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贷款中的债权投资怎么样?有风险吗?
但是,这种高回报有一个很大的前提,就是美国房价在上涨。怎么说呢?房价在涨,楼市火热。虽然这些次级抵押贷款的违约率比较高(这个很好理解,因为那些人信用状况很差,没有收入证明,其他债务很重,很容易还不起房贷),但是即使贷款机构收不到贷款,也可以把抵押的房子收回来,再卖的话还能盈利,因为楼市火爆,房价不断上涨。
那么,危机是如何发生的呢?正是在2006年,美国房地产市场开始出现转机,房价开始下跌,买家难以出售房屋或通过抵押贷款获得融资。即使放贷机构拿不回钱,把抵押的房子拿去再卖(能不能卖还不好说,因为房地产市场萎缩,没市场),肯定也弥补不了放贷的损失。那么,由此发行的债券也一文不值,因为与之相关的贷款无法收回。买了这些债券的机构不是亏了吗?许多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购买了这些债券或由这些债券组成的投资组合,因此损失惨重。例如,一系列事件包括:
-2007年2月3日,13,新世纪财经发布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预警。
-汇丰控股为其在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业务增加坏账准备65,438+0.8亿美元。
——面对来自华尔街的6543.8+074亿美元债务,美国第二大次贷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ial Corp)4月2日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并裁员54%。
——8月2日,德国兴业银行公布盈利预警,后来估计亏损82亿欧元(这个数字确实巨大),原因是其规模为6543.8+02.7亿欧元的“莱茵兰基金”和银行本身少量参与美国房地产次贷市场,遭受巨额亏损。德国央行召集各国银行讨论拯救德国工业银行的一揽子计划。
——美国第10大抵押贷款机构——美国抵押贷款投资公司8月6日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继新世纪金融公司之后美国又一家大型抵押贷款机构。
——8月8日,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宣布关闭旗下两只基金,同样是因为次贷危机。
——8月9日,法国最大的银行巴黎银行宣布冻结旗下三只基金,这三只基金也因为投资美国次级债券而遭受巨额损失。这一举措导致欧洲股市大幅下跌。
-13年8月,日本第二大银行瑞穗银行的母公司瑞穗集团宣布,美国次贷相关损失6亿日元。日本和韩国银行因美国次贷危机遭受损失。据瑞银证券日本公司估计,日本九大银行持有的美国次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超过一万亿日元。此外,友利等5家韩国银行共向CDO投资5.65亿美元。投资者担心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问题将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强烈影响。但日本分析师确信,日本银行投资的担保债务凭证大多信用等级最高,次贷危机的影响有限。
-后来,开花集团也宣布,7月份次级贷款造成的损失达到7亿美元,但对于一个年利润200亿美元的金融集团来说,这只是一个小数目。
然而,次贷危机引发的危机严重影响了各国的流动性。简单来说,在次贷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银行自然收紧信贷,避免放贷,导致短期银行间拆放利率大幅上升。换句话说,大家都不想把钱放出去,因为不清楚次贷的损失会有多大,财务状况会怎么样,所以其他银行都提高了同业拆放利率。另一方面,银行间的拆借利率很高,导致融资成本大大增加,所以就连银行自己也不愿意向其他银行借钱。因此资金的流动性大大降低,风险很大,对我国各行各业发展所需的资金筹措影响很大。美联储、欧洲中央银行、日本银行等。看到当前流动性突然收紧,于是他们紧急向市场注入巨额资金。各国央行通过宣布将向各大银行提供低于市场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无限制贷款,在几天内向市场注入了3000多亿美元,以便降低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然而,这样的举动将进一步向金融市场表明次贷危机的严重性。例如,美联储和欧洲央行向市场注入巨额资金以维持流动性,这是自9月11恐怖袭击以来的首次。危机是否会进一步扩大,取决于各国银行在次级贷款上损失了多少。
事实上,美国次贷危机的症状早在2006年底就开始了。然而,从症状的出现、问题的积累到危机的确认,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尤其是当贝尔斯登、美林、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宣布因次贷危机损失数百亿美元的时候。现在看来,次贷危机因为涉及面广、成因复杂、机制特殊,会持续很长时间,影响也比较大。具体来说,有三个原因。
首先,这与美国金融监管当局,尤其是美联储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将货币政策从宽松转向紧缩有关。我们知道,从2001开始,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下调50个基点,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开始从加息转向降息。经过13次降息后,到2003年6月,联邦基金利率已降至1%,为过去46年来的最低水平。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体现在房地产市场上,就是同期房贷利率也下降了。30年期固定抵押贷款利率从2000年底的8.1%降至2003年的5.8%;抵押贷款利率中的年度可调整利率从2001年末的7.0%降至2003年的3.8%。
这一阶段利率的持续下降是导致21世纪以来美国房地产持续繁荣和次贷市场泡沫的重要因素。因为利率下降,很多高风险的金融创新产品有了产生的可能,也有了在房地产市场扩张的机会。表现之一就是浮动利率贷款和无息贷款大行其道,占全部抵押贷款的比重迅速上升。与固定利率相比,这些创新形式的金融贷款只需要购房者每月承担较低且灵活的还款金额。这样表面上减轻了购房者的压力,支撑了过去几年的繁荣。
自2004年6月以来,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开始逆转。到2005年6月,经过13次连续加息,联邦基金利率已从1%上调至4.25%。到2006年8月,联邦基金利率已升至5.25%,这标志着这一轮扩张性政策的彻底逆转。连续加息增加了住房贷款成本,开始发挥抑制需求、冷却市场的作用,导致房价下跌,房贷违约风险大幅增加。
其次,与过去一段时间美国投资市场以及全球经济和投资环境持续积极乐观的情绪有关。众所周知,21世纪,世界经济金融全球化趋势增强,全球利率长期下降、美元贬值、资产价格上涨,在全球范围内扩大了流动性,刺激了追求高收益、忽视风险的金融产品和投资行为的流行。次级抵押贷款衍生品作为一种从原贷款人手中购买抵押贷款并出售给投资者的贷款包证券化投资,客观上具有投资回报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