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当我们讨论“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这个话题的时候,相信很多人都有疑问:“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还有发展吗?”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借用了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评价标准来衡量中国的情况。至少,首先以“建筑师的杰作”作为衡量尺度,其次以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蓬勃发展历史作为参照。如果打破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史的常规思维模式,不再以西方体系为参照,而是着眼于中国建筑本身的发展。我们突然发现,无论是近代还是当代,中国都有自己优秀的现代主义建筑作品,中国也有自己特色的现代主义建筑发展的清晰轨迹。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以格罗皮乌斯及其同事在包豪斯的教学和设计实践为标志,以勒?6?1柯布西耶在法国的建筑活动是另一个象征。在德国、法国、荷兰甚至俄罗斯,前卫的建筑设计实验导致了层出不穷的现代建筑成就。1925年前后,现代建筑运动达到了蓬勃发展的势头,席卷欧洲,逐渐影响到世界各地,包括亚洲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中国。

有两个史实在1930前后的中国建筑界非常清楚。第一,近代建筑风格出现在被日军占领的上海、天津、南京、武汉、青岛,以及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地,或称“近代风格”、“现代风格”、“万国风格”、“国际风格”、艺术装饰风格、近代日本等。,其中包括一些纯粹的现代主义作品。其次,西方现代建筑文化和思想通过报刊杂志、建筑师交流和建筑教育在中国广泛传播。这说明西方现代建筑运动的影响从一开始就传到了中国,而且产生了效果。中国现代建筑界与世界建筑发展保持了一定程度的联系。

一、现代风格的诞生

上海作为远东最大的贸易、金融、工业城市和对外贸易的窗口城市,是20世纪20年代末中国的经济中心,也是近代建筑最早诞生的地方。9月5日,1929,上海外滩南京路沙宣大厦竣工。它是由帕尔默&特纳建筑事务所设计的,该事务所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主宰上海的最大设计机构。建筑为10(局部为13层)。钢框架结构,顶部为19m高的金字塔形铜屋顶。就其形式而言,虽然与本世纪初年世界最高摩天大楼——美国芝加哥蒙托戈梅里·沃德总部(建于1900)的形象相似,但建于20世纪20年代末复古主义、折衷主义盛行的上海,无疑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刺激。它的轮廓线与蒙哥马利的相似,向上逐渐缩小。腰部和屋檐依然是几何图案装饰,整体姿态还没有走出复古风。但与周围厚重的西方古典建筑相比,造型、构图、装饰细节都大大简化了,给人一种清新挺拔的现代感。沙宣大厦的建成标志着现代思潮的开始,拉开了现代建筑设计的帷幕,在现代建筑史上具有重要价值。

共和洋行继沙浔公馆之后,于1933建设滨江公寓,8 ~ 10层,平面组合形成“S”形布局,简洁挺拔。汉密尔顿公馆和首都大酒店分别建于1933和1934,两栋建筑的布局、楼层和形式几乎相同。凌俊公寓建于1934,条形五折环形对称布局,中间19层,立面有竖线。这些摩天大楼的特点是建筑体量突出,几何图案装饰很少。与沙宣塔相比,这些摩天大楼的建筑风格显然更现代。作为上海最具影响力的设计事务所,共和洋行设计风格的转变,表明上海建筑界在20世纪30年代初以现代风格引领了设计潮流,共和洋行设计的现代建筑大有作为,对上海乃至全国建筑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二,外国建筑师对现代风格的追求

1933年,由被誉为中国现代新风格先驱的匈牙利建筑师胡达克设计的上海大光明电影院落成。建筑的立面被处理成水平和垂直线条交叉组合的形式,有乳白色的弧形外墙,大玻璃窗和方形玻璃灯柱。室内的天花板和墙脚自然流畅,重复古风的繁琐套路立刻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与沙宣建筑的过渡性特征不同,它成为了一个典型的现代建筑。胡达克的另一幅现代作品《国际饭店》于次年竣工,共24层,其中地下2层,地上83.8 m高,钢架结构,钢筋混凝土地板。它是当时中国和亚洲最高的建筑,并保持了上海半个世纪的最高高度记录。该建筑位于上海南京西路,土地局促,I型平面布局,立面线条垂直,前方15层以上一步步向四面八方推进,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摩天大楼的翻版。吴的住宅设计建造于1935至1937之间,体现了胡达克对现代建筑习俗的追求。是一个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小住宅,局部弧形体量,带状玻璃窗,流线型室外楼梯和水平阳台,玻璃天花板的阳光房,弹簧地板的小餐厅,空调、电梯等先进设备。

来安公司(由法国建筑师A. Leonard和P. Veysseyre组成)在上海的现代建筑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933年建成的雷米小学(Eco1e Remi)教学楼,完全是一座“国际”建筑,三层四层,供学生活动。另外,1935建设的世界储蓄会公寓、道飞南公寓,1936建设的麦蓝捕获之家,均为10层及以上的高层建筑,立面中间部分采用习惯上下通行的刚性线处理;两侧的横线显示了娴熟的现代建筑设计技巧。

1933,由哈沙德洋行设计的永安公司新楼建成,平面呈三角形,北22层,南8层,钢框架结构。1934年,由英国商业广播公司设计的上海百老汇公馆落成,平面“?0?0造型,22层,铝钢架结构;德和洋行设计的仁济医院1932竣工,嘉陵楼1936竣工;上海勇士体育场、外滩比卡迪公寓、法国邮政大厦分别于1934、1935、1936竣工。这些简约、明快、现代风格的建筑不断出现,使上海变成了现代都市的时尚。

第三,中国建筑师的现代建筑作品

20世纪30年代,中国建筑是中国建筑师的“自力更生”时期。在这股与世界接轨的现代建筑设计潮流中,中国建筑师在表现出对现代建筑热情的同时,也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这一时期几乎所有主要的设计公司或建筑师都有现代建筑作品。庄军设计的上海五洲商场于1933年竣工开业,层高10层,外立面仅局部简约。两年后,上海孙科吉妇产医院设计建造,五层,立面中间为竖向体量,两侧为带状线条,造型风格接近“国际”建筑。盖华建筑师事务所,从1932到1947,有20多个具有明显现代风格特征的设计作品,包括1938建造的大上海剧院和恒利银行,1947建造的沪浙第一商业银行。由吉太工程部设计的上海大信公司于1936年建成开业。中央大厅配备了当时国内第一台自动扶梯,10层钢筋混凝土上层建筑。门面只在屋顶栏杆和花架下的悬挂处装饰了中国当地的武术。范是现代建筑思想的积极倡导者。他事务所设计的协发公寓(1933)、潮雅公寓、上海美琪大剧院(1941)都是现代风格。Xi福泉1934设计建造的上海虹桥疗养院建筑形式完全满足内部功能要求,没有任何与结构无关的装饰,注重功能与实用,注重卫生与环境,造型美观大方,赢得了现代主义建筑的本质特征。此外,李景培的作品如上海广东银行大厦(1934)、上海武定鹭燕大厦、董的家(1935)和陆千手、吴的上海中国银行虹口支行(1936)都是对现代风格的探索。上海中银大厦,设计于1934,竣工于1936,是上海外滩唯一一座主要由中国人设计的摩天大楼。主楼17层,高约69m。设计师陆千手完全按照功能需求组织平面,表现出理性的设计思路。立面设计既体现了现代建筑的特点,又部分采用了中国的传统装饰。东主楼采用变形的四角尖屋顶,屋檐采用斗拱装饰,檐口和立面用荷叶连接,是现代与传统融合的象征,表现了自力更生时期中国建筑师矛盾的文化心理。

第四,近代建筑在近代中国的分布。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是近代建筑的中心城市和前沿,近代建筑的数量、规模和质量都是最多的。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时期的上海已经成为中国乃至远东地区最大的城市,建筑业也达到了极其繁荣的程度,这给建筑设计行业带来了无限的机遇。这一幸运的机会吸引了一批外国建筑师、在海外学习过的中国建筑师和在海外学习过建筑的中国学生回到上海从事建筑设计。正是这些懂世界的建筑师,把发源于欧洲、影响世界的近代建筑思想带到了当时远东最繁华的上海,导致了上海近代建筑的大规模设计和建造。正如现代建筑的浪潮始于上海一样,中国的一些城市也经历了向现代风格转变并产生现代建筑作品的简化设计潮流。

在南京,盖华建筑师佟宇设计了从1932到1933的首都酒店。建筑平面根据功能要求组合成L型布局。建筑造型简洁大方,完全没有多余的装饰细节。立面真实地反映了内部使用功能,具有鲜明的功能主义理性思想。郭杨梅设计的首都最高法院,立面中间有一个塔形入口,用竖线装饰。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新艺术主义建筑的特征,但建筑造型已经明显简洁,装饰明显减少,呈现出向纯现代建筑过渡的设计特征。此外,1935在杨廷宝设计建造的大华大剧院、1936由李金培设计建造的新都大剧院、1936由吉太工程部闫亮设计建造的国际联欢晚会、1937在盖华通榆设计建造的地矿展览馆,都呈现出简洁新颖的造型和经济实惠的造价。

在天津,“20世纪30年代,新建筑运动的影响改变了天津现代建筑的面貌,而……现代主义建筑浪潮成为这一时期天津现代建筑的主流。渤海大厦(1935)、丽华大楼(1936)由法国建筑师Mu1er设计,法国俱乐部(1931)、新华信托储蓄银行(1934)由华信工程部沈立元设计。中国大剧院(1935)由英国建筑师B.C. Young和瑞士建筑师Loup设计,意大利租界勇士体育场(1935)由意大利建筑师博内蒂和瑞士建筑师凯斯勒设计。此外,天津任丽毛纺织公司。

在武汉,自学成才的建筑师卢永标最初在汉口景明洋行学习了两年建筑设计,20世纪30年代开始从事建筑设计。他的系列作品有:1934建成的四明银行,1934、1935建成的中国兴业银行。这些作品展现了当时最新的现代建筑意味,“注重内部功能,率先接受欧洲新建筑运动的理念,采用西方先进的结构技术,在当时汉口引起轰动。”此外,由京明洋行1929设计的安利阴阳行大楼、由京明洋行1935设计并于0936年建成的大福银行大楼,都成为早期汉口近代建筑的代表。

20世纪30年代的青岛,因为远离战乱,政局相对稳定,外资涌入,民族资本和官僚资本发展,城市建设繁荣。随着西方古典主义、折衷主义与中国传统建筑复兴思想的并存,“西方现代建筑理论在中国的传播波及到青岛,一些现代主义建筑进行了模仿和探索”。虽然有些建筑的屋檐和主入口还装饰着几何图形,但设计思想早已有之。开始注重实用和经济,注重外块与窗洞排列的比例关系,摆脱了繁琐的细部和立柱,已进入现代建筑的行列”,如罗邦杰设计、1934建成的大陆银行;中国银行由陆千手和吴设计,建于1934;由苏设计,建于上海商业储蓄银行1934。”这种建筑设计多出自一位上海建筑师留学归来的儿子”。此外,世界上还有几个著名的建筑,如东海酒店,由上海新锐和杨航(英国)设计,建于1936。它有六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造型简洁。是现代主义风格建筑的重要代表作品。

在昆明,“现代建筑是由一些当地人和更多来自上海等地的外国人引进的”。抗战前后,沿海和内陆地区的建筑师、工程师和高级技师纷纷迁往昆明,来自上海和沿海地区的建筑经验西迁,应用到昆明。近代建筑形式也大量出现在昆明,包括建于1939的南屏电影院,建于1943的安宁温泉招待所和浴室,以及

在这些城市中,现代建筑明显改变了城市的面貌,现代建筑的设计和建造形成了一股浪潮。除此之外,还有零星现代建筑的城市,如古都北京梁恩成设计的北大地质博物馆(1934设计1935竣工)、北大女生宿舍(1931)。广州有杨锡宗设计建造的中山大学教工宿舍1935,郑设计建造的中山大学理学院天文系1936,陈设计建造的爱群楼1936。在烟台,有1935建成的金城电影院,1938建成的烟台工人疗养院大楼。

应该说,近代建筑只是在近代中国有限的城市里引起了一股浪潮,近代建筑的覆盖面是“中心城市上海-天津、南京等。,受影响较大的——北京、广州等。,只有零星的现代建筑”,这样一个减少的状态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