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安龙县存在的问题

安龙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属贵州省西南部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滇、桂、黔三省交界处,地跨104 59 ˊ-105 41龙山,北纬24° 55ˊ-25° 33ˊ的喀斯特风光。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6℃,年降雨量1.256毫米,素有“小昆明”之称,人口41万。

安龙是一个历史悠久、古迹众多、山川秀美、物产丰富的民族县。1949 12.23国民党安龙县政府宣布起义,接受和平解放。1966年2月7日,安龙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成立。安龙县行政区划为:7个区,2个区级镇,36个乡,1个乡镇,4个乡级街道办事处,276个行政村,4个村级居委会。1993年安龙县撤区并乡。行政区划为:10镇6乡。2000年,安龙县撤销新桥乡,设立新桥镇。目前安龙的行政区划为:11镇5乡。

旅游资源的相对集聚和合理配置为安龙县发展旅游景观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安然是一个暂时躲避风雨的好地方。虽然没有“帝王精神”,但也有风险需要防范。“城跨半山腰,居平陆”,四周山峰高耸,城内有龙井山、桅杆山,城外有将军山、铜鼓山、九龙山、天柱山,东北有波光粼粼的比唐海子。正好是滇黔桂三省的交通要道,安龙前川城也很坚固。它周长270英尺,有四个门:朝阳门在东,月圆门在西,永西门在南,顺天门在北。这就是当时所谓的“内城”。李咏皇帝的“行宫”设在安龙前禅学院的官署里,改名为文华堂,地址在安龙一中校园内。

安龙历史

安然历史悠久。它发展于春秋战国时期。自汉代以来,明清时期成为黔西南重镇。也是黔西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明朝末年,清军入关,南明皇帝李咏朱由朗在安龙建都四年。他组织指挥了反清斗争,发生了许多悲惨的历史事件,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仙鹤顶,土地崇拜的领袖,因其古老的帝都南明而闻名."是历代文人给予安然的赞美。明代“十八先生”的故事,让人感到苍凉,代代同悲;张之洞父子在安龙的奇闻轶事和招募公职人员修筑堤防的壮举,使安龙声名远扬,成为贵州省历史文化名城。安然山川秀美,文化历史悠久。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许多杰出人物,包括晚清重要官员张之洞,领导农民反清起义的布依族领袖王囊仙,苗族将军王宪章,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副司令员,北伐军司令员袁祖明,策动国民党第六十军长春起义的传奇将军,领导国民党第十九兵团和平起义的司令员王伯勋,一代新闻人王。

[编辑此段]自然风光

安龙县旅游资源丰富,山川奇特,风景秀丽。是云南、广西、贵州三省著名的旅游胜地。龙头山自然保护区龙头山,蜿蜒数百里,是地球上唯一一座,山中杜鹃花相映成趣,争奇斗艳。仙鹤坪,原始森林遮天蔽日,绿树修竹,满山满谷;独山洞,神奇瑰丽,国内罕见,受到八个国家洞穴科学家和探险者的青睐。它被认为是“亚洲第一深洞”和“世界第二大洞穴群”。赵迪风景区,300年历史,山水一体;丰丸湖风景区,水域面积1.76平方公里,蓄水量1.2亿立方米,为西南之最,尧生桥大坝为亚洲之最。还有清末以来众多近代杰出人物的故居、遗址,以及即将修复的古朴庄严的南明皇城。安龙赵迪

安龙县是贵州省历史文化名城。它是一个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风景秀丽、民族风情浓郁、气候温和、交通便利的旅游胜地。该县位于贵州高原西南部,是贵州西南部的一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东、东北、北、西分别与册亨、贞丰、兴仁、兴义接壤,南隔南盘江与广西隆林自治县相望。境内多山,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中部平缓,零星分布着海子和坝田。除南部河谷外,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夏季无酷暑,冬季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5.1℃,干湿季节分明,素有“小昆明”之称。

[编辑本段]矿产资源

安龙县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黄金储量达22金属吨,是年产黄金2.2万的大县之一。煤炭储量1.25亿吨,质量高,品种全,多产于龙山镇。用于水泥生产的优质石灰石储量达数百亿吨。此外,还有大量水晶、石灰砂、硫铁矿、钾盐等20多种矿藏。

[编辑本段]布依文化

根据历史文献和民族学资料,布依族属于古越人中的“落月”分支。布依族的祖先自古以来就在南北盘江、红水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生活繁衍。善良、勤劳、淳朴的布依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布依族文化。男耕女织的生活习俗至今仍在延续。布依族有盛大的传统节日;有浓厚的民族风情;有传统的布依族服饰;历史悠久的布依族婚俗、布依族语言、布依族名小吃、劳动中创造的原生态布依族歌舞。

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许多少数民族逐渐汉化,而宝贵的布依族文化在安龙、贞丰一带保存完好。安龙布依族主要分布在龙山、坡脚、平乐。布依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和语言文化。布依语,尤其是它的词汇(词、俗语、谚语等。),保存了其社会历史、思想意识、风俗习惯等文化内涵,反映了其传统文化。

布依族的文化艺术多姿多彩,民间流传的口头文学有神话、传说、故事、寓言、谚语、诗歌等。在这些表现形式中,诗歌反映了广泛的主题和内容,包括对古代人类起源和民族迁徙的追溯;有对统治阶级罪恶的声讨和揭露,有对善恶的褒贬;有对劳动生产和纯洁爱情的歌颂,也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布依族多居住在平坝或河谷附近的村落,男女都喜欢穿蓝、蓝、黑、白等多色布衣。年轻和中年男子经常戴着头巾,穿着双排扣夹克(或大排扣长袍)和裤子。大多数老年人穿双排扣夹克或长袍。各地的女装各不相同,有的穿蓝黑色的百褶裙,有的喜欢绣衣服,有的喜欢用白毛巾裹头。布依族普遍遵守“少尊老”的社会美德,处处尊重老人。当一个家庭有困难时,全家人互相帮助。女性擅长编织和刺绣,具有独特的民族服饰风格。安龙的布依族至今还保留着蜡染、纺织等传统的布依族工艺。

[编辑本段]交通

安龙县交通便利。有安(龙)镇(丰)安(龙)兴(仁)高等级公路,汕头(头)、昆明(明)国道,三条国道、省道。所有乡镇都有公路相连,形成了西部连接云南、南通广西、北部连接贵阳的公路骨架。已建成通车的南昆铁路东起广西南宁,西至云南昆明,途经安龙县四个镇,共设五个车站,其中县级车站一个。即将竣工的安龙至镇宁县巴曹公路与贵州第一条高等级黄贵公路和广西公路相连。南盘江航道坡脚码头已建成,航道可直通广州、香港和东南亚。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安龙是一个历史悠久、古迹众多、山川秀美、物产丰富的民族县。1949 12.23国民党安龙县政府宣布起义,接受和平解放。1966年2月7日,安龙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成立。65438-0988年,安龙县行政区划为:7个区,2个区级镇,36个乡,1个乡级镇,4个乡级街道办事处,276个行政村,4个村级居委会。1993年安龙县撤区并乡。行政区划为:10镇6乡。2000年,安龙县撤销新桥乡,设立新桥镇。目前安龙的行政区划为:11镇5乡。分别是新安镇、龙光镇、沃德镇、新桥镇、玉萨镇、龙山镇、普坪镇、葛塘镇、兴隆镇、木咱镇、万峰湖镇、独山乡、海子乡、平乐乡、千乡乡、坡脚乡。

更多详细信息请自行登陆安龙县政府网站。还有更多可以看百度安然,那些讨论会有你想知道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