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支付巨头进入中国,微信和支付宝不想围剿。
据媒体报道,持牌支付机构“国付宝”已进行工商变更。Pay Pal全资拥有的美国银行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成为新股东,持有30%的股份。国付通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退出“清仓”。
早在2065438+2009年9月30日,Pay Pal通过美国银行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收购了国付宝70%的股权..
就这样,Pay Pal完成了对国付宝的全资收购,成功通过国付宝进入中国。
Pay Pal是一家国际支付巨头,业务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2.86亿个活跃支付账户,支持全球超过100种货币交易。
Pay Pal成立于1998,总部位于美国。想必大家都知道Pay Pal的创始人。他就是埃隆·马斯克,制造火箭和电动汽车的特斯拉掌门人。
2002年,Pay Pal被全球最大的拍卖网站易贝收购,重新拆分上市,2015。现在,Pay Pal的市值已经达到了2869亿美元。
Pay Pal一直想进入中国。早在2011,Pay Pal就向中国人民银行递交了支付牌照的申请文件,希望成为国内首家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外资公司。
最后,Pay Pal并没有直接获得支付牌照,而是借助国付宝间接获得了中国的支付牌照。国付宝也成为中国第一家外商独资支付机构。
国付宝历史悠久。曾经是海航旗下的支付机构,第三批拥有支付牌照的第三方支付公司。
2065438+2008年,海航业绩和股价断崖式下滑,万亿海航帝国崩塌。同年,国付宝因无序开通支付通道、反洗钱不力、对商户审核不严、商户数据留存、挪用备付金等问题被央行罚款4600万元。
国付宝因为经营不善,罚款巨大,处境艰难。它迫切需要找到一个收购者。第二年,Pay Pal拯救了国付宝。当时有媒体报道称,Pay Pal已经收购了海航集团持有的股份。
当然,我们更关心Pay Pal进入中国的影响,而不是它如何进入中国。
国际支付巨头Pay Pal来到中国。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应该恐慌吗?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2020年第二季度,支付宝、腾讯金融、银联的市场份额分别为49.16%、33.74%、6.93%,位列前三,市场份额合计达到89.83%。
目前第三方支付市场高度集中,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双寡头”,银联是后起之秀,但还远远落后。
在国内,第三方支付的格局长期未变,Pay Pal能否“改天”还是个未知数。
第二,Pay Pal全资的国付宝缺乏C端基础。
如果不是Pay Pal,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国付宝。国付宝的客户集中在B端。国付宝曾与P2P网贷平台合作,但遭遇P2P的雷雨,国付宝陷入经营困境。国付宝也有C端业务,但是收到很多C端的投诉,最后国付宝被央行罚款。
国付宝没有C端基础,PayPal在中国的C端基础更弱。近年来,银联为了获取C端用户,一直在做宣传推广,但也只有6%的市场份额。可想而知获得C端用户有多难。
Pay Pal面前的大问题是如何在中国获取C端用户。
第三,Pay Pal是一家国际公司,国际公司会面临本地化问题。
美国公司是天然的国际公司。一般都是在美国发家,然后把业务拓展到加拿大、西欧等国家,因为这些国家不仅经济发达,而且文化相近,不需要做太多的本土化。
然后他们会选择拓展亚太市场,然后是南美和中东,最后是非洲。但是这些地方的文化和欧美有很大的不同,也很难本土化。
这也是为什么Pay Pal虽然遍布200多个国家,但活跃用户只有2.86亿多的一个主要原因。相比之下,支付宝的月活跃已经超过7亿。
Pay Pal本地化的方法是选择本地人才,毕竟中国人最了解中国人。2020年8月,Pay Pal宣布任命邱含为中国区业务负责人,全面负责中国区的长期发展战略。
媒体称,Pay Pal定价简单明了,只向卖家收费。但长期以来,国内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一直在打免费牌,甚至补贴,所以Pay Pal面临着很大的竞争压力。
淘宝之所以能打败Pay Pal的老板易贝,也是免费的法宝。
马云当时信心满满。“如果易贝是海里的鲨鱼,我就是长江中的鳄鱼。在海里玩,我输了;在河里玩,他输了。”果然,淘宝赢了,易贝最终输给了中国。
现在,易贝的支付伙伴正在卷土重来,面对更强大的支付宝。虽然Pay Pal可能无法搅动中国的支付市场,但如果有竞争,支付市场将更具活力。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曾指出,要实现内外资支付机构的统一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这有利于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深化金融业对外开放水平。
Pay Pal的首席执行官暗示,Pay Pal不会在中国市场与本土支付巨头对抗,而是专注于跨境支付。
Pay Pal很清楚自己的优势。它背靠全球电子商务巨头易贝,业务覆盖200多个国家,在海外享有很高的声誉。Pay Pal非常适合跨境支付。
Pay Pal一直与中国支付公司合作开展跨境支付业务,但因没有牌照而受到多方限制。如今Pay Pal全资收购国付宝,跨境支付将更加便捷。
中国的消费者可以通过Pay Pal购买商品,中国的商家也可以通过Pay Pal销售商品。Pay Pal希望通过跨境支付获取中国用户。
在跨境支付方面,Pay Pal无疑是领头羊,但这个市场还是不如中国国内市场。但是,如上所述,中国本地支付市场大局已定,Pay Pal如果不改变竞争策略,很难在中国本地支付立足。
中国没有巨头会包围Pay Pal。毕竟国内支付竞争已经白热化了,PayPal还是来晚了!
作者: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