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早开凿的运河
它的发掘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首先在扬州挖掘了一条沟壑,连接长江和淮河。到公元7世纪的杨迪和公元13世纪的元朝,两次大规模开凿运河,终于建成了这条连接中国南北水运的大动脉。天津至通县北关、张家湾段称为北运河,又称路河,全长186公里。通惠河,从通县到北京,是由伟大的水利专家和天文学家郭守敬在元初设计和建造的。由于北京地势比通县高,通惠河上建了五道闸门控制水位,使南方来的大船可以到达北京积水潭。当时积水潭“水满为患”,成为南北水运的大港口。附近的市场空前繁荣。京杭大运河开通数百年来,为促进长江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解决南粮北调等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19世纪开始,由于南北海运的开通,津浦铁路的开通,黄河改道堵塞运河中段,部分河段停航,只有江浙一线仍畅通无阻,成为旅游热线。为适应我国现代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在北京通县北运河、温榆河等四条河流的交汇处,即通州北关、张家湾古运河遗址,建设了大运河旅游区和纪念馆,让广大中外游客在这里一睹昔日京杭大运河的迷人魅力。
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是连接欧洲、亚洲和非洲的主要国际航运通道,连接红海和地中海,连接大西洋、地中海和印度洋,大大缩短了东西方之间的航程。与绕过非洲好望角相比,从欧洲大西洋沿岸国家到印度洋要短5500-8009公里。缩短地中海国家到印度洋8000-10000公里;对于黑海沿岸,缩短1.2万公里。是国际航运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国际航运通道,每年承担世界航运贸易的14%。
苏伊士运河全长170多公里,平均宽度135米,平均深度13米。苏伊士运河从1859挖到1869完工。运河开通后,英法垄断了苏伊士运河公司96%的股份,每年获利丰厚。
从1882开始,英国在运河地区建立了最大的海外军事基地,驻军近65438+万。二战后,埃及人民坚持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并为此进行了不懈的斗争。1954年10月,英国被迫同意在1956年6月前从埃及领土上完全撤出其占领军。1956年7月26日,埃及政府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
1976 65438+10月,埃及政府开始进行运河的扩建工程。一期工程于1980完成,运河通航水域由1800平方米扩大到3600米(即运河断面通航部分);通航船舶吃水由12.47米增加到17.9米,可吞吐15万吨满载货轮。二期工程完成于1983,通航水域扩大到5000平方米,通航船舶吃水增加到21.98米,可通过25万载重吨的货船。
苏伊士运河唯一的跨海大桥“穆巴拉克桥”
新华社记者查春明摄
1980 10 10月25日,埃及首条苏伊士运河海底隧道通车,大大缩短了往返运河西岸的时间。这条隧道位于苏伊士以北17公里处,长5.9公里,隧道本身长1.64公里。隧道内道路宽7.5米,平行通行,每小时2000辆车。这是第一条通过苏伊士运河连接亚洲和非洲的陆上通道。
亚欧之间,除石油外的一般货物80%通过苏伊士运河海运。由于中东大量输油管道的铺设和公路铁路的快速发展,苏伊士运河面临着过往船只尤其是油轮数量逐年减少的局面,埃及从苏伊士运河过往船只收取的过境费收入也开始下降。1993 2月14日,埃及决定拓宽加深苏伊士运河,以增加外汇收入。运河加宽30米,加深1至17米。这个项目在年底完成了。1996年7月24日,苏伊士运河管理局决定进一步增加运河深度,以吸引更多大型油轮和货船使用苏伊士运河,从而保证埃及从苏伊士运河获得的收入不会减少。
苏伊士运河是埃及第三大外汇收入来源,仅次于汇款和旅游业。根据运河管理局的统计报告,从1975年6月苏伊士运河重新开通到2000年6月的25年间,* * *为埃及征收了300亿美元的船舶过境税,这是从1869年6月苏伊士运河正式建成开通到1969年6月因中东战争而关闭这段时间内。根据运河管理局公布的年度报告,2006年有1 * * 13986艘各类船只通过苏伊士运河,总载重量为4.56亿吨,过境费为19万美元。在2002年7月1至2003年6月30日的财年中,苏伊士运河的收入达到23.08亿美元,创下1869年6月运河开通以来的新高。
巴拿马运河于1904年开工,1914年8月竣工,次年正式通车,1920年向国际开放。
通过巴拿马地峡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国际通航运河。位于中美洲巴拿马中部。西北起加勒比海利蒙湾海岸的克里斯托瓦尔,东南至太平洋巴拿马湾海岸的巴尔博亚海茨,全长68km,加上两个海湾的深水航道,全长81.8km,宽152 ~ 304m,水深13.5 ~ 26.5m..
运河位于巴拿马地峡最窄处,两侧是塔瓦萨拉山和圣布拉斯山,北有加勒比海的查格雷斯河,南有太平洋的格兰德河。利用这些有利条件,两座山之间的空隙被开凿成一条运河。因为大部分河段海拔26米,所以在运河的南北两端设置了三道船闸来调节水位。每个闸室长305米,宽33.5米,深12.5米,均为双通道对开闸门结构。从大西洋驶往太平洋的船舶,首先进入长12km、宽150m、水深12.6m的利蒙湾深水航道,然后到达克里斯托瓦尔港。经过由三座船闸组成的嘎通闸后,水位抬高26m,然后进入嘎通湖。嘎通湖航道长约38km,宽150 ~ 300m,深13.7 ~ 26.5m。到达甘博亚后将投入莱布拉水道(也称格拉特水道),长13km,宽152m,水深13.7m..然后经过Pedro Miguel船闸、Miraflores湖水道和由两个船闸组成的Miraflores水闸,然后到达balboa的海茨。此时,水位回到海平面。最后,该船通过巴拿马湾深水航道,长13km,宽152m,水深13.7m,然后到达太平洋。运河沿岸有很好的照明设施,可以昼夜开放。船只通过运河的实际时间是8小时。平均每天有48艘船经过。
1903年,美国与巴拿马签订《美巴条约》,代价是一次性支付10万美元,每年支付25万美元“租金”,获得独立开凿运河的权利和永久租赁运河两岸宽度为16.438+0公里的运河区域的权利。运河于1904年开工,于1914年8月竣工,次年正式通车,1920年开始向国际开放。6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这条运河,主要是美国和日本。运河的建成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世界战略意义。它大大缩短了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航程。美国东西海岸之间的航程比绕南美合恩角短14800公里,从欧洲到东亚或澳洲短3200公里。每年有654.38+0.5万艘船舶通过运河,总吨位超过654.38+0.5亿吨,其货运量占世界海上货运量的5%。主要货物是煤、焦炭、石油及其产品、矿石、谷物和金属。70多年来,美国从运河中获取了巨额利润。巴拿马在运河区只有劳务收入和船只通行税,但领土被切断,国家主权严重受损。巴拿马人民为收回运河与美国进行了斗争。1977年9月,两国重新签订条约,规定运河由美国和巴基斯坦组成的运河委员会管理,原运河地区的司法、海关、邮电等机构归巴拿马管辖。到1999年底,巴拿马将收回运河及运河区的领土主权。由于船室小,通行时间长,巴拿马政府计划在两大洋之间新建一条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