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东风,长安654.38+06亿成立中汽创智,盘点巨无霸背后的关键人物。

一汽、东风、长安共同打造的T3技术平台终于落地。

6月2日,注册资本达到?6543.8+06亿元的“巨无霸”企业——中企创智科技有限公司在南京市江宁区成立。

“中汽创智”的诞生,也意味着三大汽车企业集团并没有像外界预期的那样实现合并重组,而是以合资的形式完成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大联盟。

6543.8+06亿元注册资本中,一汽、东风、南京江宁经开科技分别出资40亿元,长安及其实际控制方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出资40亿元。

根据今年6月5438+10月官方介绍,T3科技平台(即中汽创智)将围绕新能源、智能网联等技术趋势,重点研发电动平台及先进底盘控制、氢燃料动力平台、智能驾驶、中央计算平台等领域的核心技术。规划中的R&D人员规模将达到多少?五千人。

2019年三大“民族品牌”车企总销量加起来超过?800万辆,三大车企总市值超过?6543.8+040亿,背靠三大汽车公司,注册资本6543.8+06亿,投资5000人,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中汽创智”未来能否成为智能电动车领域的零部件巨头?

1,谁将领衔“中国汽车创智”

在智能电动车的产业链中,“中汽创智”是一个新人,但目前公开的信息显示,其背后的核心管理层都是平均拥有20年以上汽车行业从业经验的“老江湖”。

“中企创智”的工商管理资料显示,该公司董事长为王国强,总经理为李凤军。

此外,8名董事分别为洪、游政、刘、、刘卫东、李伟、和薛洪波。这些人* * *一起组成了“中汽创智”未来的指挥军团。

下面我们就来一一看看是谁在决定“中国汽车创智”的发展方向。

作为“中国汽车创智”董事长,王国强自2017起担任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在此之前,他曾担任一汽转向器厂副厂长、富奥公司转向器分公司副总经理、天津一汽丰田第一质量管理部副部长、一汽开发部副部长,具有丰富的整车制造和质量管理经验。

“中国汽车创智”总经理李凤军是一汽R&D院副院长、智能网联发展研究院院长。

今年4月9日,一汽集团还在南京市江宁区成立了一汽(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李凤军任执行董事。

“一汽南京”与“中汽创智”的地理位置和融洽关系,很有可能推动双方在未来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

“中汽创智”董事长和总经理均来自一汽,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一汽将是推动新公司发展的主导力量。

这也很好理解。毕竟一汽集团是* * *和中汽的长子,整体市值也是三大车企中最高的。

除了“中国汽车创造智慧”?8名董事中,一汽1席,东风3席,长安2席,南京江宁经开科技1席,1席给了现任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董阳。

董阳曾主持国家汽车电子项目的技术研究,并引进和建立联合电子公司、电动汽车和车身开发项目。

一汽持有的65,438+0名董事给了一汽集团新技术与创新事业管理部副主任洪。

东风汽车的三位董事分别是尤政、刘、。

其中,尤政是东风公司副总经理,东风高端新能源乘用车H品牌负责人。

刘现任东风汽车科技工程部总经理,同时兼任东风本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和东风本田发动机有限公司董事长

朱勇是东风商用车技术中心整车检测部专家、总工程师,曾获“东风公司十二五优秀科技人才”荣誉称号。

尤政

长安汽车获得两个董事会席位,分别由现任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卫东和长安汽车副总裁兼新能源汽车事业部总经理李伟担任。

今年长安U-NIT上市的时候,李伟对它的智能技术了解很多。他是长安智能科技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也是长安“第三次创业”的核心成员。

最后,薛洪波作为南京江宁经济发展有限公司的代表,加入了“中国汽车创智”的董事会。

从“中汽创智”的治理结构来看,一汽、东风、长安拥有绝对控制权,SASAC仍落后于三大汽车公司。

所以,“中企创智”还是“民族品牌”企业。

但这样的合资企业更灵活,新公司自主权更强,有助于其未来的人才招聘和吸引外资。

放眼全球,“中汽创智”的组建形式类似于从通用汽车分拆出来的德尔福、电装、伟世通等传统零部件巨头,但“中汽创智”的野心在智能电动车领域。

2.合资是三大“民族品牌”的最佳合作目的地吗?

在“中汽创智”之前,一汽、东风、长安之间的缘分可以说是没完没了,乱七八糟。2017以来,关于这三大车企合并重组的传闻甚嚣尘上。

从2015到2018,一汽、东风、长安之间有多轮高管交流。

2015年5月,在东北工作了30多年的朱延峰接到高层调令,在武汉担任东风汽车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而他的前任徐平则离开东风汽车,在长春接手一汽集团。

2065438+2007年3月,安铁成从一汽轿车总经理职位调任东风汽车,担任东风汽车集团副总经理、副总裁。邱先东与安铁成互换,由东风汽车集团副总裁调任一汽集团副总经理。

2065438+2007年7月,汽车行业又发生了一次著名的“双汇”。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总经理徐留平与一汽集团董事长徐平交流。

徐留平去长春担任汽车集团董事长;徐平赴京担任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董事长。

后来2018年5月,刘卫东从东风汽车调到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一直在长安汽车工作的一汽集团副总经理董春波更早加入。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雷平加盟一汽,任副总经理,助力一汽集团改革;一汽集团总经理助理尤政调任东风公司任副总经理,进一步推进东风公司人才年轻化战略。

三年密集的高层交流,只是三大车企命运的部分写照。

事实上,在2017“双徐交流”完成后,一汽、东风、长安在当年2月就达成了战略合作,徐留平、朱延峰、徐平当时齐聚武汉,并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三方将在前瞻性技术创新、汽车全价值链运营、联合“走出去”、新商业模式四个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

三方* * *围绕新能源、智能化、网联化、轻量化等领域共同投资开发战略核心技术和平台,* * *享有技术成果;其次,在汽车全价值链运营领域,三方将重点加强传统整车平台和动力总成的合作,开展制造领域的合作和协同采购,深化物流领域的合作;此外,探索在海外产品、海外终端网络资源、海外业务合作伙伴、海外制造资源、国际物流等方面的深度合作。三方还将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加强对车享、出行服务、汽车产业新生态的前瞻性研究与合作,探索金融领域的协调,并计划参与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建设。

频繁的高层交流和当时庞大的战略合作规划,让很多人对三大车企的合并抱有非常高的期待。

三年后回头看,那次战略合作中“围绕新能源、智能、网联、轻量化等领域共同投资开发战略核心技术和平台,* * *享受技术成果”,如今已经以合资公司的形式落在了“中汽创智”的肩上。

2065 438+2009年3月?随着T3出行平台的建立,三方战略合作中的汽车* * *享受和出行服务布局已经奠定。

T3出行背靠一汽、东风、长安。苏宁、腾讯、阿里巴巴等。参与建设,投资100多亿,还落户南京江宁开发区。

根据规划,T3出行将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开展在线租车、汽车融资租赁、大数据运营、智能驾驶等业务。

这两年,一汽、东风、长安三大车企分别从汽车智能化、电动化、* * *享受出行三个方向,在T3出行和“中汽创智”上发力,而且一直都很近?200亿元的资金。

依托这两家合资企业,三大车企将在智能电动车时代大显身手。

3.南京能成为中国的底特律吗?

从地域上看,一汽总部在长春,东风总部在武汉,长安总部在重庆,而技术平台公司“中企创智”和出行平台公司T3出行在南京,形成了西部、中部、东北和东部的联动。

事实上,面对“中国汽车创智”这个“巨无霸”项目,很多城市都参与了竞争,最终南京在与北京、上海、重庆等地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众所周知,南京的汽车工业在90年代蓬勃发展,南京依维柯、南京跃进成为当时的热门品牌。

在南京市江宁区,汽车产业链非常完整,聚集了上汽大众、长安马自达、福特汽车等汽车企业。近年来,长安蔚来等新的造车项目和中兴英博超级计算机、时宇科技等自动驾驶项目也被引入。

更早的2016年,台积电投资30亿美元在南京建设12英寸晶圆厂和IC设计中心,2018年正式投产。

半导体将在未来的智能汽车中发挥重要作用,台积电在南京的工厂和R&D中心是“中国汽车创造智慧”的一个非常好的地方。

随后2065438+2008年7月,南京江宁与韩国LG化学举行签约仪式,总投资20亿美元的LG化学动力电池项目正式落户。

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些都体现了“中国汽车创造智慧”落地南京江宁的合理性。有理由期待,南京能成为中国智能汽车的“底特律”吗?

4.“中汽创智”:智能汽车零部件巨头?

变革和创新不一定意味着成功,不变革必然意味着灭亡。

在全球汽车行业不景气的当下,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需要投入研发实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一汽、东风、长安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代表汽车企业,投入200亿人民币进行未来技术和商业模式的探索,无疑是最正确的决策。

汽车行业扎堆取暖是大势所趋。无论是国际汽车巨头的福特通用合作,还是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沪广合作”,还是此次成立的“中国汽车创智”,都在诠释着这一行业趋势。

作为创新预热最典型的代表,“中汽创智”未来是会成为摆脱传统汽车企业体制束缚,进行颠覆性技术创新的核心力量,还是最终成为三大汽车企业为规避创新风险而形成的松散联盟,都是未知数,一切都值得期待。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