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有哪些程序?

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有哪些程序?

二级单位的小重组是集团大重组的基础。如果二级单位重组存在不规范、不彻底的情况,一旦新公司成立,未解决的问题不会被重组的契机消化,可能对集团重大重组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从整体上看,公司改制应不同于单个企业的改制,首先应严格把握程序。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国资委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96号)、《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05〕60号)等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企业改制工作按以下基本程序依次进行:

1,成立改制工作机构,开展筹备活动;

2、产权界定、清产核资和财务审计;

3.界定资产边界,剥离资产范围,计提三类人员费用,评估资产;

4.在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的基础上,形成以重组方案为核心的重组文件,并取得包括银行在内的主要债权人的支持和同意;

5.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改制方案和职工安置方案,并取得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对职工安置方案的预审同意;

6、律师对重组方案出具的法律意见书;

7.向集团公司上报改制方案,材料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并获得批准;

8.注册或预先核准新公司的名称变更,并开立临时银行账户(如有必要);

9.弥补注册资本缺口,验证资本;

10.批准新公司章程,选举董事、监事,任命经营班子;

11,公司登记(变更登记或新登记)和税务登记;

12、国有资产产权、土地和房产权属等相关权属登记,以及资质变更登记或过户;

13.完善职工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险的连续性,改制前后的债权债务继承、经营合同及其他需要变更或办理的善后事宜。

综上所述,根据信息,我们认为相关企业还处于第二、三阶段,也是最核心、最关键、最艰巨的阶段,需要大力推进。

重组方案和职工安置方案的主要内容

根据国务院SASAC关于国有企业改制规范性文件的相关规定,企业改制应出示改制方案、职工安置方案等改制文件。

1,关于重组方案

重组计划是核心文件,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改制企业基本情况(历史沿革、主营业务、人员结构、财务状况、近年经营情况、组织机构图等。);

(二)重组的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三)改制企业的发展前景和规划;

(四)重组的基本原则;

(五)重组形式;

(六)资产和债务的处理方式和条件;

(7)员工安置;

(8)党、工、团组织关系的处理;

(9)股权设置和公司治理结构;

(10)重组的组织领导;

(11)重组的实施程序和步骤。

2.关于员工安置计划

员工安置计划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制定职工安置方案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政策依据;

(2)企业人员状况(在职、退休、退职、借调、停薪留职等特殊人员)及分流安置意见;

(三)职工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和重签办法;

(四)向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支付经济补偿的依据和方式;

(五)社会保险关系的延续;

(6)欠职工工资、集资款、企业欠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处理办法等债务。

其中,以下弱势群体需要特别关注,在移民安置方案中应考虑他们的实际困难和安置方式:

(1)内部离退休人员;

(二)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在职人员;

(三)因公负伤或者患职业病,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

(四)职工遗属;

(5)被征地农民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