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在16超越13大城市,长沙和无锡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本文将对16期间郑州的发展进行梳理,从而一窥郑州是如何一步步崛起的。如果要说这几年中国哪些城市发展比较快,郑州肯定在第一序列。郑州作为中部地区的核心城市,近年来发展显著。

2003年,郑州在内地排名第29位,不仅低于长沙,还与排名第9位的无锡相差20位。甚至很多非省会城市排名都在郑州之上,也就是16年。到2020年,郑州不负众望,超越13城市。分别是温州、福州、烟台、东莞、泉州、唐山、石家庄、济南、大庆、哈尔滨、沈阳、大连、佛山,距离长沙、无锡仅一步之遥。那么问题来了,郑州这16年经历了什么?

再看2004年,这是郑州开始发力的一年。这一年,郑州一举拿下长沙、福州、大庆,直接来到大陆第26名。这一年,郑州的GDP名义增长率高达2431%,在30强城市中排名第三,增量高达26654380+0亿。

值得一提的是,郑州第二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增速超过18.5%,其中煤炭、建材、食品行业增长较快。这一年,国家电力投资集团郑州燃气发电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亚洲最大的客车制造商宇通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也在陆续建设中。这一年,统一集团在郑州生产基地正式投产,主要生产方便面和饮料。

正是在这一年,郑州出口加工区开始运作,成为郑州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这一年,郑州逐渐开始重视招商引资,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的政策和激励措施。随后的结果是,116外资企业首次落户郑州,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8.4%。坦白说,这个时候,郑州已经有了飞速发展的迹象。

2005年,郑州梅开二度,一举超过温州和泉州。但由于被长沙超越,郑州的排名只上升了一位,来到了大陆第25位。这一年,郑州GDP名义增速继续保持高速,高达24.37%,在40强城市中排名第6,GDP增量325亿,超过排名14。

今年郑州第二产业增速高达18.7%,其中轻工业和重工业增速均超过22%。值得一提的是,民间投资高达31.35亿,增长66.2%,这说明郑州的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都在进一步提升。

这一年,河南省提出了用中原崛起的眼光看待郑州的发展思路。曾经,郑州的未来会充满无限想象,这大大增加了郑州崛起的信心。这一年,中国铝业河南分公司70万吨氧化铝扩建项目在郑州正式投产,总投资26亿元。这一年,康师傅在郑州的生产基地正式投产,德国麦德龙、法国拉法基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也落户郑州。

时间来到2006年,郑州再下一城,超过有演金咽喉之称的石家庄,位列内地第24位。这一年,郑州GDP名义增速依然超过20%,而石家庄名义增速只有13.82%,被郑州超越是大势所趋。这一年,郑州第二产业增速依然强劲,达到13.82%。其中,食品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增速均超过30%。值得一提的是,本年度固定投资高达1031亿,同比增长25.8%。

今年,首届豫商大会在郑州举行。各大豫商在联系农村情况的同时,也给郑州等地区带来了大量的投资项目。世界500强的联邦快递今年也落户郑州。这一年,郑州在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设立招商办,郑州的招商团队走出国门,到处走访外企。这一年,河南最大最全的干混砂浆生产线在郑州投产,全球。

2007年,郑州继续拿下冰城哈尔滨,来到大陆第23名。这一年,郑州GDP名义增速高达23.58%,在排名前23的城市中位列第三。郑州第二产业继续领跑,增速18.9%。值得一提的是,郑州市第二产业比重从2002年的48.9%上升到54。

这一年,海马郑州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设立生产基地,少林客车项目在郑州正式竣工投产。当年,少林汽车远销全球几十个国家和地区,遍布全国各省市,生意兴隆。

今年,第二届中博会在郑州举行。郑州赚的盆满钵满,* * *签了20亿美元的外资项目和500亿人民币的内资项目。今年,世界500强企业台塑集团投资的大型管材生产基地也正式投产。

2008年,郑州一鸣惊人,同时拿下沈阳、大连、济南,来到大陆第20名。这一年,郑州的名义GDP增长率高达21.16%。更夸张的是,郑州已经连续五年保持20%以上的增速。这一年,郑州甚至提出要加快发展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三大战略产业。

这一年,河南首家外资银行汇丰银行在郑州设立分行,郑州日产新工厂正式开工建设。这一年,鲲鹏航空、西部航空双双入驻郑州机场,新郑机场也被国家民航局确定为全国八大区域枢纽机场之一。这一年,河南第一条晶圆生产线在郑州出口加工区投产,可见郑州的发展蒸蒸日上,此时郑州的上限谁也不知道。

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郑州增速放缓,排名被济南超越,大陆排名21,而第二产业增速也被第三产业超越。这一年,郑州出口额仅为22亿美元,同比下降25.2%。此时,经过5年的高增长,郑州迎来了第一个低谷,但郑州并没有放弃,调整发展思路。

2010,郑州不负众望,再次超越济南,来到中国大陆第20名。郑州的名义GDP增速高达21.88%,在30强城市中排名第三。这时,郑州再次坐上了第20名的位置。这一年,郑州固定投资同比增长20.8%,包括汽车、电子信息、食品等行业。

这一年,富士康正式落地郑州,为郑州带来高附加值的手机生产业务,格力郑州分公司正式成立,中原最大的空调生产基地在郑州建立。这一年,海尔的物流产业园落地郑州,百事可乐的罐头生产基地也落地郑州经开区。从以上六年来看,郑州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业加速发展,物流优势进一步扩大。

到2011,郑州一口气拿下东关和烟台,来到中国大陆第18名。这一年,郑州的名义GDP增速高达22.95%,GDP增速高达924亿,甚至超过了排名12的青岛的GDP增速,而郑州的工业持续向好,同比有所增长。

这一年,世界500强企业DHL在郑州设立分公司,富士康在郑州制造的首款苹果手机正式下线。这一年,海尔在郑州投资45亿元建设创新产业园,中铁装备公司总部也在这一年整体搬迁至郑州,盾构组装车间在郑州正式投产。8年的时候,郑州离无锡只有8个位置,要知道2003年的时候是离无锡20个位置。

时间到了2012,郑州的GDP增速还是不错的,但是和前面几个城市差距比较大,所以排名没有上升,还是18。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郑州第二产业占比57.8%,钢铁、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增长非常快。

今年,百事可乐郑州生产基地正式投产,宇通客车新能源工厂首辆新能源客车正式下线。这一年,郑州还编制了郑州汽车城总体规划,目的是未来将其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汽车制造基地和新能源汽车研发基地。

2013年,郑州一举超越唐山,来到大陆第17名。郑州GDP名义增速高达12.33%,在20强城市中排名第五,GDP增量680亿,甚至超过了排名10的杭州的GDP增量。这一年,郑州汽车产量达到4000万辆。

这一年,知名新能源锂电池企业BIK落户郑州,郑州专门建设了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总投资220亿,入驻27家新能源企业。今年,世界500强企业甲骨文OAEP中心项目将落户郑州,诺基亚也在郑州设立了全球服务交付中心。同时,郑州今年也出台了多项支持科技企业发展的政策,旨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高新技术。

从2014到2017这四年,郑州的排名一直没有变化,在内地稳定在17。要知道,在20强排位赛中,没有一个城市是闲散之辈,想要再有进步是非常困难的。这四年,郑州的目标也很明确,就是赶超佛山。

到2017,佛山只比郑州多19亿。因为这四年郑州的GDP平均增速远高于佛山,所以郑州在尽力缩小与佛山的差距。而且这四年,郑州开始逐步调整产业结构,三产比重上升,二产比重下降。

2014郑州市做了汽车及装备制造业提升发展专项规划。一是扩大产业规模,二是提升创新动力,重点打造客车、乘用车、新能源汽车三大格局,为郑州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到20121,郑州已引进世界500强企业。

2015年,郑伟集团3000万部手机项目生产基地正式落户郑州,投资8亿元的双汇美国工厂正式投产。这一年,世界500强日本电气公司在郑州设立研发中心,郑州也在这一年推出了“智汇郑州1125集聚计划”,旨在广纳贤才。

2016郑州迎来大福利。国家正式批准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这也是中国唯一一个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地级市。可见国家对郑州的期望和要求很高。这一年,CRRC四方公司投产,郑州制造的首列地铁列车正式下线,总投资30亿元的“新华三”大数据基地也在郑州落地。

2017年,上汽集团年产30万辆整车生产基地落地郑州,是郑州汽车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华为在郑州的软件开发云创新中心也正式落地。这一年,郑州出台了加快发展总部经济的相关政策。因为各大城市都在搞总部经济,郑州显然也不甘落后。你要知道,一个城市里越是巨人总部,就越不能只体现正面。

2018年,郑州终于超过佛山,大陆排名16。这一年,郑州GDP名义增长率高达16.06%,位居前20城市之首。更夸张的是,郑州今年GDP的增量是1476亿,而广州今年是1476亿。

就在这一年,SAIC郑州生产基地二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未来,郑州SAIC生产基地有望达到60万辆的规模,年产50万吨金星啤酒的新工厂也正式开工建设。这一年,郑州合晶8英寸单晶硅抛光片生产项目正式投产,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200毫米单晶硅抛光片生产基地。

2019年,郑州再次超越长沙,大陆排名15。这一年,郑州的GDP名义增长率为8.62%,而长沙的增长率仅为5.19%。值得一提的是,郑州新能源汽车增长迅速,增速高达38.3%。

这一年,世界500强企业合资的住友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在郑州成立,APUS第二个全球总部也落地郑州,将与郑州共同打造全球数字化基因库。这一年,世界500强企业世邦魏理仕在全球领先的商业地产咨询服务机构郑州设立分公司,恒大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也落地郑州,一期年产20万辆。

2020年,郑州再次被长沙超越,排名最终定格在中国大陆16,长沙15,无锡14。回顾2003年,郑州仅排在第29位,而现在郑州已经接近无锡和长沙,差距很小。三个城市的差距只有。

郑州地处河南腹地,人口近65438+亿,头顶国家中心城市的闪亮称号,手握米字形铁路枢纽,走在强省之路上。所以我认为未来郑州有很大的机会超越长沙和无锡。当然,郑州的当务之急,一是加大力度引进和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二是提升科教文卫综合竞争力,让自己能坐上15的头把交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