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创新者的背后,看TCL如何逆势反击。

在20世纪90年代,电视机开始出现在中国大陆普通百姓的家中,对电视机的需求非常强劲。然而,当时以黑白电视机为主,彩色电视机很少。TCL看到了彩电的市场趋势,开始研发生产TCL王牌大屏彩电,随后顺利在市场上一炮而红。此后,TCL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各地设立分公司,建立各级销售渠道,TCL逐渐成为家电品牌。

TCL从最初的王牌彩电,成长为拥有5万多员工的科技巨头。然而,当百年一遇的疫情席卷全球时,整个彩电行业的零售业务受到了重创。根据AVC全渠道汇总数据,2020年6月中国彩电市场零售量为1599万台,同比下降14.8%。零售额规模393亿元,同比下降27.9%。

零售规模和零售额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两位数下滑,这让已经处于存量时代的彩电业雪上加霜。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相信每一个家电从业者都会陷入无尽的焦虑,因为谁也不知道市场会变得多糟糕。

TCL如何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实现逆势增长?作者在伟大的造物主身上找到了答案。下面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我觉得经验也值得同行借鉴。

第一,增加产能

疫情期间,产能是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在国内市场,TCL依靠旗下华星光电。一方面继续巩固HVA技术在大尺寸液晶高端产品的应用优势,提升8K/120Hz等高端产品份额,加速Mini-LED产品量产;另一方面,TCL华星光电也在推进t4二期、三期扩产和t7项目建设,提升LTPS、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等中小尺寸屏幕面板产能,全力在新型显示技术、新材料研发上取得突破。

海外市场也是TCL销售的重要支撑,不断扩大海外市场产能并不容易。据了解,在TCL电子与华星光电在印度安得拉邦共建智能制造产业园期间,TCL实业控股CEO王成及其团队经常是晚上背着包坐飞机去印度,第二天一早就去和当地州长及相关公司谈投资。这种20小时循环的短打有时每隔几天就会发生一次。

当然,这样的努力是有回报的。今年第二季度,TCL电子位于墨西哥华雷斯市的新马萨工厂一期工程如期实现量产。同时,TCL电子越南工厂一期项目上半年全面投产销售。据统计,TCL电子全球品牌电视产能已提升至2700万台/年,这一产能足以保证TCL品牌在国外疫情中的销售和供应。

第二,营销方式需要创新

在国内市场,为了在疫情期间刺激经济增长,营销方式也与往年大相径庭。最知名的是直播的兴起。从最开始的网络名人,到现在的明星、主持人、创业者,直播已经成为最新、最接近用户的方式。

为了抓住这个带货新趋势,TCL采取了CEO亲自走下舞台的行动,与众多明星和主持人合作了多次直播,还动员公司员工和高管一起上阵。

在大创作者的视频访谈中,王成坦言:今年5月到7月,他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因为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在我看来,在保证产能的基础上,同时通过创新的营销方式不断与用户沟通,这两招才是TCL面对疫情逆势增长的关键点。一方面在各种资源紧缺的情况下保证稳定的产能输出,另一方面通过直播让TCL的大国品牌形象更加亲民和消费者,大大提高了品牌的好感度和美誉度。

根据TCL电子控股(01070)发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及中期业绩。HK),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543.8+072.8亿港元,其中第二季度营业收入达到6543.8+0028亿港元,同比增长36.6%。财务业绩来源于真实的销售业绩。第二季度,在全球电视销量同比下降4.9%的市场环境下,TCL品牌电视销量同比增长31.6%,达到581万台。

第三,加快转型步伐

熬过了艰难的疫情阶段,TCL要做的是加快转型的步伐。事实上,早在2019春季发布会上,TCL就宣布了AI IoT战略,布局以智能显示业务为核心的全智能终端品类业务。现在,TCL仍在遵循AI IoT战略,继续完善智能物联网家居生态。所以,如果你还认为TCL是“卖电视的”,那就太落伍了。

TCL确定AI IoT战略的依据是,从整个行业环境来看,单机智能一定会向联网智能方向发展。技术曲线已经过了反弹的阶段,然后逐渐被市场接受。就以往新技术推广的经验来看,这段时间将是to C厂商最后的进入时间,所以TCL必须抓住这个机会。

笔者认为AI IoT的战略方向没有错。相比于简单的在loT上叠加AI能力,这才是未来智能家居生活场景的正确解决方案。不然为什么AI+IoT的概念炒了这么多年,对C端万物互联的场景感知还是那么弱。

AI是物联网的大脑,让设备的简单连接上升到智能连接,让万物互联进化到万物互联。IoT是让AI拥有行动能力的躯体。

“AI x IoT”和“AI IoT”的区别从X和的区别就可以看出来,是简单的加法。现在各厂商各品牌的设备还处于协议无法互联兼容的状态。简单来说,米家App指挥不了格力空调,萧艾学生不听华为智能家居App。所以AI功能的简单叠加无法满足用户的日常需求。而x是多技术创新的集成。所以AI x IoT的全场景智能才是用户最需要的。

事实上,TCL在AI IoT战略布局上已经形成竞争优势,即智联全品类,借助手机和智能电视两大控制中心,全面覆盖用户移动和家庭场景需求;而不是几个东西互联,或者本地智能硬件合作。此外,TCL的黑白产品已经完全确立。过去几年还延伸了智能家居、安防、健康家电等智能终端品类,可以全方位覆盖用户生活。这些多年积累的竞争壁垒,通过收购和生态链合作,是其他竞品不容易赶上的。

除了上述自建生态的动作,TCL还以开放的心态拥抱和连接主流生态。目前,TCL洪湖实验室已经开始与图雅、阿里、华为等公司结成生态伙伴关系,开放物联网生态系统,降低多模块协作壁垒。所以,笔者相信,全场景AI生态融合的那一天不会遥远。

标签

在万物互联的时代,TCL是后来者,但以目前的发展速度,有后来居上的架势。面对这次疫情“黑天鹅”,TCL再一次打了一场漂亮的硬仗,化危机为机遇,这是坚持营销方式创新,运用核心技术和AI x IoT战略,以守为攻的结果。至于未来,TCL能否将完整的智能物联网家居生态落地?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