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两车合并,两船合并,南方电网和国家电网有可能合并吗?
南方电网在国家电力公司时代半独立运行,背景是二滩水电站建成,输电通道有限,电送不出去。以此为契机,南方五省投资建立互联电网,也是市场化的首次尝试。
发电厂和电网分开的时候,正是因为归属不同,南方电网主要由滇、黔、粤、桂、琼四省地方政府投资,其他电网主要由国家电力公司投资,所以分为两网,西北、东北、华北、华东、华中的区域电网归国家电网。
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按照行政省份确定业务区域。国家电网是26个省(河北省有两个省电网公司,多了一个河北公司保证京津冀电网安全),南网是5个省。他们之间没有实质性的竞争,所以不需要重新整合。
事实上,按照电改的原定目标和发电集团的诉求,两网不会合并,国家电网可能会进一步拆分。而国家电网本身进行了一次UHV电网技术和“三集中五大”机构改革,成功避免了调度独立,将区域电网边缘化为国家电网分支,国家电网对于电改最担心的事项基本没有实现。
根据SASAC的部署,五大发电集团很有可能合并重组为三大能源集团。国电和神华已经动了,华能和国电投资也在眉来眼去,大唐和华电只能抱团取暖。
我猜很多人对我关于国家电网电改最怕的几项的说法很感兴趣,那我就来说说吧。
电力改革的第一步,厂网分开,是在2002年以建立两大电网、五大发电集团和四大辅助产业集团实现的;第二步,主辅分离。随着2011辅助产业整合为中国电建公司和中国能建公司,已经完成。下一步可能的政策有:调度独立、区域电网解列、输配分离、配电分离等等。
其中国网最怕调度独立和区域电网分裂。调度独立意味着失去对发电集团的控制权;如果地区电网被拆分,国家电网就没什么了。但是,国家电网很聪明,相应地,做了两件事,即UHV电网技术和“三定五大”体制改革。
超高压技术从充裕度的角度确实可以建设强大的电网,在技术上确实有非常显著的优势。但是从必要性的角度来说,一个强大的电网一定是超高压吗?南方电网的骨干网不是UHV,但也很强。这不就是答案吗?不一定!
国家电网第一条UHV线是从晋东南经南阳到荆门,从华北电网到华中电网。这能单靠华北或华中区域电网控制吗?只能由国家电网运营。换句话说,UHV在技术上边缘化了区域电网。
“三定五大”和“大手术”的机构改革,把调度和监控结合起来。调控一体化不就是调度独立吗?我们的变电站监控不能分开在一起,这涉及到电网运行的安全,所以调度独立无法实现。
“三会五大会”最大的特点是组织功能化、扁平化。从原来的国家电网、地区电网、省公司、地方公司的行政管理,转变为按照大运行、大检修、大营销、大规划、大建设进行职能管理。此后,地区电网在组织上被边缘化。
至于输配分开,发行分开等等。,肯定会对国家电网产生影响,而且影响不小,运行效率会受到很大影响,但不会像调度独立、区域电网分裂那样触及根本利益。
输配分离。国家电网的运营公司和省公司的维护公司不就是典型的输电公司吗,各个城市的公司不就是典型的配电公司吗(虽然经历过超高压属地化管理,也算是高压配电网)。这本来就是分开的,不过是行政隶属关系的变化而已。
虽然目前的情况不会和预期的电改实施完全一样,但也差不多。因此,目前输配分开的表现是输配电价独立核算,对国家电网没有本质影响。
分开放置。很多人借此批判国家网络,帖子满天飞。我只是觉得你太生气了,太年轻了,有焦虑感是应该的,但是不要太悲观。
国家确实大力推广,但请注意,增量电网是开放的,即现有配电网未覆盖的空白区域自由竞争。增量电网对应的是存量电网,但国家电网的存量电网可能覆盖了当地70%左右的行政区域(姑且估算一下,有些地方的比例应该更高,因为以前管理的农电企业现在都是国家电网直接管理)。
而且国家电网的地方公司不仅仅是配电公司,还有售电公司。一个新成立的售电公司,绕过这70%的区域,建立自己独立的配电网,与国家电网没有交集,有多容易?
怕的是从国网现有配网或者从国网离网自建1100 kV变电站。这个成本怎么跟国家电网比?更何况国家电网还在成立新的实体售电!所以现在听起来像雨后春笋般的售电公司很多。有几个是真正独立盈利的?经过最后的市场检验,估计会像一批秋后大白菜一样枯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