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欧美的化学品有什么规定?
该条例的主要目标是追求可持续发展。这是一项涉及化学品生产、贸易和使用安全的法规提案。其首要目标是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保持和提高欧盟化学工业的竞争力,追求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欧盟委员会将建立统一的化学品监控和管理体系,并在2012年前完成对所有相关化学品的管理。该体系将欧盟市场上约3万种化工产品及其下游产品如纺织品、轻工、医药等纳入注册、评估、许可三个管理监控体系。
根据欧洲联盟拟定的时间表,产量超过65,438+0,000吨的化学品的登记应在三年内完成;产量在100至1000吨的化学物质应在6年内注册;产量为1至100吨的化学物质在11年内注册,未能按期纳入管理体系的产品不得在欧盟市场销售。
同时,该规定还规定了严格的检测标准和高昂的检测费用,这些费用都由企业承担。据欧盟估算,每种化学物质的基本检测费用约为8.5万欧元,每种新物质的检测费用约为57万欧元。
该条例的实施将对中国乃至世界石油化工、轻工、纺织等相关行业产生巨大影响。据估计,目前在欧盟市场销售的500多万种商品将受到影响。这种情况已经引起了我国政府和石化行业的高度重视。
REACH法规的实施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为保障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REACH法规对化学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使用和废物处理等方面作出了严格的规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化学品生产企业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采用国际标准,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改进生产工艺,减少环境污染,加快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进程。
法规的实施会对中国产生负面影响,REACH法规的实施也会对中国的化工行业及相关行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为中国在化学品的研究、生产和使用以及化学品的贸易量方面与欧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欧盟一直是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2004年,欧盟与中国的化工贸易总量为2765438+90万吨,总金额为29.9亿美元。其中,出口化学品涉及904个税号,215个产品,出口量超过100吨,47 4个产品,出口量超过100吨;欧盟对华出口化学品涉及1066税号。因此,REACH法规实施后,部分出口欧盟或具有出口潜力的化学品以及使用这些化学品的下游产品可能会被欧盟市场淘汰,部分化工企业可能会因成本上升而转产甚至破产。据中国有关方面估计,欧盟化工新政策一旦实施,可能会有20万中国企业失业。
初步分析表明,REACH法规的实施对我国石化行业及相关行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首先,它给中国化工产品的出口制造了障碍。
欧盟是中国化工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之一。REACH法规的实施将对中国化学品出口贸易产生全面影响。据海关统计,2004年中国向欧盟出口石化产品1728万吨,出口额14亿美元。
从中国出口欧盟的石化产品结构可以看出,大部分是大宗、低值、生产过程污染严重的原料,也是欧盟不可或缺的塑料、橡胶、有机或无机化工原料和各种中间体。与这些产品相关的信息和数据要么缺乏,要么不完整,要么不符合欧洲联盟的技术标准。
根据REACH法规的要求,中国向欧盟出口这些化学品和数千种下游化工产品将面临注册、评估和许可的问题,必须通过欧盟的制造商或进口商进行注册。据估计,增加的成本将普遍使中国石化产品对欧盟的出口成本增加5%以上,从而阻碍中国化工产品对欧盟的出口,甚至退出欧盟市场。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预测,中国农药产品将部分退出欧盟市场,每年将减少出口额7000多万美元。随着欧盟东扩,中国的损失将超过8000万美元。对于具有出口潜力的化工产品和下游加工企业,如纺织、轻工、家电等行业,会造成更大的贸易障碍。因此,REACH法规的实施必将在不久的将来阻碍中国石化产品对欧洲的出口,影响中国下游产品对欧洲的出口。
二是严重影响下游相关产业发展。
欧盟也是中国石化产品的重要来源地,尤其是一些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品,一时半会儿离不开欧盟市场。
REACH法规实施后,欧盟的化学品生产企业或出口企业肯定会将其高额的注册和评估费用计入产品和出口成本,从而提高出口价格,这对于我国的化学品进口商来说无疑增加了成本。由于中国从欧盟进口的化工品主要是高品位、高附加值的有机和无机化工原料及中间体、塑料及其制品,中国化工贸易逆差可能更大。据业内人士估计,从欧盟进口的化学品平均价格将普遍上涨6%以上,这不仅会影响中国化工行业的发展,还会导致中国相关下游产品成本增加、效益下降,严重影响中国纺织、医药、轻工、电子、汽车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第三,将导致化学品国际贸易市场的重大转变。
中欧之间的化工贸易互补性很强。欧盟是中国化学品出口的主要市场,也是中国化学品进口的主要来源。从与欧盟的化工贸易结构分析,中国主要进口精细和深加工化学品(如染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来自欧盟,且大部分是不可替代的产品,依存度高,而中国主要出口化工原料和中间体,附加值低。
REACH法规实施后,欧盟更高的注册评估要求和注册评估费用将打破现有的贸易格局,迫使中国企业重新开拓欧盟以外的市场,建立新的贸易渠道,而新市场的开发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投入,市场转移将严重影响中国化工行业的发展。同时,欧盟化工企业将失去许多从中国获得廉价化工原料的机会。
在形成新体系的过程中,将以发达国家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为基础,建立新的价格和贸易体系。在这方面,生产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发展中国家将付出代价。
四是削弱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目前,我国出口欧盟的化工产品大多是大宗、低值、原材料,生产过程污染严重,主要集中在无机盐、涂料、染料、橡胶制品、有机中间体等领域,具有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优势。从65438年6月到2004年6月,中国向欧盟出口了900多种化学品,其中270多种出口超过1000吨。对欧盟出口的多为中小型化工企业。随着产品注册成本的增加,开发费用的减少,以及欧盟评估审批时间的延长,预计有一半的产品将逐渐失去优势,这将大大削弱这些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并将导致中国数千家企业因出口受阻而倒闭,20多万工人将面临失业。欧盟东扩后,中国对欧盟的化工出口贸易将进一步受到限制。同时也减少了国内企业在欧盟发展的机会,阻碍了国内优势产业向欧盟国家转移和企业到欧盟投资发展。
第五,影响人体健康和污染环境的产品可能转移到中国。
欧盟新法律的实施将普遍提高产品的生产成本。那些成本高利润低,污染环境,危害人民健康的产品,会从欧盟转移到第三世界,很可能会转移到中国生产。
第六,影响四大公司开拓欧洲市场。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是集中国石化产业上下游、科研、生产、贸易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目标是全球化发展、跨国经营。REACH法规的实施将为四大公司进入欧洲市场设置障碍,并对其跨国经营战略产生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