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设金融服务中心?
在建立金融服务中心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是选址问题。
1.包括人力成本在内的人为因素,通过比较不同地区员工的薪资水平,可以获得成本优势。人才素质,这是金融服务中心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保证。
2、政策因素,地方政府对建立金融服务中心的政策支持。
3.环境因素,包括当地基础设施和当地运营成本。
(二)金融服务中心的组织结构
金融服务中心必须有相应的组织结构来保证业务的开展。
1.财务服务中心负责人:全面负责财务服务中心的工作,保证财务服务中心的安全高效运行,保证向企业集团内部客户提供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2.服务管理组:负责金融服务中心相关业务流程的建立和持续优化,建立和维护信息系统和会计实务的制度和规范,对金融服务会计组具体会计业务的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和及时性进行内部检查。
3.档案管理组:负责安排金融服务中心内外部纸质文件的交接,除员工报销单据外的所有合规性审核,以及所有内外部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的整理、保管和归档。
4.应付集团:负责供应商应付结算业务的核算工作,以及供应商协议和供应商对账的审计管理。
5.应收集团:负责客户应收账款结算业务的核算工作,以及客户协议和客户对账的审核管理。
6.总账报告组:负责总账业务的核算,对外对内出具财务会计报告和管理报告。
7.报销组:负责费用报销业务的核算工作。
8.资产税务组:负责税务业务的成本管理、资产管理和会计核算。
建立一个完整的财务服务中心,需要写财务服务中心负责人的岗位说明书,服务管理,档案管理,应收账款,应付账款,总账报表,费用,资产税务等等。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分工,提高相互之间的协作能力。
(3)流程管理
财务流程的梳理主要是通过对现有流程的梳理和分析。在研究了流程的现状后,设计了未来金融服务中心的流程。为了端到端的优化流程,需要设计一个部门级(三级流程)的流程图。三级流程被定义为跨部门和跨职能的流程。三级流程细化到部门具体岗位,但不涉及岗位具体操作。主要流程包括:采购转应付、销售转应收、存货转成本、总账报表、纳税申报、固定资产、费用报销。四级流程开始注重部门内部的细化分工,或者说是为了完成上级流程的目的,需要操作更细化的操作标准(也叫SOP)。五六个层次的过程,我们通常将其定义为软件功能和单个操作动作的过程。
在设计财务* * *服务中心流程时,通过对现有流程的梳理,结合企业会计准则、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应用指引等相关规定和集团管控一体化发展的要求,不断优化流程,满足财务* * *服务标准流程的要求,最终实现流程落地。
(4)信息系统支持
在综合信息平台中,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图像管理系统、网络报销系统、在线支付、银企直连等系统和技术是金融服务中心最重要的信息系统支撑。ERP系统必须具备以下特征:支持端到端的业务流程;流程自动化,尽可能消除人工操作;系统的部署可以满足跨区域运行的需要;支持自助服务门户和交互中心,可以促进与客户、供应商、员工和合作伙伴的业务协作。在金融服务的应用中,影像系统主要解决票据的物理流通、原始凭证的获取、离岸处理、业务处理的分工和效率等问题。网络报销系统改变了传统纸质报销的低效率,大大减少了财务的基础工作量,为财务服务带来了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的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