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哪些种类的火器?
火器主导了明朝的战争,导致明朝火器营赫赫有名,战斗力极强。明朝有哪几种火器?
明代军队普遍配备火器,战争的主要武器转向火器的使用。当燕王朱迪和文健争夺皇位时,他用火箭来战斗。永乐年间,明朝建立了“魔营”,这在当时的中国乃至世界其他国家都是首屈一指的。
三只眼大口径短枪和四只眼长矛。
三眼大口径短枪和四眼长矛是明军重要的单兵火药武器,因为它们可以连续释放,形成密集的火力,有利于以快速的行动压制骑兵。
练字器
脸子矛是明朝嘉靖年间创制的一种连发矛。这种矛是铁做的,后面有一个木柄。从矛的中间向后填充若干用纸管包裹的火药,火药管之间的空隙用导线连接。矛上开一个圆孔,垂直插入一个装满铅弹的铁管。
第一射弹与室内的火药筒接触。发射时,先点燃第一个火药筒里的火药,射出第一发炮弹。击发后第二发子弹自动落入枪膛,第二个火药筒里的火药刚好被第一个火药筒里的火药线点燃,然后依次击发,从几发到十几发,提高了射速。这是中国最早使用的连发矛。
集束型火箭
明朝的《武备志》详细介绍了一群蜜蜂。当时有各种规格,从三连发的神箭到100连发的百虎冲,都属于这一类。连续火箭射程300米,弥补了普通火箭弹道不稳定的弱点。这种武器已经被明军大规模使用。
神火飞鸦
明代的军事技术专家还创造了两种“带翼火箭”:带翼的“神火飞鸦”和带翼的球形“飞天击贼惊天”。这两种火箭分别在乌鸦形和球形体内装有火药,火药内有火药线,与起飞火箭的火药筒内的火药串联;发射时,先点燃起飞火箭的火药线,使火箭飞向敌人,引爆乌鸦和球内的火药,杀伤和焚烧敌军。是破阵攻城的利器。
万人敌
一种重40公斤的大型爆炸燃烧武器,有粘土皮,重40公斤,产于明末,用于守城。它通常有一个木框盒子,便于安全搬运,可以算是早期的燃烧弹。李自成攻打开封时,曾通过地道深入曹门心下层,守军用万人敌的方法消灭侵略军。
火龙出来了
明代《武北志》记载的多级火箭,是用纸糊管绑起来的,龙口就有二级火箭。射击后增加射程打击敌舰,用于水上攻击,射程可达1.5 km。
弗兰克枪
明朝郑德时期,对欧洲制造的大型后装火炮进行了改进,使用了带弹壳的开花弹。1537,设备达到3800门,带瞄准镜和照片门。有效射程500米,仰角45度发射时射程1公里。大枪枪身250 cm,中枪156 cm,小枪93 cm。炮弹从后方装填,射击间隔短。散弹枪射击时,一发炮弹携带500发子弹,可以挡住60米宽的战线,威力惊人。因为后膛装需要更高的铸造技术。在清朝,它后来被更先进的弘毅大炮所取代。
明火枪
明朝早期的轻武器铸造精良,设计精巧。与元代的器物相比,所需火药大大减少。作为制式武器,明朝生产9万多元,在1449的北京保卫战中广泛使用。它长43.5厘米,直径3厘米。由两人发射,一人负责支援瞄准,一人负责点火射击,射程18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