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关于余的问题
据记者调查,如果以徐家汇商城发行股本和募集资金保守计算12.95元的发行价,公司总经理金国良等42名自然人股东有望借此机会跻身千万富翁行列。持股最多的金国良成为少数身家过亿的国企总裁。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他的投资成本只有3610000元左右,是很多本周五(30日)上市的创业板公司股东的30倍。
重组之路错综复杂,于等低价股。
2000年,徐家汇商城成为徐汇区国资公司授权经营主体后,商城集团和职工持股会相继转让股权,使得徐家汇商城股东中有、童光耀、余等42名自然人。
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股权变更,600 Limited于2002年整体变更为徐家汇商城有限公司。商城集团、上上投、汇鑫投资为国有公司,分别持股38%、10%、4%,祥龙物业、旭辉食品有限公司分别持股5%、4%,其余股份由金国良等37名自然人持有。
记者调查发现,翔龙物业和旭辉副食两个法人和35个自然人的股权转让价格为2.9239元/股,按照公司截至2001 11 30扣除未分配利润后的账面净资产计算,但这一价格远低于当年年初上海商投4.7元/股的转让价格。
“如果365,438+0公司和子公司的管理层和骨干都是股权激励的话,那么余等四个外人以这么低的价格入股就有点尴尬了。”上海某券商投行人士表示。
徐家汇商城总股本由5,500万股变更为65,438+060.82万股后,以2.92元/股的低价受让股权的自然人胡将其0.6%的股权转让给自然人,溢价65,438+000%。2007年7月,邱慧萍将其持有的2%股权全部转让给自然人周立铭,每股价格为人民币3,265,438元+0,630元。另一法人股东旭辉副食也将其65,438+0%的股权以高于成本22%的价格转让给自然人朱。
此外,2007年9月徐家汇商城完成股本转让后,原法人股东祥龙物业将其股权以1元的价格转让给其股东孙耿祥等三名关联自然人。
这样,徐家汇商城的自然人股东也从37人扩大到42人;其中和童光耀的成本最低,公司管理层因为两个股份价格略高,其次是几个法人单位,而具有国资背景的上海商投成本较高,自然人和朱因为股份转让较晚,溢价成本最高。
资产大幅升值国企总裁成亿万富翁
按照徐家汇商城发行不超过7000万股,募集资金约90642万元计算,其发行价至少为12.95元。
事实上,根据其披露的财务数据,公司近两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601元和0.523元,对应12.95元的平均市盈率约为22倍和25倍;据测算,12.95元的价格对应2009年的24倍市盈率。
上述上海券商投行人士告诉记者,“徐家汇的发行价将超过12.95元,预计在15-18元之间。”
即使以12.95元的发行价计算,徐家汇商城此轮登陆中小板也将使42位参与炒股的自然人财富一举跃升至1000万元,持股最少的吴华平以2074578元的财富增至约2686万元,而持股最多的金国良将达到1.1受市场关注的作家余,按照12.95元的发行价,其财富将增至约6700万元。
但是,这42个自然人股东的投入成本是多少呢?记者试图从徐家汇商城此前公布的招股书中揭开冰山一角。
与公司、于无关的四名自然人的股份已从职工持股会转出。以余为例。2001年2月,他投入2412200元购买了825000元的股权,每股约29239元。股份制改造后,于目前持有5186400股公司股份,显示为12。
徐家汇商城副董事长、总经理金国良被选为管理者代表。资料显示,金国良的第一笔股权是2000年2月与其副手童光耀从尚诚集团获得的。除实际控制人外,仅有两人获得初始股价1元每股,金国良出资1,485,000元获得2.7%股权。两个月后,他和他领导下的管理层获得每股65438元+0.59元的持股机会,他出资65438元+0.0965万元获得相当于68.96万元的股权。同时,他和其他28名员工转让了部分员工持股计划持有的股份。
根据截至2006年2月,其持有的出资总额297万元,金国良通过员工持股计划转让约79.53万元。据统计,员工持股会已通过三笔现金投资获得徐家汇商城出资1827万元。据此计算,金国良79.53万元出资的股权成本约为1.03万元。
这意味着金国良三次出资共计297万元的股权成本约为361万元。现在股改转让后拥有8684280股的金国良,按照1.95元的发行价,资产将增加多达31倍。据此,公司其他管理资产的增值幅度约为20-25倍。
余潜伏八年,摊薄成本,获取高收益。
在这种资本化中,于的财产迅速增加。
“资本转让不涉及股东增资。如果公司在余入股后不整体增资,而是以转增资本的方式进行增资,且余最终持股比例未发生变化,则余持有当期565,438+086,445股的成本为初始的2,465,438+0.22万元。但要看公司是否涉及股东整体增资。有时可能没有表明是于的增资,但却隐含在公司的历史沿革中。如果股东同时转资和增资,则于还可能在后期追加投资,以保持最终持股比例65,438+0.5%不变。平安证券分析师文献向记者解释道。
记者查阅招股书后看到,除了2007年的增资,徐家汇商城是对汇联商厦主要经营者李晓玲的一种激励。2003年9月,经发行人董事会和汇联商厦股东会决议,发行人与李晓玲签订《上海市产权交易合同》,发行人将汇联商厦3.8%的股权以65,438+0,599.98万元的价格转让给李晓玲。上述股权转让完成后,汇联商厦成为发行人控制的子公司,注册资本为65,438+00万元。股权结构如下:徐家汇商城出资772万元,占比77.2%;34名自然人股东出资228万元,占比22.8%。经汇联商厦股东会决议,汇联商厦于2005年2月以法定公积金294万元、未分配利润206万元转增股本并发行股份,2006年2月以法定公积金654.38+80万元、未分配利润320万元转增股本并发行股份。上述增资后的汇联商厦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
不过,所有关于增资的公开信息中并未明确提及于。有接近徐家汇商城的人士透露,余之后应该不会增资。
新闻链接
于的财富之旅
徐家汇商城,前身是上海第六百货,创建于1952。这一次,余被拉出来,正是因为徐家汇商城的招股书。公司招股书显示,2001 65438年2月,当时已有600年历史的上海徐家汇决定解除员工持股,拟转让其持有的24.5%股权。该等股份分别转让给上海祥龙物业、徐汇副食品公司、365,438+0公司经理及业务骨干在沪600及余等4名外部自然人。但对于当年为何有四个自然人能够购买员工股,各方并无回应。据相关媒体报道,于当年以每股29239元的价格买入82.5万股,出资额为241.22万元。经过近八年的增资扩股,于现持有565,438+086,445股。根据相关规定,包括于在内的自然人上市后的锁定期为1年。这也意味着作家余只从事股票工作。
打着变革的幌子四处行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