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贷上半年:暴利暴涨,上市暴涨,监管潮起潮落。

165438+10月24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网络小额现金贷业务风险提示》,这或许是现金贷监管政策正式出台的前奏。

自2011起,现金贷将迎来6周岁生日。6年来,现金贷从默默无闻到野蛮生长,再掀起上市潮。整个现金贷行业一直像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前云今日楼都会倒。这一切看似突然,背后却有征兆。

让历史的车轮倒转,让我们用现金贷探索前世。

01的诞生:小贷公司杠杆率的烦恼

2011年6月20日,烈日炎炎。张化桥再次解雇了瑞银。原深圳控股首席运营官、瑞银中国投资银行部副总经理,转身跳入小贷行业,成为广州花都万穗小额贷款公司(下称“万穗小额贷款”)董事长。

根据监管要求,小贷公司只能向银行贷款,贷款金额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50%。低杠杆率促使张化桥成为银行的贷款平台。直到现在,低杠杆率也是市场上出现现金贷公司的重要原因。

当时国内一些银行已经和深圳、上海等城市的小贷公司合作,这也是现金贷业务的雏形。

按照重庆市金融工作办公室的定义,目前业内热议的现金贷,是小额现金贷业务的简称,是消费金融领域的一个产品。主要指无场景、短期、小额、无明确用途的信用贷款产品,具有在线申请、实时审批、快速到账、小额、贷款周期短等特点。现金贷用途不明确,不需要抵押物和还款来源证明。

现金贷的诞生与小贷公司高度相关,它的兴起是市场环境造成的必然。

02扩张:校园贷,“暴利”和上市潮。

“现金贷”进入大众视野后,大量商业机构和社会资本竞相布局,现金贷业务快速增长,但同时也充满了危机。

现金贷确实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到2065438+2006年9月,央行个人征信系统* * *收录自然人8.99亿人,其中有信用记录的有412万人,也就是说有4.87亿人没有信用记录,无法享受正常的金融服务。而现金贷的门槛低、金额小、贷款用途不受限制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金融服务的不足,发展迅速。今年4月,网贷之家分析指出,“整个现金贷行业规模约为6000亿元至1000亿元”。

行业规模的扩大带来了风险。

现金巴士CEO唐洋表示,“小贷公司需要采用相对较高的定价来覆盖风险,一些不负责任的高定价会导致借款人陷入债务漩涡。”

很多现金贷平台为了规避利率高的事实,通常会以很多隐蔽的方式向借款人加收费用,比如手机验证费、银行卡验证费、账户管理费、电话客服费、客户端使用费等。,各种收费项目层出不穷。

一角财经调查发现,社交App的主要运营公司深圳二木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现金贷业务借贷宝就采用了这种收费模式。

当借款人在借钱快App上借款1,000元,还款期30天,扣除令人眼花缭乱的1,500元借款费用后,实际到账只有850元。照此计算,月息15%,年利率达到180%。某现金贷平台相关负责人向焦度财经透露,“现在这个行业的综合贷款利率很高,年化利率500%其实很普遍,甚至更高”,这显然远远超过了36%的红线。

说到现金贷,就不能回避“校园贷”,校园贷是现金贷在校园市场的一个分支。由于大学生无力偿还,悲剧事件很多。

2016河南大学生郑潇因无力偿还数十万元校园贷款跳楼自杀。他临死前对同学说的最后一句话更是让人尴尬。“兄弟们,我要跳了。听说跳楼会很痛。过几天大家联合起来告我诈骗,你欠的钱不用还了。”

郑潇的自杀让脆弱的市场紧张了很长时间。校园贷(现金贷)不需要任何抵押,实际借款人和申请人不匹配等等。

2017年,银监会会同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款规范管理的通知》,要求“未经银行业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进入校园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现阶段将暂停所有网贷机构开展校园贷业务,逐步消化存量业务。”

校园贷遭遇“一刀切”,但并不影响现金贷在其他市场的快速发展。据全国互金委员会统计,截至20171190,市场上运营的现金贷平台共有2693家。其中,开展现金贷业务的平台有592家,为P2P点对点借贷平台,占全部P2P平台的15.8%;其他网贷平台812,占所有其他网贷平台的36.9%。

为什么现金贷如此受追捧?上市公司财务报告2345 (002195。SZ)给出了答案。

2017上半年,2345营收1066亿,同比增长33.85%;净利润4.5亿,同比增长93.75%。其中,业绩大幅增长主要来自其现金贷产品“2345贷王”。

虽然现金贷被贴上了“高利贷”、“暴力催收”、“嗜血”的标签,但在其盈利能力的诱惑下,企业依然趋之若鹜。

现在的现金贷平台都急于在监管来临之前上市。毕竟在现有政策的不确定性下,上市与不上市的区别有时候就是“生”与“死”的区别,但是趣店的上市却让舆论对“现金贷”的质疑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监管政策的来临对行业来说可能是一场“及时雨”,现金贷行业天花板已经开始显现。

03天花板来了:监管信号逐渐加强。

现金贷的野蛮扩张和暴露出的各种风险早就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重视。

网贷之家研究院院长余百成表示,放贷机构实际上承担的是信用中介的职能,如果风险集中起来,就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扩散。

今年4月,银监会正式发布《中国银监会银行业风险防控指导意见》,要求清理整顿“现金贷”业务活动,禁止欺诈、虚假宣传、非法高息放贷、暴力催收等行为。

但整个现金贷行业已经如同“惊弓之鸟”,关于如何规范整顿的消息一直在业内流传。

11.2,重庆市金融办要求辖内网贷小贷公司在11.00前上报自查情况;165438+10月8日,宁波市鄞州区发文,关停辖区内两家非法现金贷机构。广州市金融工作局和上海市黄浦区金融办也对辖区内的现金贷平台业务进行了排查。

“现金贷有社会价值,但监管缺失导致的乱象甚至社会暴力现象会引起高度重视,加强监管势在必行。”北京威诺律师事务所主任杨兆全律师说。

监管的脚步越来越近。

165438+10月21,芝麻信用终止与部分现金贷平台合作的消息传出。同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文暂停网络小贷牌照审批,直指“现金贷”业务风险隐患,被认为是现金贷监管全面实施前的一场风暴。

165438+10月24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文提醒网络小额现金贷款风险,要求相关机构应严守法律底线,无放贷资格者应立即停止非法放贷,有合法放贷资格者应主动加强自律,合理定价,确保利息和费用定价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同时,加强信贷资质审查和风险管理,履行金融消费者教育义务,如实披露信息,并对利息和费用定价进行重点提示,不得以虚假宣传误导金融消费者接受与其风险认知和还款承受能力不符的服务和产品。相关机构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规范贷后催收,不得使用暴力催收或骚扰无关人员。

何去何从:改造和借鉴外国经验

回过头来看,现金贷行业和P2P网贷颇为相似。

2006年,P2P网贷作为舶来品引入中国,经历了野蛮生长。最后在2016被监管重罚,整个行业呈现优胜劣汰的局面,这和现金贷的发展轨迹有很多共同点。

在《点对点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出台之前,很多P2P网贷平台已经开始积极求变,拥抱监管。

而现金贷都是舶来品。

现金贷款的模式是发薪日贷款(Payday Loan),起源于美国。发薪日贷款一般指30天以内,65,438+0,000美元以下的超短期个人信用贷款。具有无抵押担保、无场景、无指定用途的特点,约定发薪日后按日工资偿还。

自20世纪80年代末发展至今,到2004年,Payday Loan在美国已经积累了6.5438+02亿活跃借款人,占总人口的3%以上,线下网点2.2万家,贷款金额约460亿美元。然而,发薪日贷款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随着监管政策的收紧,其整体市场近年来有所收缩。

现金巴士CEO唐洋研究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的监管规则,分享给Unicorner Finance。他说,“美国联邦法律没有规定利率上限,大部分州的贷款额度上限在500美元左右;英国日利率不得高于0.8%,利息和费用合计不得超过本金的100%;澳洲月息上限4%,最高贷款成立费20%;加拿大额度小于65,438+0,500加元,周期小于62天,利率不限。”

各国现金贷的发展模式不同,国内现金贷之所以能发展起来是有道理的。

“在央行征信系统下,很多人很难获得信贷服务,银行的考核机制也很难接受现金贷坏账率超过5%。当有人急需用钱,或者无处可问,或者不愿意和别人说的时候,现金贷正好是一个及时的帮助。”星空合资董事长、Dianrong.com创始人郭宇航表达了另一种声音。

他认为“高利率不是现金贷的本质特征。在监管的干预下,利率会回归合理水平。另外,只有现金贷才能真正赚钱,才会吸引更多的企业和民众进入普惠金融领域,我们才能借助金融的力量塑造一个良好的社会。”

在谈到如何管理现金贷时,郭宇航表示,“现金贷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牌照,所以难免鱼龙混杂。终结现金贷乱象的唯一办法,就是将现金贷彻底暴露在阳光下,持牌经营。保护现金贷消费者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让征信牌照快速上市。”

现在,可能是结束现金贷乱象的前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