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前首富因非法采矿被判3缓刑4罚款,200万元退赔。

前青海首富肖永明因参与非法采矿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200万元。

6月30日,藏格矿业发布公告称,公司于近日收到实际控制人肖永明先生提供的刑事判决书,获悉涉案案件已由西宁市城西区人民法院审理并作出刑事判决。

公司表示,实际控制人肖永明先生所涉案件的判决不涉及公司,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非法采矿被罚款200万

藏格矿业公告称,公司于近日收到实际控制人肖永明提供的刑事判决书。被告青海焦煤公司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在未取得采矿许可证的情况下开采煤炭资源。被告人肖永明等人在明知青海焦煤公司未取得采矿许可证的情况下,积极组织或者参与开采煤炭,其行为已构成非法采矿罪。

被告人肖永明犯非法采矿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二百万元。同时,被立案扣押的肖永明退回的上海朱虹物资有限公司违法所得2.94亿元,由扣押机关依法没收,上缴国库。

中国基金称,2016年,藏格控股通过金源谷借壳完成上市。肖永明的身价也一路飙升。当时,肖永明以265亿元在胡润百富榜排名全国第64位,成为青海省首富。2017,“国庆高速是不是太堵了?资阳男子直接驾驶直升机回家的照片引发关注,而这架直升机的主人正是肖永明。

藏格矿业表示,非法采矿罪是肖永明个人的事。肖永明不在公司担任任何职务,不参与公司的任何经营决策。目前公司管理人员稳定,生产经营正常。实际控制人肖永明涉案判决不涉及公司,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事实上,早在去年2月23日,藏格矿业就发布公告称,肖永明因涉嫌非法采矿,已于2021 1 29被青海省公安厅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

经公司核查,肖永明于2006年收购上海朱虹物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朱虹物资”)100%股权,朱虹物资持有青海焦煤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青海焦煤”)40%股权。上述收购完成后,朱虹物资成为青海焦煤的股东。2011,朱虹物资将其持有的青海焦煤股份全部转让给彭真萧艺(上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上述转让后,肖永明先生和朱虹物资不再持有青海焦煤股份。

藏格矿业当时表示,肖永明、朱虹物资涉及的上述事项与公司及关联企业无关,发生在公司2016重大资产重组之前。公司并未因此受到不利影响,目前生产经营一切正常。

还是因为非法开采木里煤田。

从藏格矿业的核查资料来看,肖永明的非法开采应该发生在2011之前,而青海焦煤是在2011非法开采木里煤田被罚款的。

2010年3月22日,青海省生态环境厅现场检查发现,青海省焦煤江仓矿区一号井项目存在擅自将批准的井开拓方式改为露天开采,露天开采弃土矸石、 其中不规范_未开展工程环境监理_未定期开展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监测且未经环保部门批准投入试生产,因此青海省生态环境厅责令1号井立即停产。 按照项目环评批复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和地下采矿系统建设,实施完毕后依法向海西州环保局申请试生产,未经批准不得投入试生产。

随后,201165438 10月28日,青海省生态环境厅对青海焦煤作出环境行政处罚决定书。青海省生态环境厅于2011年4月27日对该公司进行调查,发现木里煤田江仓矿区二号井场项目在未向环保部门申报的情况下,改变开采方式投入生产。当时监管部门责令二井田项目停产,罚款65438+万元。

据了解,青海省木里煤田因非法开采和过度开采,当地草原湿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引发公众广泛关注。

2010,11,青海省政府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发布了批复。青海木里煤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是由青海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作为木里矿区总体规划范围内唯一的开发主体而设立的。

2011 1 10月5日,国家发改委批复了木里矿区总体规划,明确了矿区规划开发的总体布局和建设目标,同意以木里煤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为开发建设主体,为合理有序开发木里矿区煤炭资源提供了政策依据。

2011年4月,青海省政府正式开始实施木里矿区煤炭资源总体规划,明确提出“一个矿区,一个开发商”的原则,尊重历史,分步实施,兼顾各方利益,促进矿区长远发展,充分照顾现有开发企业利益,积极有效开展整合工作。至此,青海省最大的煤炭矿区木里煤田矿区进入了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的新阶段。

藏格矿业一季度业绩暴增。

肖永明案发生在藏格矿业重大资产重组前,因该案长期担任公司董事长,不影响公司生产经营。

藏格矿业原是一家从事矿业投资、国际国内贸易和珠宝的企业。2015申请的重大资产重组已获批,公司原有资产、负债、业务已剥离,转为持有西藏钾肥,实现公司主营业务转型。目前,公司拥有察尔汗盐湖铁路以东矿区724.3493平方公里的钾盐采矿权。是以青海察尔汗盐湖钾肥资源为依托的资源型钾肥生产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2021年度由于氯化钾和碳酸锂价格大幅上涨,业绩大幅改善,2021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6.23亿元,同比增长90.31%;归母净利润654.38+0.427亿元,同比增长523.6%。

今年一季度,公司业绩延续高增长模式。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4.38+0.286亿元,同比增长654.38+0.99.39 %;归母净利润865,438+04万元,同比增长2,265,438+0.69%。

据iFind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青海盐湖氯化钾最高价涨至3900元/吨,均价达3653元/吨,环比上涨14.52%,同比上涨75.82%。碳酸锂方面,据百川傅颖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上涨至51.7万元/吨,均价达到43.2万元/吨,环比上涨1.03.63 %,同比上涨475.23%,大幅拉动公司收入和利润。

目前公司总产能氯化钾200万吨/年,电池级碳酸锂1万吨/年。同时,公司通过参股产业基金间接持有西藏玛米乔盐湖锂资源。马米乔盐湖提锂项目预计2022年下半年开工建设,2023年下半年投入试生产。

安信证券认为,受国际钾肥巨头新增产能有限、运力紧张以及美国对白俄罗斯制裁等因素影响,预计2022年全球钾肥市场价格将维持高位,吨净利润将继续增加。同时,新能源需求确定性高,锂资源供应紧张,锂价有望保持高度景气。公司2022年产量指引为654.38+10万吨以上,或将继续释放业绩。

想实时了解更多财经新闻,请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