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哪些公司在rfid(封装、系统、读卡设备)方面做的比较好?谢谢你
为你贴一篇国内行业RFID行业研究的文章:
随着RFID技术的广泛应用,特别是非接触式公交卡、校园卡等项目在各地的普及,培养了一批芯片、封装、读写终端和系统集成厂商。这些国内厂商掌握了成熟的技术,初步形成了国内RFID产业链。
RFID产业链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标准制定、芯片设计、标签封装(包括天线设计)、识别系统设计与制作、系统集成和管理软件开发。下面从这几个方面介绍国内外RFID产业链的现状。
(1)标准制定由于13.56MHz RFID技术发展较早,相关标准相对成熟。主要的国际标准有ISO/IEC14443和ISO/IEC 15693,国内的13.56MHz RFID标准主要来源于这两个国际标准。在上面介绍的典型应用中,我国二代身份证基于ISO/IEC 14443-B标准;本地公交卡和校园卡主要基于ISO/IEC14443-A标准。基于ISO/IEC 15693标准的应用在国内比较少见,典型的应用是教育部的学生票优惠卡。
相对于13.56MHz RFID国际标准的成熟和广泛应用,UHF和微波频段RFID还没有明确统一的国际标准。但近年来,RFID技术领先的国家和地区明显加大了对标准制定的投入,正在积极制定自己的标准。
目前国外正在制定的标准主要有三个:ISO/IEC 18000、美国的EPC Global和日本的泛在ID。这些标准(组织)正在积极进入中国,在中国设立机构,招募自己的企业利益团体,都希望影响国内UHF RFID标准的制定,在未来广阔的中国市场赢得标准先机。
在国内,政府相关部门已经充分认识到RFID产业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视产业标准的制定。2004年初,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成立了中国电子标签国家标准工作组,目的是建立中国自己的RFID标准,推动中国自己的RFID产业。然而,国家标准的制定过程一波三折。2004年底,由于种种原因,电子标签国家标准工作组被中止。
然而,电子标签国家标准的制定并未就此止步。尽管对国家标准仍有许多不同的声音,但与国际标准兼容、支持自主知识产权和保护中国利益的想法已得到广泛认可。目前,包括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国家标准委员会在内的14个部委已经完成了《中国RFID白皮书》的编写工作,以支持建立我们自己的RFID编码系统——NPC系统。目前,新的RFID国家标准起草组已经成立,由信息产业部产品司司长担任起草组组长,相应的标准起草工作已经启动。新标准将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寻求与国际标准的相互兼容。据悉,中国自主的RFID规范有望在2007年正式颁布。
(2)芯片设计虽然国内芯片公司在RFID芯片设计方面起步较晚,但随着最近10年国内芯片设计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内芯片设计行业与国际芯片设计水平的差距已经缩小,国内公司完全有机会在RFID芯片设计方面赶上甚至超过国外芯片公司的技术水平。目前,国内主要RFID芯片厂商集中在北京和上海,代表性企业有:
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公司、大唐微电子、清华同方微电子有限公司上海:复旦微电子有限公司、上海华虹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上海贝岭有限公司。
目前国内芯片公司已经完全掌握了13.56MHz RFID芯片的设计技术,可以提供相应的读写器芯片。在国内公交卡、校园卡等13.56MHz RFID市场,复旦微电子、上海华虹等公司推出了一系列成熟的RFID产品,在与国外大公司的平等竞争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
在UHF和更高频段RFID芯片设计上,国内芯片厂商都高度关注,但策略各有不同。有些厂商处于观望阶段,有些厂商已经进入或准备进入UHF RFID芯片的开发。复旦微电子已于2004年开发出支持EPC Class0标准的产品,并将于2005年底推出支持ISO18000-6B标准的产品。
(3)标签包装(包括天线设计)
在中国,由于RFID的应用主要是以卡片的形式(如中国的二代身份证、公交卡等。),经过多年的发展,RFID卡形式的封装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卡片RFID的封装主要包括模块封装(芯片组装)、制卡(天线制作)和印刷。目前国内各环节的加工厂商数量众多,代表企业有:
模块包:上海长风智能卡公司、上海英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电智能卡有限公司、山东吕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名片印刷:东信和平智能卡有限公司、北京众安特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明华奥汉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浦江智能卡系统有限公司、上海鲁能中卡智能卡有限公司、黄石翡翠万达金卡有限公司、天津环球磁卡有限公司、合隆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深圳华阳微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市亿能达智能卡制造有限公司、中山大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印刷:上海凸版印刷有限公司,上海第三印刷厂和许多制卡厂。
目前,传统的引线键合模块封装和卷绕制卡技术仍是我国卡封装的主要方法。但随着薄卡、自粘电子标签等新型封装形式对RFID应用的需求不断增加,倒装芯片、印刷天线等新型封装技术发展迅速,部分厂商已能提供相关封装服务,新型封装形式也进入实际应用,如上海轨道交通单向卡(波卡)、上海烟花管理电子标签(自粘电子标签)。
随着新封装技术的发展,RFID封装技术中出现了新的加工环节,如倒装芯片的凸点制作、天线印刷等。代表的企业有:
凹凸一代:江苏长电科技有限公司、合隆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深圳华阳微电子有限公司..
天线印刷:深圳华阳微电子有限公司、黄石杰德万达金卡有限公司..
虽然国内已经有成熟的卡片RFID封装技术,而且今年新的封装技术发展很快,但是在先进的封装技术方面,我国与国外差距很大,不具备低成本RFID产品的封装能力。随着RFID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封装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例如如何利用芯片组装技术可靠地组装越来越小的芯片。如何大幅度提高包装速度满足爆发式需求?如何进一步降低包装成本等等。目前国内很多有远见的包装厂都在准备引进国外的生产技术,在未来的RFID包装竞争中占得先机。
(4)识别系统的设计和生产目前,国内13.56MHz RFID的识别系统(读卡器)的设计和生产已经成熟,生产厂家和产品数量较多,竞争力较强;相比之下,UHF频段的厂商和产品并不多,技术实力与国外厂商相差甚远。代表的企业有:
13.56MHz RFID识别系统:深圳市明华奥瀚科技有限公司、天津环球磁卡有限公司、上海友通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华智能卡系统有限公司、上海良标智能终端有限公司、北京巨力科技有限公司、珠海亿达科技电子产业有限公司、上海强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哈尔滨新中信电子有限公司、广东三九智能电子有限公司
超高频RFID识别系统:深圳远望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5)系统集成与系统软件开发和识别系统的设计生产一样,13.56MHz与UHF RFID之间的系统集成也是不平衡的:13.56MHz RFID的系统集成技术成熟,厂商众多;UHF RFID系统集成的厂商不多,技术实力与国外厂商有一定差距。代表的企业有:
13.56MHz RFID系统集成:上海软件系统、珠海亿达科技电子产业有限公司、上海华智能卡系统有限公司、哈尔滨新中新电子有限公司、北京北控软件有限公司
超高频RFID系统集成:北京沈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和哈尔滨威科科技有限公司
目前,国内系统集成厂商具备一定的大型系统集成能力,但主要使用国外软件产品。RFID系统软件对RFID系统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为用户提供真正有用的信息,是关系到RFID顺利推广的关键环节,也是未来RFID产业价值链的最高环节。相对于国外大型软件公司开发RFID系统软件的努力,国内软件公司参与RFID系统软件开发的相对较少,在这方面,国内的能力与国外差距很大。
其实国内RFID厂商太多了,良莠不齐。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出需求,自然会有人给你专业的建议。欢迎来到RFID信息网络论坛(/bbs)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