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会上每个人都负债累累,这是这个时代的问题!!!

《2020年中国年轻人负债报告》数据显示,现阶段,中国年轻人平均负债已超过654.38+0.3万,其中80后负债已超过20万。这个可怕的数据背后,其实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经济发展。

信用卡的涌入改变了年轻人的消费观念。

在1979秋季广交会上,为方便参会,中国银行与东亚银行代表“东美信用卡”签订了取现协议,首次将国外信用卡引入中国。后来,在原中国银行珠海分行、信用卡筹建组成员周的提议下,在珠海形成了大力推广信用卡的可行性报告。

这份报告交给中国银行总行后,时任中国银行总行副行长的李玉民做了评价。李玉民觉得,改革开放背景下的发展,最重要的环节是调解市场资源配置,而信用卡无疑是这一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金融产品。因此,在李玉民的积极推动下,中国银行决定发行自己的信用卡,并批准珠海分行先行试点。

信用卡开始在中国市场扎根。起初,信用卡只发放给一些有经济实力的人。如果能持有信用卡,那就是身份的象征。随着金融体系的巨大发展,以及各行业发展带动的就业,只要18岁以上,就可以申请一张属于自己的信用卡。

年轻人的消费观念彻底改变了。比起攒够钱享受某种商品的便利,年轻人更喜欢先消费后买单的模式。这个月和下个月的花费没有错。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种模式,使得年轻人的消费能力不断被杠杆化和放大。

到了还款日,发现工资不够还信用卡账单。于是银行发布了最低还款额模型。先付10%的账单,剩下的可以在有钱的时候随时支付,每天只需要多付0.05%的利息。看似利率低,实则很高。以10000元为例,一天是5元的利息,如果一年是365天,就是1825元。年利率18.25%,远超国家法律保护的14-15%的水平。

受到各大金融机构借贷产品的攻击。

为了促进消费,大力发展经济。各种消费贷款产品也在不断涌出市场。如果你在12购买一款电子产品,销售人员会向你推荐消费贷款产品。捷信赢得了当时中国的消费贷款市场。

还有中国银行消费金融,JD.COM白条。这些机构既然盈利了,似乎只要资金充足,就会放出产品收割。微贷、分期乐、花钱、还钱、存钱、借钱,各种应用应运而生。

现在的年轻人,只要在网上搜索过“贷款”二字,或者用过花呗,他们的行为都会被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爬虫技术捕捉到,于是铺天盖地的骚扰电话来了:您好,我是xx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给您的xx产品金额是几万...

有些人别无选择,只能自责,因为他们欠金融机构的钱太多了。有的甚至觉得偿还无望,结束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些人的命运,谁来还债,除了父母子女有偿还的义务,其他人只有同情。

何去何从

但是,2021年3月1日,个人破产法开始实施。经核实的个人破产后,债务清理完毕。最后,拯救他们的时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