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研究行业,建立估值体系

1.1上限

天花板是指企业或行业的产品(或服务)趋于饱和,达到或接近供过于求的状态。投资前一定要明确企业属于以下哪种情况,根据不同情况给出相应的投资策略。在判断时,不仅要关注行业前景,还要关注企业质量。

1)已经到了行业天花板——极度饱和行业(如钢铁行业)。投资机会来自具有垄断经营能力的企业对劣势企业的低成本兼并,可以扩大市场份额,降低产品生产和销售的边际成本,从而进一步构筑市场壁垒,获得产品的定价权。如果并购不能降低边际成本,就不能算是好的投资标的。比如行政推动下的国企兼并、做大,并不是按照市场定价原则进行的,所以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这样的国企不具备投资价值。

那些在行业衰退末期仍有良好现金流、竞争力强的企业,在大量同类企业陷入困境时,具有巨大的潜在投资价值。判断行业或需求拐点是关键,重点关注大企业的M&A机会,如国内四大钢企。

2)产业升级创造新需求,旧天花板被解构,新天花板尚未或正在形成。比如汽车行业,通讯行业。这些行业通常是成熟的,其投资机会在于技术创新带来的新需求。“创新”——将打破原有的行业平衡,创造新的需求。注重新旧力量的平衡,代表新技术和新生产力的企业将脱颖而出,其产品和服务将逐渐甚至完全取代旧产品,如特斯拉电动车(TSLA)和苹果(AAPL)的创新对各自行业的影响。

3)行业天花板尚不明朗。这些行业要么属于新兴产业领域,需求正在形成,未来市场容量难以估计,比如新型节能材料;要么属于“快消”产品,如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延长人类寿命的医药产品和服务。这类行业一直是伟大企业的摇篮,牛股层出不穷。我们应该关注那些在细分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优秀企业——即小行业中的大公司。

通过以上三点,我们可以从公司和行业报告中充分了解一个公司的行业地位和未来想象空间。重点很明确:1。有天花板吗?;2.面对天花板,企业做了什么?

1.2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是指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企业收取费用赚取商业利润的方式或手段。比如制造业,通过为客户提供具有实用功能的产品来盈利。销售公司通过各种销售方式(直销、批发、网购等商业模式)盈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