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的系统管理模式
所谓保险投资机制,是指保险投资活动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的总称,包括保险投资的内部组织结构、投资决策原则和风险控制方法等。建立保险投资机制的目的是提高保险投资收益,降低投资风险。
保险公司的承保业务和投资业务是现代保险业的两大重要特征,其中保险投资业务已经成为现代保险公司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一方面,保险投资业务的发展将扩大保险公司的利润,增加其偿付能力和经营稳定性。同时,保险公司收入的增加将使保险公司降低保险费率,减轻投保人负担,提高竞争力。如果中国保险业不以投资收益为基础,入世后在价格(费率)方面将很难与外资保险公司竞争。另一方面,保险投资业务的发展和盈利可以弥补业务亏损,维持保险公司的生存和发展。比如1987年,英国两大保险公司的保险业务亏损分别为6400万英镑和18万英镑,而投资利润分别为2.04亿英镑和2.49亿英镑。盈亏平衡后,有不小的综合利润。从近期国际保险业的发展特点来看,保险公司的主要收入已经逐渐从传统的承保收入转向投资收入。比如美国的财险业务,从65,438+0,978开始,已经承保亏损265,438+0年,主要是投资收益。
我国保险投资资金利用率低,投资工具少,使得保险投资收益水平很低,限制了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为了促进中国保险业的发展,中国政府和有关部门致力于改善保险投资环境,丰富和发展保险投资工具,减少对保险投资的限制。近年来,保险投资步伐大大加快,保险资金1998进入同业拆借市场,童生基金19910向保险公司配售股份,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向保险公司开放。目前部分保险公司获准购买基金的比例已经从总资产的5%上升到15%。投连险可以100%进入资本市场购买投资基金。可以预见,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资本市场将不断向保险公司开放,中国保险投资将会得到大发展。
因为保险经营是一种负债经营,保险资金的运用除了考虑投资的收益,还必须保证投资的安全。因此,市场的开放、投资工具的增加和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客观上要求保险公司进一步加强投资机制建设,提高化解风险的能力,确保保险资金与投资收益的协调性。
二。保险投资模式和组织结构的分类
保险投资模式与保险投资组织结构密切相关,也就是说,某种保险投资模式必须建立与之对应的投资组织结构。保险投资主要有三种模式:集中投资模式、分散投资模式和分散投资模式。
1.集中投资模式。集中投资模式对应的是投资决策的高度集中,即统一决策、集中交易。这种投资模式的特点是投资主体单一,决策机制简单快捷,易于统一管理。然而,投资决策权的过度集中增加了决策风险。
集中投资模式适合投资品种少、投资规模小的市场。但当投资种类较多,资本规模较大时,这种模式是不可能大规模合作投资的。
与集中投资模式相对应的组织结构是一种简单的“直线型”组织结构。目前我国保险投资普遍采用这种组织结构。
2.多元化投资模式。分散投资模式与集中投资模式相反,投资的决策权完全由各职能部门行使,即各职能部门根据市场情况决定自己的投资工具和投资数量。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可以避免决策权过度集中带来的决策风险。然而,过度分散的决策和投资增加了管理的难度。与这种模式相对应的组织结构是扁平化的结构框架。
3.分散投资模式。这是一种介于集中投资模式和分散投资模式之间的投资模式。日常投资决策由各职能部门行使。资金管理总部负责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和管理,只在一些重大项目上进行投资决策。该模式的投资主体是多元化的,即形成了总部和职能部门两个层次的投资决策主体。与这种模式相对应的组织结构是事业部制或超事业部制的组织结构。
三、中国保险投资模式的选择
投资模式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当前形势和未来发展速度,采用合适的先进投资模式。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分散投资模式应该是一个重要的选择。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首先,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决定了保险投资基金的规模会不断扩大。从我国保险的深度和密度来看,我国保险的深度为1.4%,密度为100元。同期部分发达国家保险深度为10%,密度超过5000美元。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保险深度为5%,密度为100美元。可见,中国的保险业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保险经济的不断壮大,中国的保险业将会有很大的发展,可以利用的资金也会越来越多。
其次,金融市场逐步完善,投资工具不断增加。中国的证券市场、外汇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都在不断发展。例如,国债规模1997年为1898亿元,1998年为2993亿元,1999年为38170亿元,平均增长率为43%。虽然国内只有36只证券投资基金,但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开放式基金即将推出,定向募集也可能成为保险投资的又一选择。这些都为保险投资提供了多层次的投资工具。同时,各项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投资结构逐步趋于合理,使保险投资的外部环境不断改善。
另外,保险投资的限制在减少。加入WTO后,中国金融市场的建设速度大大加快,为保险投资的大规模进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也促进我国保险投资模式尽快与国际运营模式接轨。
因此,保险投资规模的扩大和投资工具的多样化,客观上对保险投资的决策模式和专业分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分散决策和专业分工必须建立在统一管理和相互协调的基础上。因此,采用分散投资模式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四、基金投资组织结构的划分
业务体系是保险投资的基本架构,业务部门的划分主要依据业务的特点。如国债、外汇、产业投资等。由于保险资金进入资本市场较晚,国内保险公司在资金投资业务的划分上存在一些差异。现有资金主要有两种划分方式。一种是集中投资模式,即成立专门的基金投资与资金部,负责基金的统一投资。随着基金数量越来越多,这种模型最大的问题就是难以对基金进行深入分析。另一种是多元化投资模式,在基金投资部设立多个小组,通常是36个投资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投资一只基金。这种模式虽然可以深度把握资金,但需要更多的人员,过于精细的划分会增加管理和协调的难度。为了避免这两种模型的缺点,可以根据基金的投资特点来设计。
1.按基金管理公司划分
中国有10家基金管理公司,所以可以分成10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基金。这种划分有利于跟踪分析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水平、经营思路和投资特点。
2.根据基金的投资风格来分。
根据基金的投资风格,可以分为六类。即正增长、稳增长、中小企业成长、资产重组、优化指数和科技。根据基金投资风格,有利于把握投资风险。比如成长型基金中小企业的风险比较高,而稳定型成长型基金的风险比较低。所以可以根据基金的不同风险来配置基金。当市场热点快速切换时,也可以根据市场不同板块热点的变化,选择相应的基金进行及时投资。
延伸阅读:如何买保险,哪个好,教你如何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