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工业发展现状

变性淀粉产量回升。

我国变性淀粉的产量因原料、环保等条件而波动。据中国淀粉工业协会统计,201757800年变性淀粉产量比201008年增加991000吨,同比增长5.98%。根据同一企业2018和2019的测算,变性淀粉产量增长8.37%。

2019年变性淀粉品种中,产量超过65438+万吨的品种有复合变性淀粉、氧化淀粉、阳离子淀粉、醋酸酯淀粉、磷酸酯淀粉、预胶化淀粉,产量分别为31.92万吨、279600吨、21.99万吨、265433吨。与去年相比,复合变性淀粉、醋酸酯淀粉、预胶化淀粉产量大幅增长,分别增长73.37%、57.08%、48.76%。

山东、广西变性淀粉产量较大。

从产地来看,我国变性淀粉的产量主要集中在山东、广西、浙江、广东、江苏和江西,这六个省份的变性淀粉产量占总产量的85%以上。

2019年,山东省变性淀粉产量65.66万吨,同比增长11.98%,占总产量的37.35%。广西变性淀粉产量30.78万吨,同比增长9.95%,占总产量的17.51%。山东和广西的变性淀粉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以上。浙江、广东、江苏、江西四省产量分别为261.8万吨、1.29万吨、91.6万吨、8.95万吨。

生产企业方面,2019年度中国淀粉工业协会变性淀粉申报企业48家,比2018年度减少2家;年产量超过2万吨的企业有24家,占总产量的89.03%;年产量超过65438万吨的企业有4家,占总产量的40.96%;十强企业产量占比64.96%,同比提高近2个百分点。

造纸工业是最大的需求领域。

由于经济持续增长,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以及变性淀粉行业生产和R&D技术的提高,变性淀粉的消费需求呈现整体增长趋势,近7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产品需求主要是氧化淀粉、复合变性淀粉、阳离子淀粉和醋酸酯淀粉。2019年,我国变性淀粉消费量约为203万吨,同比微增2.53%。

从消费结构来看,变性淀粉的消费需求相对稳定。由于主要用于方便面、火腿肠、酸奶和各种酱料中,前两种产品的产量处于缓慢增长甚至下降的阶段,而后两种产品的增速相对较高。造纸行业变性淀粉的增长主要靠快递业务的快速发展支撑;其在医药、化工等新兴高端领域的应用仍然有限。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休闲食品行业消费需求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