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研报的评级等级是什么意思?
证券公司一般将股票投资评级分为:买入-上涨-中性-下跌-卖出。
由于行业内对于股票投资评级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在阅读各证券公司研究所的报告时,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不同的股票评级,即使是同一个标题的评级,其具体定义也可能存在明显的差异。
例如,申银万国证券将评级分为“买入”、“增持”、“中性”和“减持”。“买入”的定义是:报告日后6个月内,股票相对强于市场表现20%以上,“增持”相对强于市场表现5%-20%。
与申万不同的是,比如国鑫证券采用的股票评级体系是“推荐”、“谨慎推荐”、“中立”、“回避”。根据其定义,这里的“推荐”类似于申银万国的“买入”,也就是说比大盘指数好20%以上。但其“谨慎推荐”的意思是优于大盘指数10%-20%,与申银万国的“增持”略有不同。
不同券商的评级等级划分方法不同。在研究报告的最后,券商会对研究报告的评级方法进行说明。在阅读研究报告时,他们应该注意券商的评级等级的具体定义,以免影响自己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