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为什么有退市期,对投资者有什么好处?

7月7日晚间,海润(600401。SH)、华泽退(000693。SZ)和众合推(002070。SZ)均公告称,7月8日为公司股票在退市整理期交易的最后一个交易日。这也意味着,7月8日后,又将有3家公司正式告别a股。

截至7月8日收盘,海润股份和华泽退市分别下跌6.25%和7.50%,收于0.15元和0.37元。而众合推上涨9.23%,收于0.71元。事实上,这种现象在面临退市时大幅上涨并不少见。业内人士认为,在明确退市的前提下,部分基金也参与“撬板”,企图最后“赌一把”。

40万股东踩雷。

三家公司告别a股,就变了。谁还在“嗜血”?

截至3月31日,海润退市股东数为241.9万,华泽为6.77万,中和为61.5万。三家上市公司均于5月17日被交易所摘牌。

退市海润曾是“光伏巨头”,也曾是中国最大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制造商之一。因其2016、2017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连续两年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其上市自2018年5月29日起停牌,后自2018日起停牌。

华泽退是一家集冶炼、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有色金属合资企业。一是因2015至2017连续三年亏损,自2018年7月起暂停上市,随后无法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18年度报告。

中和推的主营业务分为纺织印染和新能源锂电池。也因2015 -2017连续三年亏损被暂停上市。随后披露2018年度报告,但归母净利润为负、净资产为负且财务报告由会计师事务所出具,触及深交所终止上市。

三家公司均于5月27日进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为30个交易日,7月8日为退市整理期公司股票交易的最后一个交易日。

业内人士表示,从沪深两市退市并不意味着公司失去法人资格,只是不适合继续在a股上市。退市后,公司仍是公众企业,可以继续改善经营,积极恢复造血能力。其股票也可依法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交易。

谁在刀口上嗜血?

三家公司告别a股,就变了。谁还在“嗜血”?

进入退市整理板后,海润有18个连续涨停,其中16个交易日为连续涨停;6月21日,海润k线出现十字星,股价最低跌至0.12元。当天多空对抗激烈;随后三个交易日,海润股价连续三天涨停,6月26日收盘价回到0.17元;6月27日至7月3日,海润股价再次进入下跌通道,7月3日收盘价为0.14元;7月4日、5日,海润股价再次上涨,7月5日收盘0.16元。

同样的股价“过山车”现象也出现在华泽的撤退中。

华泽从5月27日起连续20个涨停撤退。6月25日,资金撬开涨停,最终收涨4.88%。然后收跌三个交易日或者平盘后第四个交易日收涨。这两个交易日分别收涨2.63%和8.165438。

相比较而言,众合推的股价表现较好。

退市整理期19交易日,中和回调,一度打开跌停;第20个交易日(6月24日),中和收涨1.89%,6月25日以涨停收盘。虽然中和退赛后股价也有所回落,但没有再跌。7月3日-7月5日,众合连续三天回调,7月5日出现涨停,收盘0.65元。

从盘后榜单的数据来看,退市期买卖股票的资金大多是短线交易,快进快出。

以华泽撤离为例,华泰证券上海西藏南路营业部6月28日在华泽撤离前五席位中排名第二,净买入74.32万元。下一交易日(7月1),该营业部位列前五席位之首,净卖出76.52万元。7月2日,该营业部再次买入4451,000元,但之后两个交易日累计净卖出金额约为45万元。同样,在华泽进行快进快出的资金还包括“广州番禺环城东路”营业部和广发证券“长沙五一路”营业部。

此外,“华泰证券杭州求是路”、“中投证券宁波东北路”、“平安证券泉州安吉南路”等营业部在海润退市上快进快出;中和回流的游资有“国都证券北京中关村南大街”等。,且有机构席位6月27日净买入47.86万元,7月2日净卖出52.7万元。

不过,财联社记者注意到,仍有营业部持续进货。例如,华泽盘后一览数据显示,申万宏源西部证券深圳华福一路证券营业部在7月1至7月5日的四个交易日内买入了华泽。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

投资者为什么要买即将退市的股票?

7月8日,知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处于退市整理期的股票,通常都是在“通包”,这是一种以短期获利为目的的短期投机行为。当然,也有投资者押注这些股票可以“咸鱼翻身”,未来可以重新上市,但风险巨大。“随着退市新规的严格实施,未来会有更多的绩差股和问题股退市。投资者对此要谨慎,不要盲目炒垃圾股,否则可能会血本无归。”

退市常态化

事实上,随着退市制度改革的深入,近年来,a股退市公司数量逐渐增多。

2018 165438+10月16日,沪深交易所正式发布新修订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实施办法》,传递出三大监管信号:一是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公司“留一家,撤一家”;第二,退市制度改革会随着市场的发展不断完善;第三,退市常态化将成为大趋势。

5月11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公开指出,要探索创新退市方式,实现多种形式的退市渠道。对严重扰乱市场秩序、触及退市标准的企业,坚决退市、清退到底,及时清理“僵尸企业”、“空壳公司”。

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认为,今年a股将同时迎来“退市年”和“IPO年”,这非常正常,也符合当前资本市场的重要任务是不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逻辑。“IPO年”就是服务于资本市场正常的融资功能,让更多的优质企业进入资本市场。“退市年”的出现,保证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新陈代谢”,清理了那些不规范、经营有问题、不再符合上市条件的公司。未来a股“退市年”和“IPO年”并存的局面仍将持续,国内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的流动性将继续加强。

中银国际证券在研报中表示,未来随着监管的收紧和退市机制的逐步完善,绩差股的投资风险将大大增加,市场投资风格将逐步回归价值投资。

7月8日,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陈家宁对财联社表示,长期来看,加强退市监管,允许资本市场进入、退出和代谢,有利于形成更高质量的资本市场,利大于弊。

在陈家宁看来,退市监管的收紧对投资者来说是有积极意义的,既增加了违规成本,又能有效威慑问题企业,可以使不良企业和问题企业被清除出去,更多的资源会向有竞争力的优质公司聚集,对提高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有积极意义。此外,问题企业标上“*ST”,市场优胜劣汰,市场环境日益优化,对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也有积极意义。原标题:三家公司告别a股时变了,谁还在“嗜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