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投集团是事业单位。
1988 4月8日,川投能源的前身峨眉铁合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经乐山市人民政府粤府函(1988)25号文批准,由峨眉铁合金厂改制,由中国工商银行四川信托投资公司、铁道部西昌铁路分局、峨眉铁合金综合服务开发公司共同发起设立。
1992年8月20日,经中国人民银行乐山分行乐人银管(1988)352号文批准,公司向社会公众发行社会个人股3,880万元,募集资金已全部到位。
1993年2月,国家体改委以(1993)21号文件批准继续进行股份制试点。上市前公司注册资本为654.38+054.8775万股,其中国家股654.38+005.0775万股,法人股654.38+065.438+0万股,个人股3880万股。
1993 9月13日和9月17日分别经中国证监会字(1993)第44号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字2059号文批准,公司9月24日社会公众股3880万股,1993。
1998年6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川投集团承担全部债权债务,安置现有职工,更名为“四川川投峨眉铁合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川投鄂铁集团”)。川投鄂铁集团成为川投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川投鄂铁集团为公司的控股公司。
1998 165438+10月13、公司更名为“四川川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2000年8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2000)234号文和财政部财企(2000)234号文批准,川投鄂铁集团将其持有的65,438+030,958,65,438+065,438+00的国有法人股转让给川投集团公司,川投集团公司持有的股份占资。
2005年4月1日,公司更名为“四川川投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为“川投能源”。
四川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投集团)是四川省人民政府重点建设项目的投资主体、授权国有资产经营主体和融资主体。川投集团前身四川能源交通投资公司成立于1988,1991更名为川投公司,1996成立为集团公司。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按照省政府“政府主要出资人、国有资产授权运营者和重点项目主要融资者”的定位,经过二十年的努力,到2007年底,川投集团合并资产总额已达666543.8亿元, 并发展成为四川省资产规模最大、投资控股集团公司规模最大的国有企业。
川投集团目前拥有11全资子公司,包括巴蜀电力、嘉阳集团、康定水电、川投艾铁、李湛国际、川投国家电网。控股二滩水电开发公司、川投能源、紫坪铺开发公司、田湾河开发公司、泸州川南发电公司、广信硅业、川投水务、川投化工、川投国贸、川投智信等10多家公司;参与了国电大渡河、中电福喜、天威硅业、白马循环硫化床、广安电厂、黄桷庄电厂、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四川聚酯、宜宾思丽雅、天华股份、交通银行等一批大中型项目。
公司领导正在组织学习。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四川经济发展战略,川投集团形成了以能源电力产业为主导,原材料工业、基础设施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能源领域,川投集团装机容量1302万千瓦,约占四川省总装机容量的42%,其中可控容量713万千瓦,股权比例容量495万千瓦;同时具备年产原煤654.38+20万吨的生产能力。在原材料工业领域,具备年产多晶硅1.26万吨、铁合金20万吨、黄磷6万吨、聚酯65438+万吨、粘胶长丝7万吨的生产能力。在基础设施领域,通过并购积极介入城市供水、燃气等基础设施和特许经营领域,已形成日供水20万吨、日供气7万平方米、收费公路740公里的业务规模。在第三产业中,稳步实施“长短结合”的经营战略,以内外贸和房地产开发为主导,特别是通过适度介入房地产领域,房地产面积超过65438+万平方米,努力培育川投集团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