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催债公司短信威胁,可以报警吗?

你可以报警。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下罚款。警方提醒,市民如遇到短信、电话持续骚扰,应及时报警,维护自身权益。

扩展数据

自1,2065438年6月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严惩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司法解释》开始实施。司法解释明确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数量或者数额达到法定标准一半的,可以定罪。类似案件将受到严惩,体现了打击此类犯罪源头、深挖“内奸”的决心。

根据司法解释,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轨道信息、通信内容、财产信息等高度敏感信息50条,健康生理信息500条,交易信息5000条,其他信息5000条;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构成犯罪。同时,明确内部人员将受到严惩。

恐吓罪的构成条件:

(1)本罪侵犯的法益是个人日常生活的安宁和生命安全不受他人恐吓的自由。

(2)本罪的客体是单一的自然人。

(3)本罪的行为是恐吓,即告知他人危害生命、身体、自由、名誉、财产等的事情。,使他们害怕。伤害的内容仅限于对生命、身体、自由、名誉、财产等事项的伤害。

行为人客观上告知他人危害的内容即可,不考虑行为人主观上是否真的有实现危害的故意。行为人告知的危害必须是行为人控制的,客观上一般认为足以造成危害。

恐吓必须以直接或明确的间接方式进行,不包括不确定的间接方式。所谓间接确定性,是指行为人虽然没有直接恐吓被害人,但将恐吓事实告知了特定的人,明确告知了被害人。

(4)行为人的威胁行为,一旦完成,能使被害人感到害怕,可以构成本罪,行为人威胁的事情不一定要成为事实。

凤凰城。com-讨债人如果欠债,和别人失去联系,可以给你的亲戚朋友一个个打电话。

百度百科-威胁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