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需要什么手续?
1,法定人数变更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为2-50人;
股份有限公司应当有2-200名发起人,且半数以上的发起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国有企业改建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应当采取募集方式设立。
2.法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的变化
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3万元,一人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65438+万元。
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500万元。
3.公司章程的变更
有限责任公司章程由股东* * *共同制定,全体股东必须在章程上签名盖章,章程应当载明《公司法》规定的八项内容;
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由发起人协商制定,并载明《公司法》规定的事项,由创立大会通过。
4.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时,转增股本总额不得高于公司净资产。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时,应当依法办理公开发行股票增加资本。
5.董事人数的变化
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成员为3-13;
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成员为5-19。
6.监事人数的变化
有限责任公司监事会成员不得少于3人。股东人数较少或者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不设监事会,设一至二名监事;
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成员不得少于3人。
7.监事会会议会期的变更
有限责任公司监事会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
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会议至少每六个月召开一次。
8.股东权利的变化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可以直接查阅公司的账簿,不受任何限制。
9.股票的发行和准备
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应当认购全部股份;以募集方式设立的,发起人认购的股份不得少于股份总数的35%,其余部分应当向社会公开募集。
第二,风险防范
1.股份有限公司对发起人的要求
发起人在股份有限公司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公司法中对发起人的要求也比较高。《公司法》规定,股份公司必须有2-200名发起人,半数以上发起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发起人不符合法律规定的直接后果是公司无法成立。因此,应当严格审查发起人的人数和住所是否符合要求。
2.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制度
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500万,分为发起设立和募集设立两种方式。公司法规定了不同的出资方式:以发起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总额。公司全体发起人的首次出资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其余部分由发起人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其中,投资公司可以在五年内全额支付。在未缴足股款之前,不得向他人出售股份。因此,采取发起设立的方式在两年内分期缴纳注册资本,有助于发起人降低首付款成本,规避风险;
以募集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实收股本总额。因此,以募集方式设立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发起人必须一次性缴足所认购的股本,不利于发起人规避风险。
3.公司章程中法律风险的规避。
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由发起人协商制定,募集设立的公司章程须经股东大会批准。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公司纠纷,发起人应当依法逐条讨论公司章程,明确具体的权利和义务。如果投资者不是发起人,应仔细研究拟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的章程,分析是否有不利于形式及其权利的条款。作为中小投资者,即使事后发现公司章程的弊端,中小股东也很难在股东大会上否决公司章程。所以,事前深思熟虑是明智之举。
4.创建大会的法律风险规避。
创立大会是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重要程序。作为发起人,有义务在招股说明书规定的期限内募足股份,有义务在募足股份后30日内召开创立大会。否则应承担退还认购人所认购股份及银行同期利息的义务。发起人承担连带责任。同时,作为认购人的投资者有权要求发起人退还所认购的股份及银行同期利息。所以发起人一定要及时召开创立大会,否则要承担很大的风险。
5.保荐协议法律风险的规避。
如果发起人协议不详细、不完善,权利义务不明确,很容易引起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纠纷。为降低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风险,发起人应当在发起人协议中充分明确发起人的权利和义务、出资方式、出资额和期限、财务管理制度、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方式等。发起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的责任比募集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的责任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