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同意开展私募创业投资基金向投资者实物配股权试点。
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退出渠道进一步拓宽。
日前,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告称,原则同意开展首个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向投资者实物分配股份试点,试点对象为上海林立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上海林立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国证监会关于私募基金实物配股试点的要求,履行相应的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及时向投资者配股。
其他符合条件的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也在积极有序推进股票实物发行申请试点。
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向投资者派发实物股份,是指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约定,通过非交易转让的方式,将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在IPO(首次公开发行)前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直接派发给投资者(股份持有人)的一种安排。
在海外市场,私募股权基金在上市公司之后以实物形式向投资者派发股份是一种常见的制度安排。但在此之前,中国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投资的企业都要减持,以将本金和收益分配给LP(有限合伙人)。
为拓宽私募创业投资基金退出渠道,促进投资-退出-再投资的良性循环,平滑私募创业投资基金退出对二级市场的冲击,今年7月,证监会开展了私募创业投资基金向投资者实物分配股份试点。
证监会近日表示,试点开展以来,行业机构反应积极。行业机构表示,私募创投基金以实物形式向投资者分配股份,有利于兼顾投资者的差异化减持需求,避免集中减持带来的市场波动,丰富私募创投基金退出渠道,进一步优化私募创投基金退出环境,促进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此外,证监会还表示,将有序推进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实物配股权试点工作,适时总结评估试点情况,逐步扩大试点范围。
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私募和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1.47万人;存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4.92万只,总存续规模13.69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