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ed和md哪个大?

Md大。

从低到高分为分析师(AN)、经理(A)、副总裁(VP)、总监(D)、执行董事(ed)、董事总经理(MD)五个级别。

投行年度晋升的做法导致高职院校含金量锐减,MD和ed越来越多。五年前,一个合资券商可能只有不到20个MD,但现在这个数字可能已经翻了几番。

因为投行之间对职级的定义并不统一,同样的工作经历、年龄、业绩的员工,在不同的公司职级可能完全不同。在共同承销同一个项目时经常会遇到这种现象:年龄、履历都差不多的年轻人,一个是萨,一个可能是SVP,导致发行人待遇不同。

更多的是追求排名带来的行业乱象。很多投行经理花钱大手大脚,挖来的人才队伍直接跳两级,从而诞生了一大批通过不断跳槽迅速升到ED的年轻人。

德意志银行亚洲区投资银行部主席蔡洪平曾表示,他在瑞银集团(UBS Group AG)时,其投资银行的部分员工离职的重要原因是一些国内投资银行可以给他MD的头衔和待遇,在其看来,许多投资银行家越来越关注他们的职位和薪酬,而不是他们的责任和承诺。

中国金融市场一直有重排名轻专业的思维。我相信,当国内投行业务的技术含量大大提高的时候,投行的文化会趋向于专业化、精细化,而那个时候,一些关于投行队伍的奇怪现象也会在这个阶段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