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铁矿石公司

目前,随着全球制造业的复苏,全球对钢材的需求不断扩大,全球钢材供不应求。此外,随着钢铁价格的暴涨,德国、美国、韩国、印度等国家都陷入了“钢荒”的局面。

澳大利亚作为最重要的铁矿石出口国,同时也是美国的“马前卒”,借机“打劫”,靠自己打败了美国。

简单来说,钢铁是铁矿石提炼出来的,钢铁的产量很大程度上直接取决于铁矿石。

当今世界,铁矿石开采主要由三大铁矿石巨头控制:必和必拓澳大利亚公司、力拓澳大利亚公司和淡水河谷巴西公司,这三家公司合计占全球铁矿石出口的70%。

澳大利亚凭借自身产量高、质量好、竞争力突出等优势,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出口国。

2020年初,国际铁矿石价格为772元/吨,随后飙升至1042元/吨。这与铁矿石20多美元/吨的开采价格相比,简直是一笔横财。

作为铁矿石出口的“一哥”,澳大利亚趁机提价,可谓是数钱抽筋。

从此,国际钢铁进入恶性循环。越是钢材供不应求,铁矿石价格越是飙升;铁矿石价格上涨越多,钢铁就会越稀缺越昂贵。

这里有一组来自世界钢铁协会的数据。今年5月德国热轧板卷价格为1.226美元/吨,美国为1.644美元/吨。

此外,中国的钢材价格指数比去年上涨了23.95%,越南的钢材价格也比去年上涨了40%左右。

韩国的钢筋价格已经达到每吨97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500元,比去年上涨了50%。

正是在这种全球钢价普遍上涨的形势下,大洋彼岸的美国说是为了保护其国内钢铁行业的健康发展,不仅要对从国外进口的钢材征收25%的关税,还要迫使国内有钢铁需求的企业购买自己的钢材。

然而,这种行为却毁了这些企业。

随着2020年新冠肺炎全球疫情,作为重灾区,美国国内制造业尤其是钢铁行业受到很大影响,大量钢厂濒临倒闭。

虽然这种情况在美国疫情得到控制后有了很大改善,但产能的恢复不是一时半会能实现的。

这对于美国已经开始复苏的制造业来说,无疑是个坏消息。

因为汽车制造、家电制造等很多行业的生产都离不开钢铁,在大量的需求下,钢铁产能跟不上步伐,直接导致美国钢铁的价格比国外钢铁高出68%,比去年高出160%左右!

凡事爱争第一的美国又一次如愿以偿地夺得了第一。

但这首先对美国钢铁消费者来说不是一件好事。你说你不仅比国外进口的钢材贵,而且不能及时交货。

我能在八周内得到的,你却拖到了十五或十六周。时差人力物力成本怎么算?

其实这些公司也没什么好抱怨的,着急也没用。

于是随着企业成本的增加,美国企业或相关制造商只能通过提高价格来消化成本,这大大削弱了美国相关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然而,在经济复苏的背景下,钢材等大宗商品涨价成为必然选择。不涨价就亏了。聪明的美国人会这样亏本赚钱吗?

这一时期美国政府在做什么?

面对国内经济形势,美国人的方式简单粗暴,就是疯狂印钞。也许他们认为世界上没有钱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有,也是印的钱不够。

自去年爆发以来,美国已经印了大约10万亿美元。令人惊讶的是,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一直保持在极其温和的水平。

这一切的根源还是与美元的霸权地位有关。

作为世界通用货币,大量印刷美元的风险已经转移到国外。难怪美国可以这么任性。

不,今年3月初,美国经过投票表决,又通过了一个经济救助计划,比去年12月的9000亿美元多了一万亿美元。

但是,这些措施只是治标不治本,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美国的钢铁需求。

与美国的尴尬处境相比,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一年十亿吨钢生产国,同样受到澳大利亚铁矿石涨价的影响。

而中国铁矿石进口成本高,可以通过提高出口钢材价格来解决。

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世界上唯一被铁矿石涨价搞得焦头烂额的国家就是美国等国内产能低但对钢铁需求大的国家。

在这里,美国似乎不得不“感谢”抬高铁矿石价格的澳大利亚小子。有句话叫“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另一方面,根据世界钢铁协会的数据,2020年前9个月,全球粗钢产量为1.3474万吨,中国以781.6万吨占全球粗钢总产量的58.6%。

不仅如此,到去年年底,中国的钢铁积累将很快达到6543.8+02亿吨。

要知道,美国的钢铁积累只有40亿吨左右,而中国完全是三倍左右。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有一种说法是,当钢铁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钢铁的主要原料来源就会从铁矿石变成废钢。

在中国钢铁的总原料来源中,废钢的比重确实在上升。

从2015到2018短短三年时间,我国废钢占比从15%上升到24%。

随着我国钢铁积累越来越多,废钢的比例必然会增加。

这意味着未来中国对铁矿石的需求将大幅下降。

但是,澳大利亚想用铁矿石长期勒住中国脖子的企图终将失败。

此外,中国还从其他来源找到了澳大利亚铁矿石的替代品,即西芒杜铁矿。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未开发高品位矿山,其铁矿石不仅含铁量极高,而且储量非常丰富。最重要的是,中国在这里说了算。

但无论如何,中国钢铁行业的价格确实随着国际铁矿石原料价格大幅波动。

在部分国际资本有意无意的推动下,中国钢铁相关行业吨钢均价同比上涨75%,最高时吨钢均价超过6600人民币。

为了维持国内钢材市场,稳定价格,中国有意调整钢材出口,使钢材价格逐步回归到一个相对合理的区间。

2021 5月1日,我国调整部分钢铁产品关税和出口退税率,取消部分钢铁产品出口退税。

5月11日,大连商品交易所为了杜绝铁矿石投机行为,上调了铁矿石交易所提交的保证金。

5月14日,上海、唐山监管部门对本市钢企进行约谈,总体思路是共同维护国内钢材市场平稳运行。

5月18日,国家发改委表示大力支持企业到海外开发铁矿石资源。

目前,在国家一系列措施下,随着国内钢材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相应的钢材价格趋于稳定。

但对于美国来说,如果中国再次减少钢铁出口,全球经济在疫情下全面复苏,国际钢铁需求增加,美国制造业无疑将迎来又一波关键性的攻击。

为什么这么说?这里要提一下美国的强基计划。

此前,峨眉提出了总额3万亿美元的基建投资计划,初步估算投资2.3万亿美元,高得不能称之为“史无前例”。

在这项计划中,拜登政府预计将投资621亿美元用于交通建设,包括一些基础道路、桥梁、铁路等。,当然还有一些新型电动车的匹配。

此外,还将投资6500亿美元用于水电设施和一些建筑的维护。可以说,美国的3万亿基建项目不仅数额巨大,而且工程量巨大。

唯一有能力帮助其高标准、高质量实现这一目标的国家,似乎只有被誉为世界“基建狂人”的中国。

换句话说,美国的3万亿基建项目根本离不开中国。

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制造已经成为全球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

就拿钢铁和水泥来说,美国的3万亿基建项目,必然离不开交通基建这两个所谓“有血有肉”的东西。

如前所述,仅2020年前9个月,中国就以781.6亿吨的粗钢产量占世界粗钢总产量的58.6%,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大产钢国。

根据美国钢铁协会的数据,早在2017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钢材总量就达到了813000吨。

而且2018年美国从中国进口水泥熟料总量达到1982200吨,是所有从中国进口水泥熟料的第二大国。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还要从美国制造业的衰落说起。

制造业的衰落在社会阶层最为明显。曾经美国中产阶级是美国社会的主导力量,但现在他们逐渐发现,最富有的400人的财富甚至超过了社会剩余50%的人的财富,也就是美国剩余1.5亿人的财富。

社会开始向两极分化发展。顶层的人越来越富,底层的人越来越穷。曾经强大的中产阶级要么成为顶层的精英,要么成为底层的穷人。当然也有两边都不碰的人,整天只能忙着被不断挤压的工作,见不到天日。

在教育方面,曼哈顿公园大道富裕家庭的孩子可以顺利从精英学校到常青藤名校,最后直接成为社会精英;

出生在贫民窟的孩子,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因为毒品、犯罪等原因辍学,只能领取低保。

渐渐地,社会阶层开始固化。

中产阶级的萎缩和两个群体恶性循环的加深,间接导致了美国社会从意识形态到客观条件的极端极化。

于是,看似代表上帝拯救曾经辉煌的中产阶级的川普,得以名正言顺的上台表演。

如果你现在对美国中产阶级说,加油,伙计,你会是美国最漂亮的男孩,大多数人会嗤之以鼻。但在20世纪60年代,这是完全可能的。当时,美国梦吸引了世界上许多男男女女。

以下面这个为例。他就是查尔斯·施瓦布,世界第二大钢铁公司伯利恒钢铁厂的创始人,也是美国梦的杰出代表。

施瓦布家境不好。15岁时,他外出做马夫谋生。18岁时,他来到一家钢铁厂工作。凭借个人努力,出身底层的他成功实现了人生中的完美逆袭。不仅成为“钢铁之王”卡内基的副手,后来还成为新的“钢铁之王”,并于1904创办了伯利恒钢铁厂。

然而好景不长。靠技术发家的伯利恒钢铁厂,发展壮大后却失去了初衷。

因为对技术的忽视和臃肿的管理,而在1973年,美国开始出现钢铁产能过剩,以欧盟和日本为代表的新技术和低成本产业迅速崛起,亨利钢铁厂很快出现衰落迹象。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当时强大的美国工会,联合工人罢工游行,迫使钢企不断提高工资。当时没有其他传统制造业的工资比钢铁工人高。

工业化完成后,美国开始重点发展金融业和服务业,其国内钢铁市场需求开始下降。

此外,美国钢铁成本上升,技术落后,国家支持力度下降等。,美国钢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正在逐渐消失。

上世纪80年代,在全球化浪潮下,美国为保护国内钢铁行业免受国外冲击而进行贸易保护,这无疑大大延缓了美国企业去产能的进程。

2003年,积累已久的伯利恒钢铁厂解散,百年钢铁帝国突然退出。

时间的齿轮在不停地转动。

如今,美国仍然依靠硅谷的大量顶尖精英维持着世界霸主的地位,但却在不断抛弃制造业,而制造业是国家富强的根本。其泡沫经济的基础无非是以美元为基础的世界货币体系。但是如果有一天这个体系崩溃了,美国该怎么办?

伯利恒钢铁厂的倒闭似乎仍在眼前。特朗普执政期间,努力重塑美国制造业,但结果不言而喻。

“有花可以直折,不要等没有花才折。”

我曾经拥有的东西,我并不珍惜,但现在我该怎么做?时间领先一大步,美国制造业当大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