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王德成功背后的辛酸
曹,9岁上学,14岁被迫辍学,在街上卖过烟草,水果,拉过板车,修过自行车。几年的两顿饭,他在歧视者的眼皮底下艰难谋生,尝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那是精神和肉体的双重煎熬,但他没有逆来顺受,而是不断与命运抗争。
从65438到0976,曹开始在福清市高山镇异形玻璃厂做采购员。他的工作是为这家乡镇企业推销被称为“大陆货”的水表玻璃。
从65438年到0983年,曹承包了这个年年亏损的乡镇小厂。
1985迅速将主营业务转向汽车玻璃,彻底改变了中国汽车玻璃市场100%依赖进口的历史。
1987,福耀玻璃有限公司成立。
1993,福耀玻璃登陆国内a股。是国内首家引入独立董事的公司。它是中国股票市场的上市公司,其现金股利高达募集资金的22倍。?
2001到2005年,曹带领福耀团队苦战,历时数年,耗资上亿元,接连打赢两起反倾销案,震惊世界。福耀玻璃也成为中国第一家起诉美国商务部并胜诉的中国企业。2006年,美国商务部长访华时,点名约见了曹王德。
福耀公司生产的汽车玻璃占中国汽车玻璃市场份额的70%。同时成功进入国际汽车玻璃配套市场,在激烈的国际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已成为宾利、奔驰、宝马、路虎、奥迪等豪华品牌的全球重要配套供应商,是全球第二大汽车玻璃制造商。我们在美国、德国和俄罗斯都有工厂。俄罗斯新工厂建成投产时,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发来贺信。
?
“中国只有两个企业家,一个是任,一个是曹。其他都是商人,包括李嘉诚。”
我听过很多人这么说。在中国,曹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人。
01年
曹捐赠近6543.8+02亿。
疫情期间,曹再次向捐款。
在这次抗议中,他首先捐赠了6543.8亿元现金;然后捐赠了242万件医疗物资,价值654.38+00多万元;
听说小微企业生存艰难,他又捐款4000万元支持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曹的捐赠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因为这并不是曹第一次在国家灾难面前慷慨捐赠。
2008年汶川地震,捐款2000万元;
2009年西南大旱,捐款2亿;
2010玉树地震,曹石父子捐款1亿元;
多年来,他累计捐赠近6543.8+02亿元,是中国最大的慈善捐赠人,名副其实的“中国首善”。
但他连中国富豪榜前100都排不上。
“企业家如果没有责任感,充其量也就是有钱人。”这是曹曾经说过的话。
02
被严重低估的人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曹。曹王德其实是牛逼的。有多牛逼?
他是中国玻璃之王,是世界上第一个制造汽车玻璃的人。他的福耀集团是世界第一的玻璃供应商。
通用、路虎等知名汽车公司都是他的忠实客户。
2009年,曹荣获全球商界“安永全球企业家奖”奥斯卡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
颁奖词写道:曹的成就远远超出汽车玻璃领域。福耀集团确实推动了中国汽车工业的海外发展。2009年5月,曹荣获安永2009年度全球企业家奖,成为该奖项设立以来首位中国籍获奖者。
曹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人,所以今天我想讲讲他的故事。
03
将所有财产转移到妻子名下。
让全家人还美国绿卡
关于曹,有两件事给我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
第一件事:将所有财产过户到妻子名下。
其他夫妻发展为财产,曹赚了钱,直接把几百亿的财产全部给了妻子。连控股公司的法人身份都转移到他老婆身上了。
第二件事:让全家人还美国绿卡。
曹本人,包括他的三个孩子,拿到了美国绿卡,但不允许移民。
他对子女说:“我们不能移民。如果我们曹移民,中国人民将没有玻璃。”
三个孩子有点不情愿,曹王德扔出一句话:“谁要是不还美国绿卡,谁也不能继承我的财产。”
别的企业家发了财,希望家人移民海外,曹想让移民美国的子女回来,在中国扎根。
04
九岁之前,他甚至没有名字。
小学没毕业就辍学了。
企业家曹是如何把企业打造成世界品牌的?
曹出生于上海,1946。
曹祖籍福清,曾祖父曹是福清首富。
只是到了他爷爷那一代,整个家族彻底没落了。他父亲白手起家的永安百货也因战乱而衰落。
返贫的父亲知道财富容易分散,但如果经营理念传承下去,财富是可以再生的。
所以从小就听父亲曹谈如何做生意:
“穷必穷清,富必富清”;
“要摆脱贫困,只有靠努力和奋斗”;
“最重要的是获得他人的信任”...
父亲曾经问王德:“你将来打算做什么?”
在王德考虑如何回答之前,他的父亲对自己说:“只要你有心,你就能做到。你有几颗心?”
曹王德掰着指头算:“决心,定力,善良,毅力……”
我父亲摸着王德的头说:“这些心是我祖先兴旺发达的秘密。把这些心记好了,以后就可以做大事了。"
曹王德心里一震。他的“心”时代就这样开启了。
05
小学都没毕业的曹。
学习能力强
企业家曹是如何把企业打造成世界品牌的?
初心是修心。所谓修心,其实就是“学”。
我不能上学,但我还是想学习。
王德用割草者省下的钱买了两本书。一本新华字典和一本辞海。
然后在这两本参考书的帮助下,他开始疯狂自学。
曹到底有多爱学习?我只举两个例子。
上世纪80年代,他认识的一个会计说:“懂点会计知识对管理企业很有用。”
他花了几年时间才掌握会计。精通到什么程度?精通教官员如何评价企业。
后来拿到全套MBA教材,花了几年时间学习精通工商管理。精通到什么程度?
“全球五大平行汽车玻璃公司利润之和,还不如他创办的福耀集团。”
曹小学没毕业,但他的实际文凭却比许多硕士和博士好得多。从他身上,我想起了一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06
十七岁的曹每天做繁重的工作。
但是我从来没有抱怨过。
第二颗心是毅力。
曹15岁时,开始随父经商。
每天早上2点起床,然后骑车4个小时,从村里到福清市,因为要想买到好水果,必须在6点前到达。
中午收完果子,吃了几口饭,他就拎着300多斤水果往回赶。他必须在下午5点前回来,然后把水果批发给小贩。
当他送完水果回家时,已经是晚上8点多了。他马上开始吃饭,吃完就睡觉,因为第二天凌晨2点还要起床。
一个十七岁的男孩每天做着如此繁重的工作,却从不向父母抱怨。
有一次,在进货的路上,他生病了,拉肚子发烧,根本蹬不动自行车,但他咬紧牙关,艰难地把货背了回去。他一卸完货,就晕倒在地上。
07
因为他的善良,他经常得到善行的回报。
第三颗心是善良。
从65438到0973,曹在莆田大洋农场担任水果育苗技术员。
这年夏天,一个正在烈日下赶路的中年人跑到棚子里,向曹借了一个水桶:“我好渴,想用水桶喝点水。”
曹看着他浑身湿透。“你太累了。喝生水容易生病。等等,我房间里有很好的凉茶。”
喝完凉茶,那人得寸进尺,又想吃,于是曹给弄了半斤大米。这个人实在太缺米了,让曹弄来1斤。
当时,大米非常昂贵,曹王德每天只吃三次八两。但曹并不生气:“1斤就是1斤!”
谁知道这个人更是得寸进尺?他甚至问曹有没有酒喝。曹还是不生气,随身带了一瓶酒。
结果,吃完这顿饭,曹就知道了,“这个人叫王一昂,是山兜农场的场长。"
王一昂回来后,把曹王德调到自己的农场,让他负责销售。曹的生命之河在开始转向。
因为他的善良,他经常得到善行的回报。
他在山兜农场做业务员,三年赚了6万。70年代中期,能挣6万,真的很了不起。
后来他经营glass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就是他播了善业。
比如1997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印尼朝日公司玻璃滞销,其总经理找到曹,希望曹公司购买他们的玻璃。
这个时候我们本来可以开一个超低的价格,但是曹不做,按平时的价格买了4000吨,帮助朝日渡过难关。
危机过后,玻璃价格飙升,几乎翻了一倍。但是出于感激,朝日没有为曹的酒杯筹到一分钱。
08
凭良心做事
企业家曹是如何把企业打造成世界品牌的?
第四颗心是良心。
1975年冬天,曹和农场的几个干部子女一起,负责把树苗送到明溪县。在那时
到了明溪,开始下起了倾盆大雨,当地百姓纷纷传言:“大地震要来了。”
几个干部的孩子怕死,丢下树苗就跑了。只有曹留了下来,他怕死,但他没有跑。他一个人留下来照看树苗,30万棵树苗一棵也没有丢。
“做一个有良知的人。王义昂对我很好。我不能对不起他。”
回到山兜农场,曹报告了他的明溪之行,希望领导处理几个逃犯。
但是领导不愿意。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曹很快就从王义中辞职了。曹觉得:“一个没有组织纪律性的企业是不会发展的,一个不会发展的企业不是一个长久待下去的地方。”
曹走后几年,王一昂陷入困境,得了癌症。临死前,他把儿子托付给曹。
曹已经离开山兜农场,所以完全无视王义昂是合理的,但他没有。他接受委托,帮王义昂的儿子娶了媳妇。
曹后来为什么这么受欢迎,那是因为他讲良心。
09
"我想为中国制造自己的汽车玻璃."
第五心是野心。
三十多岁时,曹终于攒下了的第一笔巨款5万元。
这笔钱如果放到今天,相当于1.2亿。
这笔钱足够支持他过任何他想要的生活。但是,曹对并不满意。
而是去了一家濒临倒闭的水表玻璃厂做了采购员。
企业家曹是如何把企业打造成世界品牌的?
这家工厂叫高山县玻璃厂,就是后来的福耀玻璃。
到1983,政策放开,允许企业外包。曹随即放下了玻璃厂,开始了他传奇的创业之路。
接手烂摊子的第一年,水表玻璃厂的利润翻了几倍。
后来,曹游览了武夷山。上车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出口玻璃,司机脸色立马变了:“小心,这一块几千,你买得起吗?”
曹当时就想:几千块玻璃有多少?我制造玻璃。你在骗谁呢?
但凭着敏锐的商机,他立刻去了车库。
原来当时的汽车玻璃被日本和欧美垄断,真的几千块。为了赢得一口气,曹当即决定改造成汽车玻璃:
“中国人应该有自己的汽车玻璃,应该有一片从自己的玻璃里望出去的天空。”
企业家曹是如何把企业打造成世界品牌的?
一个转变,如此简单。不屈不挠的曹王德接受了挑战。
缺技术,他连夜去上海买了一张旧汽车玻璃设计图反复试验;设备不足,他不惜重金,借了654.38+0万元,从芬兰买回了一套最先进的设备...
到1986,他的汽车玻璃厂大获成功,福耀迅速成长为国内领先的汽车玻璃供应商。
但中国成为第一还不够。曹王德已经走向世界。为了进入美国市场,他向美国商务部提起诉讼。
2002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超过6000亿美元,中国制造业和对外贸易增幅居世界首位。
美国人以倾销为名,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将许多中国企业告上法庭,并征收额外关税。其中就有福耀玻璃。
很多企业忍气吞声,但曹却不是好惹的。一旦提起诉讼,美国商务部就会被送上法庭。
企业家曹是如何把企业打造成世界品牌的?
1年后,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裁定要求商务部复审此案。又是1年后,商务部公布再审结果,美国人败诉。
最终,曹用美国法律打败了美国商务部。
福耀成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第一个在美国商务部反倾销案中胜诉的中国企业。
胜诉的背后,福耀花了三年时间,近6543.8亿元,不计人力物力成本。
福耀胜诉后,千千成千上万的中国企业站了起来。曹王德,在几年后,在美国设厂并站稳了脚跟。
10
“没收到过一盒月饼,也没送过一盒月饼。”
第六心是右心。义就是不贪不义之财。
汽车玻璃一投产,钞票就像雪片一样飞来飞去,于是有镇干部眼红,向县里投诉:“曹腐败。”
曹负责玻璃销售。如果他卖玻璃,他必须有一个招待会,招待会将是一个治疗和礼物。接待结束后,曹拿着发票去公司报销,会计说:“请客送礼的发票不能报。”
(合资,会计由政府安排)
曹生气了:“镇领导经常请客送礼。为什么他们能举报?”
会计说:“不是不能报,只要不作为礼物打开,比如生产资料,办公用品。”
于是曹找了个工程队,把这部分发票换成了生产资料。虽然发票的名称被更改,曹更关心,并保留了4万多张原始发票。
有些镇干部看到曹发了财,就特别眼红。他们向郡里报告说:“曹花了四万多买了一件礼物,但他的账目上找不到这笔钱。发票被他销毁了。应该算是销毁和挪用公款的凭证。”
这些人怎么也想不到,在与县委书记曹当场对峙的时候,把所有的原始发票都拿了出来。
在做汽车玻璃的35年里,有人向市里、向省里、向中央举报他贪污,但市里、省里、中央都派人调查,没有发现曹贪污。
曹王德有一句名言:“我没收过一盒月饼,也没送过一盒月饼。”
他不是因为正直的心才翻船的。
11
“我们的目标:
就做一块汽车玻璃。"
企业家曹是如何把企业打造成世界品牌的?
第七颗心是专注。
1993 6月10日,曹福耀玻璃在a股上市,融资2亿元。拿到这笔钱后,曹投资了很多行业,如IT、贸易、装修、加油站等...
这一年,去美国谈生意。没想到,他被放了鸽子。他很沮丧,去参观了福特博物馆。
在博物馆里,曹有了一个发现:“1881年,美国有了PPG玻璃,现在100多年过去了,PPG玻璃依然做得很好。美国的福特汽车也是如此。这是什么意思?产品不多,但专精。”
回国后,曹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我们的目标是只做一块汽车玻璃。”
他砍掉了所有其他业务,只留下“汽车玻璃”。后来,福耀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第一,完全依靠曹的英明决策,就像任唯一的通讯产品一样。“一招鲜,吃遍天。”
12
金融危机因未雨绸缪而爆发。
曹玩得很开心。
第八颗心是决心。
2007年,曹观察到:“大量中小型出口制造企业的成本远远大于税后利润的4%-5%。”
所以曹预测“经济萧条会在1-3年内到来,我估计a股会跌破2000点。”
于是他召开会议,关闭四条落后的玻璃生产线,促进现金回流,停止投资。
几乎所有与会的人都反对:“曹先生,你太悲观了。现在a股是6000点,怎么可能跌到2000点以下?”
事实上,曹并不想关闭的生产线,而且关闭了四条生产线。他的个人财产将损失22亿。但如果不关闭,企业将面临灭亡。于是不顾大家的反对,曹决定:
“这四条生产线都要关闭。”
一年后,金融危机真的爆发了,a股真的跌破2000。由于未雨绸缪,福耀成功躲过了这次抢劫。
13
"中国有一个企业家叫曹."
第九颗心是一颗红心。
有记者问曹:“你认为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之为企业家?”
曹对说过这样一句话:“企业家必须有这样的境界和情怀。国家会因为你而强大,社会会因为你而进步,人民会因为你而富裕。”
为什么说曹有一颗红心?其实我想说,他有一颗中国心。为了祖国因自身强大,他绝不移民。“如果我们曹移民了,中国就没有汽车玻璃了。”
为了社会能因自己而进步,他每年都捐款,至今已捐赠财产近6543.8+02亿。
为了让老百姓自己富起来,他坚持给股东分红。他从a股募集了6.96亿元,却分红12916万,是募集资金的18.56倍。真正实现了分红大于募集资金,是a股唯一一家现金分红超过募集资金15倍的上市公司。
所以有人会说,“中国只有两个企业家,一个是任,一个是曹,其他都是商人。
福耀玻璃现拥有员工65,438+00,000余人,连续三年荣获“中国最佳企业公民”,还荣获“2007年中央电视台最佳雇主”荣誉。
毫无疑问,员工非常欣赏并喜欢像曹这样的老板。他们非常懂得大义,对待员工并不苛刻。但关于曹老的捐款,员工心里也会问“你捐了80亿,为什么不给我加薪?”
玻璃大王曹:我宁愿捐80亿给慈善机构,也不愿给员工加薪!
对于曹这样的问题,很霸气也很干脆:
“员工有这样的要求可以理解,因为这是人之常情。如果给你涨工资,我还必须考虑其他公司能不能承受,因为其他公司承受不了。如果我这样做,就打破了企业的行业规则。”
一个是同意的:
第二,有所保留:
三是提出建设性意见:
玻璃大王曹:我宁愿捐80亿给慈善机构,也不愿给员工加薪!
如何建立更有效的分配机制?
例如:
2015年公司盈利10多万,他拿出300多万给员工涨工资。员工人均薪酬增长30%以上,但2016和2017年公司业绩大幅下滑。
2017年,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从这个事件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玻璃大王曹:我宁愿捐80亿给慈善机构,也不愿给员工加薪!
但是加薪不是无条件的,会助长员工的贪婪。一定要让员工做出好成绩,换来高绩效。有些人会得到结果,给员工钱也不过分。
以奋斗者为本是华为的文化,一系列的奖励制度也保证了奋斗者不会吃亏,让奋斗者创造华为的奇迹。
好的平台,就像华为一样,员工可以通过奋斗实现财务自由。
虽然有点累,有点苦,没时间逛街,泡剧,聚会,但也过得很充实,为职业发展和未来规划打下了基础。
如果员工只做形式和过程,不对结果负责,企业很快就会死掉。
因此,所有企业都必须形成结果导向的文化,构建结果导向的绩效文化。
玻璃大王曹:我宁愿捐80亿给慈善机构,也不愿给员工加薪!
KSF一般会为管理者开发6-8个绩效激励渠道,并在每个渠道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超过平衡点就奖励,没达到就少。
KSF分配的不是企业现有的利润,而是一种超价值分配,要求管理者产生良好的结果和效果才能与企业进行价值交易。企业赢得高绩效,管理者和员工赢得高收入。
玻璃大王曹:我宁愿捐80亿给慈善机构,也不愿给员工加薪!
玻璃大王曹:我宁愿捐80亿给慈善机构,也不愿给员工加薪!
玻璃大王曹:我宁愿捐80亿给慈善机构,也不愿给员工加薪!
玻璃大王曹:我宁愿捐80亿给慈善机构,也不愿给员工加薪!
在KSF薪酬模式下,生产经理应该如何薪酬?以前他可能拿固定工资,公司赚不赚钱跟他没关系。
在KSF模式下,他的收入将与经营成果直接挂钩!
玻璃大王曹:我宁愿捐80亿给慈善机构,也不愿给员工加薪!
个人号码(18816834602)
本文所讲的:激励KSF、PPV、积分管理模式的实践内容及案例,来源于《绩效核能》一书,数万位老板、导师推荐,其中包含数十个行业案例。如果想深入学习,建议加孙老师!赠送独家视频学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