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如友是谁?
付如友,1928年6月出生,山东沂水县人。1948年6月辽宁大学美术系毕业,1949年4月参加工作。历任吉林省邮电管理局文教干事、长春电影制片厂美术员、延边州邮电局汇兑员、吉林省歌舞团美术员、四平工艺美术厂厂长、天津塘沽工艺美术联合厂厂长、肥城矿务局玩具厂设计师、台资宏远公司副总经理、 Ltd. 1998在台湾举办过两次个展,2002年4月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2008年8月当选省文史馆馆员,2011年4月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 出版有《傅如友画集》、《回忆老人》、《龙女牧羊人》等年画。沂水作家刘海洲出版了个人传记《沂水红子》。他的生平事迹被载入《世界中国文艺名人录》、《中国著名画家作品选》等。
2006年秋,傅如友代表山东老画家应邀参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北京举办的一些重要书画艺术展。从此,傅如友在北京书画艺术界小有名气。
中文名:傅如友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山东省沂水县
出生日期:1928 10月
职业:画家和书法家
毕业院校:辽宁大学美术系。
代表作品:《傅如友画集》、《老人回眸》、《龙女牧羊人》。
亲身经历
抗战初期,因为家境不好,十几岁就随父亲去了关东。
抗战胜利后,青年付儒一时间不知所措。恰在此时,他幸运地被国民党高官林耀山先生所救,考入黄埔军校(23名士官生)。
解放战争时期,傅如友随军校起义,激起了他年轻时对绘画艺术的渴望,于是弃武入辽北大学美术系。毕业后分配到吉林省邮电管理局任文教干事和邮电美术摄影编辑,后调入吉林电影制片厂从事电影、戏剧美术设计工作。其间,他出版了年画《龙女牧羊》、《傅如友画集》,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成绩。
1955当选吉林省文联理事、吉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成为建国后第一代人民艺术家。
从1955到1965,10年,他为吉林人的电影艺术奉献了青春和热血。
然而没想到,1966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他和千千万万有家族历史问题的年轻人一样,因为黄埔军校的历史被划为阶级异己,受到了冲击。12年被送去农村劳教!
1982年,他在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痛苦中想家。我不得不把我的家人带回我的家乡山东。
主要故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一片春意盎然。傅如友才摆脱了多年的精神枷锁,勇敢地拿起画笔,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在绘画创作中,他充分发挥了自己功力深厚扎实、绘画道路宽广的优势。油画国画他都上,山水人物花鸟都有涉猎。经过几年的探索,达到了作品与文字并重、中西合璧、精神与形式俱佳的较高艺术水平,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1991年,傅先生在北京举办“傅三代书画展”,引起全国艺术界的关注。1991年,傅如友来泰山旅游写生。游览了名胜古迹和自然风光后,他的心起起伏伏,即兴作了一幅画,并写了一首诗:漂泊几十年,身心无处容身。一旦上船,我愿做泰山人。怀着对泰山的无限崇敬,他花了半个月的时间,绘制了一幅长12米、高4米的巨幅油画《泰山颂》。这幅画一出,就引起了泰安人的热烈关注。在《泰安日报》的报道中,被称为“泰安市第一油画”。傅如友给泰安人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他们关注着这位流浪的绘画艺术家。
1995 10,傅如友毅然放弃了养父和在台湾省担任要职的兄弟姐妹的邀请,来到台湾省定居,决定定居泰安。泰山优越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为傅先生从事绘画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生活源泉和艺术灵感。他立足泰山,放眼五岳,创作了大量描绘和赞美泰山的中国山水作品。同年年底,他在泰城首开“傅如友泰山艺术展”,让在斯里兰卡土生土长的泰山书画艺术同仁刮目相看。
1996期间,傅如友参加’96中国泰山国际书画展,其国画《钟美》获韩国大奖。
1997年参加“迎接香港回归书画摄影作品展”,“舞龙”获一等奖。
1998期间,傅先生赴台湾省探望父亲,并应邀在台北国艺中心展厅举办个展,受到台湾省党政军官员及文化名人的热烈欢迎,台湾省《世界论坛报》、台北《中央日报》、《新生活报》、台湾电视台等媒体报道。傅先生从来不把卖画当生意。他的画只是表达一种生活愿望和精神寄托,不想这次真的“火”了。其他作品除了现场抢购热情高涨外,全部被台湾省统一企业财团会长高清源先生高价买走。这种场面在台湾省艺术界并不多见。这次大陆与台湾书画艺术交流展,在海峡两岸都引起了很大的影响。
2000年,傅先生应邀参加北京“首届世界华人艺术展”,获“铜奖”,被授予“世界华人艺术家”称号。2001应邀参加北京人民大会堂“生产者书画展”颁奖典礼,获“铜奖”。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参加全国民族党派庆祝党的诞生80周年书画展,获优秀奖。接着,又应邀参加中央党校、国家广电总局庆祝建党80周年书画展。同年应邀赴北京参加中国美术学院举办的“第三届全国画家作品展”,作品《财富与和平》一举获得“特别金奖”,被定为特级。4尺宣纸国画价格为人民币654.38+0万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价值成为衡量艺术水平的最高尺度。傅如友的国画突然身价暴涨,成了金币的代名词。
此后,各种书画展、名誉院长等特邀书籍也纷至沓来: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兼泰安团团长、山东省名人协会理事、山东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山东文史馆馆员、山东民革“中山书画研究会”理事、 吉林省四平书画人才培训学院特聘高级艺术顾问,江都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当代书画研究会名誉会长,台北世界和平运动基金会理事,大陆主席,洛杉矶炎黄艺术学会副会长,等等。 他的生平事迹和传记还被收录在《中国文艺界名人录》、《亚洲艺术界名人》、《中国著名画家》、《当代书画艺术家精英盛典》等20多部书中。“一旦爬到山顶偷看,你就会看到,其他的山在天空下都显得矮小..”付如友终于找到了攀登高峰的感觉。
至2006年1月,傅如友被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中国新闻焦点、科学中国杂志、国际书画家协会、时代前沿文化发展中心授予“2006年度中国百名新闻工作者”、“百名人民艺术家”等荣誉称号。2008年6月当选山东省文史馆馆员。作为民革黄埔同学会党员、台湾省政治人物,在推动大陆和台湾省和平统一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以书画为友,为促进两岸艺术交流发挥了良好作用。(作者:郭新平)
作品风格
从事风景专业艺术创作,对山水、人物、花鸟动物兴趣浓厚,画遍祖国名山大川,作品近万件。他堪称多面多产的画家。他有五十多年的艺术生涯,勤奋好学,朴实无华,广交朋友,以画友为师,博采各家之长,创造了自己独特的国画与油画相结合的绘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