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货币战争的思考
这是一部好小说,因为它有引人入胜的故事和争议的观点!一本书,一部电视,一部电影,一个真相。很多时候正是因为有争议,所以才有价值!作者的思路好像不是很清晰,可能是因为像这样的历史小说的通病。就像三国演义一样,他想说明一个道理:天下大势,分久必合。这跟刘有什么关系?他们只是世界上一个普通的例子!这是我对《货币战争》这本书的第一印象!
我不同意这本书是严格按照历史来写的。小说毕竟是小说,不能根据历史来解读!这是我对历史小说的看法。真实的历史应该以正史为基础。可能很多人都注意到了这一点,但是自己看的时候,不能把小说和历史分开来看!这太可怕了,因为你连自己判断真假的基本能力都没有!虽然历史总是由胜利者书写,为既得利益者和统治者服务,但谁能保证那些野史不被某些人歪曲?这就是阅读历史的难度,谁也不能确定他手里的资料是完整的历史事实!
书的开头充满神韵,直接从世界首富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入手,引出世界金融圈的幕后人物罗斯柴尔德家族。这样的文笔对我启发很大,值得学习!就像突然抓住读者眼球的明星事件。在接下来的故事情节中,作者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发展入手,带你进入你未知的、几乎完全陌生的金融世界。故事中有日不落帝国的统治者,有欧洲的重量级人物,当然还有罗斯柴尔德家族这样的银行家。
这本书最精彩的地方应该是作者说英格兰银行是几个大银行家私人所有,作者还大量引用,让人大开眼界。更令人惊讶的是,就连美国的美联储也被私有化了,包括一战和二战,都是由幕后的金融家预谋的。这听起来确实有点夸张,但我敢肯定,每一场战争都有少数人在受益,他们每时每刻都在想着发一笔横财!美国就是这样!
在电视剧《悬崖》里看到这句话:一个人面对陌生的语言,很容易被欺骗!我想,当我们面对“金融”这门陌生的科学时,会不会同样容易被每一种欺骗?比如:“相关专家”“相关部门”“国情”等等!
无论是英国银行、美联储、罗斯柴尔德家族、比尔·盖茨还是拿破仑。99岁的时候。99%的时候,我始终相信这句话:战争是以牺牲物质和生命为代价的政治的延续,一切政治战术的目的只是利益最大化!
货币战争反思2谁是世界上真正的首富?谁拥有美联储?谁在“妖魔化”黄金?
你为什么不知道美联储是一家私人中央银行?华尔街风险投资为什么选择希特勒作为“投资”对象?为什么美国总统遇刺率高于诺曼底登陆一线部队伤亡率?
这是最近畅销书《货币战争》开头的文章总结。也因为好奇和噱头媒体轰炸,买了一本书来欣赏。很多事情当然出乎我的意料,我最担心的是中国会不会落入国际金融家的陷阱,成为东欧和苏联、前苏联这样的中亚国家的“橙色革命”。
首先,我想问朋友们几个问题:1。你知道谁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家庭吗?如果有,你知道他有多少财富吗?2.你知道美联储是国有的还是私有的吗?如果是,你知道谁是最大的股东吗?3.你知道震惊东南亚经济危机1997的索罗斯量子基金是在哪个国家注册的吗,他背后或者幕后最大的支持者是谁?
首先第一个问题,世界首富,我们通常想到的微软的比尔盖茨,或者零售巨头的沃尔玛家族,或者隐藏在人们视野之外的世界商人,其实都不是。最富有的家族是银行家和金融家罗斯柴尔德家族,这似乎很奇怪?是的,看了《货币战争》才知道。保守估计其家族财富超过50万亿美元。注:是50,单位是万亿!而且是美金!比如有人计算过,比尔·盖茨的财富约为560亿美元!可以买31。57架航天飞机,或者344架波音747,拍了268架泰坦尼克号,买了15。劳斯莱斯生产的6万辆宾利欧陆豪华车。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财富是盖茨的1000倍!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率约为8%,中国的GDP约为20万亿人民币,约合3万亿美元,是中国的近20倍。预计2007年前四国GDP约为1,美国:1.398亿美元;日本:52900亿美元;中国:36.28亿美元(含香港和澳门);而德国的:32800亿美元,这意味着一个家庭的财富是全球GDP最大的前四个国家的两倍。当然,以金融家的狡猾和智慧,这些数字是不会对外公布的。我们只能想象!
书中有一则关于中国未来的寓言:居民马哈蒂尔找到社区警察格林斯潘,报案说家里东西被偷了。小偷可能是索罗斯,惯犯。电影警察艾伦·格林斯潘笑着说:“不能全怪小偷。你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谁让你家的锁被撬了?”居民马哈蒂尔不满地说:“小偷为什么不偷中国和印度?”电影警察格林斯潘叹了口气说:“中国和印度的墙太高了,索罗斯爬进爬出都不方便。如果他再掉下去摔死了,不还是我的事吗?”小偷索罗斯听后冷笑道:“在他们家院墙上挖几个洞不是问题吗?”电影警察格林斯潘迅速环顾四周,低声说道:“保尔森被派到中国去了。听说2008年底能挖好几个大洞。”小偷索罗斯听了大喜,拿出手机开始给同伴发短信。“人傻,钱多,赶紧去中国。”
中国在全面开放金融领域的同时,要认清西方金融体系的利弊,采取开放的心态和扬弃的态度,有全面创新的勇气和魄力。历史上一个崛起的大国,必将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开拓性的贡献。中国正处于这个特殊的“战略转折点”。中国作为经济发展的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是所有主权国家发行货币的最高级别,代表着无与伦比的权威,拥有全世界的信任。人们经常会想,为什么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缺乏定价权?沃尔玛可以把中国产品的利润率挤压到令人心碎的程度。经济学家解释,因为它是最大的消费者,代表美国最大的消费市场,所以消费者有定价权。也有人解释过,沃尔玛控制了美国市场的销售渠道,渠道权决定了定价权。铁矿石呢?石油呢?药呢?客机呢?Windows软件呢?中国几乎是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也完全控制了中国市场的销售渠道。作为最大的消费者,别人怎么能说涨就涨,中国要老老实实为此付出多少?所以最近听说宝钢代表中国钢铁企业,要和必和必拓、力拓、巴西淡水河谷这三大铁矿石垄断巨头谈判2008年的铁矿石价格。听说又要涨价20%,赶紧买了两市唯一的铁矿石上市公司金岭矿业,等他涨价!
2007年,中国的消费价格指数达到了近十年来的最高水平。有一句话很流行:你跑不过07年的刘翔,但一定要跑赢CPI!因此,2007年中国证券市场持续火爆,新股发行速度和数量在一年内达到顶峰。即使是中国石油、中国建设银行、中国神华、中国远洋、紫金矿业等资本“吸血鬼”,依然没有撼动股市的“牛步”,而且越来越疯狂。大家都想让其他倒霉的人接过牛市的最后一棒,站在高高的岗位上,所以很难做到高处不胜寒。你注意到中国的证券市场了吗?房地产市场的疯狂如何通过国家调控来控制?央行一年内连续几次加息,依然无法抑制贷款的持续增长。这些都和日本十几年的惊人相似。让我们看看日本的帝国大厦是如何说不倒塌的!
从1985到1990,日本国内经济和出口贸易空前繁荣,股市和房地产连年暴涨,大量收购海外资产。日本人民的自信心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似乎离超越美国只有十年之遥。从1985签订广场协议开始,美元1对250日元的汇率在三个月内大幅贬值至200日元左右,美元贬值幅度高达20%,美元1对120日元在1987,日元在短短三年内翻了一番。美国的金融大鳄们早就明白,短时间内强迫日元大幅升值,类似于强迫日本吞下大剂量的荷尔蒙,其后果必然是日本经济“金融系统内分泌”的严重紊乱。1990 65438+10月12、美国利用日经认沽权证这一新型金融“核武器”,对日本东京股市发起“远距离非接触”战略进攻。日本金融体系的心脏病和冠心病经不起如此强烈的刺激,最后中风,导致日本经济半身不遂17年。现在,几乎同样的药方被“热情而急切”的美国金融大鳄引入中国。不同的是,中国的经济远不如日本。可惜中国的早期症状和日本的1985到1990很像。
80年代初,当我们听到谁是一万元一户的时候,我们觉得那时候是多么的有钱,那是财富的象征,一毛钱的糖果,三毛钱的冰棍,五毛钱的铅笔。当时价格的短缺就是工业品的缺乏,使得电视、冰箱、汽车等产品和农产品少得可怜。而现在恰恰相反,农产品价格飙升,工业原材料价格上涨,但最终端的产品价格相比之下上涨了。即使在6月5438+065438+10月CPI指数高达近7%的时候,纺织服装类产品下滑,而中国出口了大量组装电子产品,但其他产品大多是服装、玩具等传统手工密集型产品,出口电子的核心电子芯片全部由国外控制。记得有一个人看了2005年央视年度经济人物评选,印象深刻。他就是邓中翰博士,中星微电子董事长,中国自主创新的领军人物,“中国芯”的制造者。央视之所以获奖,是因为一个留学生成为了爱国企业家,他成功地将闪耀的中国芯植入了世界的IT银河。微米空间是他创新的大舞台——“中国创造”有无限星辰。但是像中国这样有创新精神的医生很少!你看,这就是中国的现状!
在结束这篇文章之前,我对中国未来几年的趋势做一个大胆的预测。虽然这就像预测天上有多少颗星星一样不着边际,但在2008年到2010年之前,中国经济会变得像现在一样难以刹车,物价指数居高不下,房地产市场繁荣,巨大的能源消耗会让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难以承受。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国有奥运会和世博会?错了,这只是一个很小的方面。更大的危险或阴谋是,在中国金融业从逐步开放到全面开放期间,外资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基金、证券、期货等金融衍生品,将逐步渗透到中国经济的各个角落。在每个人的生活中,这些外资金融机构都会利用他们庞大的资金和经验,让中国经济越来越热。人民币持续升值会进一步加大幅度和速度,国际热钱会源源不断流入中国,中国经济繁荣,这也符合“中国崛起”的梦想,但这一切很可能会由通胀迅速转为通缩。当时的企业和个人都像是高速行驶的汽车突然爆胎,而中国会因为经验不足和国外金融大鳄的精心策划而急刹车。一辆满载中国人梦想的大卡车已经垮塌,不存在“软着陆”和慢停的可能。这时候外资银行就会假惺惺的拿着他们的热钱来中国救灾。这个时候我们的优秀企业和资产就会以通常十分之一的价格卖给他们,中国的经济就完全由外商决定了。接下来会有“颜色革命”吗?那是政治,我们不知道!
最后,文章以罗斯柴尔德的话结尾:只要我能控制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我不在乎法律是谁制定的。那我再替他补充一句:只要我能控制一个国家的金融业,我不在乎是哪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