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江工业园属于哪里?有电话号码吗?
招商引资势头良好。
塔吊划破天空,轰鸣的机器声和飞扬的尘土...在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二期,深圳富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计划投资38亿元的蓝宝石水晶项目正在建设中,一座座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6543.8+02亿元,税收6543.8+05亿元。该企业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企业原本并不打算在梅州投资,因为市委书记李佳三个月内十余次到深圳进行企业工作,企业最终被真情打动,最终入驻园区。
“招商引资和园区建设”是市委市政府今年要打的“三大攻坚战”之首。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招商引资的意见》和《梅州市鼓励外商投资优惠办法》,建立服务平台,优化整合专业招商团队,主动作为,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突出产业链招商、主题招商、以商招商,大力实施乡贤“返乡创业工程”,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高环保低排放甚至零污染的企业,切实提高招商质量和效益,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作为梅州招商引资的主战场,今年6月被确定为全省十大重点园区之一,招商引资势头良好。成功引进中国王源新能源、紫晶光电、五羊摩托、三一重工、科伦药业等8个投资超过6543.8+0亿元的大项目。碧桂园、海航集团等国内500强企业已进驻梅州,参与园区开发建设。近日,广盛公司与梅州加强合作,在园区建设“中国南方稀土科技城”。目前* * *建设合作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将有一批大型企业和稀土高科技项目落户。截至目前,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园(南区、北区)入驻企业132家,计划投资233.5亿元,投产企业81家。
工业园区实现“扩能提档”
在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一座建筑面积12900平方米的商务中心已进驻银行、电信、移动营业厅、超市、服装店、网吧、小吃店等。在占地3.7万平方米的创业广场,篮球场、足球场、室外舞台、徒步绿道为员工提供了优美的文体活动场所。拥有众多工厂的工业园区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为提升园区配套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我市不断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扩大园区规模、提升园区档次,全力推进二期征地拆迁和场地平整,打通园区发展框架。今年6-7月期间,征地4800多亩,二期工程同步平整1,000多亩。同时,继续完善园区配套功能,加快园区商务中心、新水厂、新梅江大桥、变电站等重点项目建设;并吸引知名企业碧桂园入驻,建设一批星级酒店、商务办公、生活社区等优质配套服务项目。
园区建设过程中,市政府专门成立了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化运作,充分发挥省产业转移竞争性扶持基金6543.8+0亿元和广州* * *建设基金的放大效应,三年投入25.38亿元开发建设,园区建成区达到7.26平方公里,二期4.5平方公里开发正在加快推进。
打造产业“集群转移”新模式
在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年产40万吨珠江啤酒梅州生产基地已经开工建设。珠江啤酒以“总部+制造基地”的形式,一期计划投资2.27亿元,将位于市区的梅州公司搬迁至园区,扩建为粤东啤酒酿造中心。主要的酿造设备将从广州总部迁来。还有一个五羊摩托车项目,计划投资30.5亿元,主要生产摩托车及配件。一期主要生产助力车、自行车、电动车。这种系统化、一体化的整体转移得到了黄华华省长的高度赞扬,他说“这种产业集群转移的新模式是真正的产业转移,是彻底的产业转移”。
此外,中国王源集团在今年6月举行的第五届客家高峰论坛上正式签约,计划在梅州投资200亿元生产新能源动力电池和电动环保汽车,并带动超过10家配套厂商入驻产业园。
为加快实现工业园区产业集聚,我市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实施“双转移”战略的机遇,加强产业培育“对接”。比如,依托广州汽车产业优势,积极支持和引导梅州本地企业广东华强公司与广汽集团优势资金和技术对接,实现互补对接、合作共赢,探索“华强模式”。今年初,我市成功引进广西柳州五菱汽车有限公司重组梅州齿轮厂,成立广东刘玲洪通实业有限公司,并计划投资5亿元在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螺旋锥齿轮生产基地,进一步提升产能,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
目前,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的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显现。以汽车零部件为主体的先进制造业,以通信设备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以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为重点的新兴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