所组织的“我是股东——中小投资者走进中国重工”活动中表示,未来民营船业务将只占公司业务的30%。

当天,数十名投资者、卖方研究员和机构投资者走进中国重工在大连的控股子公司(地点

评论

新闻)组,参观考察了钢材配送中心、码头和码头以及特种船舶(船型

造船厂

贸易)生产基地。中国重工资产管理部主任郭和(所在地

评论

新闻)总经理于、董事会秘书等高管一一回答了投资者的提问。

中国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是CSIC最重要的资产。据介绍,CSIC按照“五业并举”的发展战略,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优势产业进一步扩大,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到2014年,海洋工程、修船/拆解、非船行业比重接近一半,民船比重进一步下降,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企业经营风险进一步降低。

郭表示,集团大力推进军品工贸独立的R&D和制造业,提升国防科技工业和民用技术相结合的产业结构。集团以军事院校为依托,意图实现军事技术推动民品研发。集团已在海洋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能源交通产业等多个领域进行布局。

随着近两年海工市场持续积极的发展变化,中国重工加大了在海工市场的开拓力度,进一步优化了产品结构。目前,中国重工已经进入深水海洋装备制造领域。2013年,海洋工程产值57.6亿元,占总值的22.6%,同比增长151%。

公司高层表示,公司非船产业瞄准高端装备制造业,规模化发展。其中,CSSC的非船舶产业是核电、海上风电、海上石油配套、锅炉(产品库)

寻求购买

供应)压力容器、建筑钢结构、大型起重设备(产品库购买

供应)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加以推进。

在投资者交流会上,郭表示:“2015和2016将是中国重工的并购年,CSIC后续对上市公司的资产注入将是持续的。”

事实上,中国重工的大股东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旗下的28个研究所多年来一直在布局科技产业化,不仅帮助集团公司成功度过了民船市场最困难的时期,也造就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集团。目前收入十亿的民品行业有几个。民品产业已成为集团公司的重要产业支柱。

“研究所改制的进度,目前分类改革方案已经上报国防科工局,目前的难点在于上级批复的时间。”郭对说:

目前,中国重工拟设立四家控股公司,推动科研院所资产证券化进程。七家控股公司奇耀控股有限公司、杰瑞控股有限公司、双瑞控股有限公司原分别属于707、765、438+065、438+0、765、438+06、725。四家研究所总收入超过100亿,盈利能力突出。

对于上市公司的发展,郭表示,将向内涵式、外延式发展,寻找外部M&A机会,收购国内外一流资产技术,布局全产业链。选择时机引入民营资本和中外资本建设混合所有制企业。

“在不久的将来,集团会把优秀的军工科研院所注入上市公司。上市公司作为产业整合者,会积极寻求外部M&A机会,收购国内一流的技术和资产,引进高端人才。对内,上市公司通过消化、吸收、培育、再创新的模式,全面布局军工装备研发、海工装备创新、能源装备全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