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条永磁磁浮空轨建成并投入使用。

首条永磁磁浮空轨建成并投入使用。

首条永磁磁悬浮空轨建成并投入使用。中铁六院集团总经理介绍,试验线配套的新型稀土永磁磁悬浮轨道交通系统,由江西理工大学于2014年首次提出并主导,首条永磁磁悬浮空轨建成并投入使用。

首条空永磁磁悬浮轨道建成投入使用1中国首条永磁磁悬浮轨道交通系统工程试验线——“红轨”9日在“稀土王国”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顺利竣工。

当日上午,一辆正面两面印有“兴国”字样的红白相间的磁悬浮列车从始发站缓缓放行,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在内的各界代表参加了首次试乘。

8月9日,我国首条永磁磁浮轨道交通系统工程试验线——“红轨”在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顺利竣工。当日上午,一辆车头两侧印有“兴国”字样的红白相间的磁悬浮列车从兴国西高铁站附近的永丰站缓缓放行。图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右二)与各界代表参加首次试乘活动。中新社记者江涛摄

干勇指出,“红轨”是继常导磁悬浮和超导磁悬浮技术之后的第三种磁悬浮技术体系,是永磁悬浮技术和悬浮单轨技术的集成创新。利用稀土永磁材料的特殊性能,实现零功耗重载永磁悬浮,具有绿色、智能、安全、经济的特点。

“兴国”号磁悬浮列车驶进了车站。江涛照片

据了解,“红轨”系统的研发历时九年,由江西理工大学牵头,与兴国县人民政府、中铁六院、中铁工业、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等单位共同完成。

“永磁悬浮空轨具有非接触悬浮运行、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噪音低、更加节能环保等特点。”据“红轨”技术首席专家、江西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杨斌介绍,“红轨”试验线的建成,标志着安全、便捷、高效的中低运量新型轨道交通系统的诞生。

此次完成的试验线南起永丰站(兴国西高铁站),正线长度约800米,均为钢制架空线路。磁悬浮列车编组为两组,定员32座,88人,最高设计运行速度80 km/h。

“红轨”产业招商会当天,现场签约项目10个,总投资11.43亿元。江涛照片

“作为永磁悬浮技术与轨道交通相结合的探索者,‘红轨’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有望成为全生命周期成本低、性价比优的品质化、个性化、智能化交通系统。”谈及“红轨”的应用推广,杨斌认为,“红轨”涵盖了很多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新材料、轨道交通、人工智能等等,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红轨”产业招商会当天,现场签约“兴国红轨磁浮二期设计、建设、运营一体化项目”等10个项目,总投资11.43亿元。

首条永磁磁浮空轨建成并投入使用。国内首条稀土永磁磁浮轨道交通工程试验线——“红轨”在江西省兴国县正式建成,将稀土永磁磁浮技术与空轨技术相结合,构建了中低速、中低运量的新型轨道交通系统。

“红色轨道”试验线由江西理工大学牵头,与江西省兴国县人民政府、中铁六院、中铁工业、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等单位共同完成。主线长约800米,全部为钢制架空线。磁悬浮列车由两节车厢编组,载客量32座,定员88人,最高设计运行速度为每小时80公里。

8月9日,“红色轨道”列车停靠在江西省兴国县永丰站。新华社记者胡摄

当日9时30分,一组红白相间的空轨列车悬挂在蓝色轨道下。在当地群众的注视下,他们缓缓驶出兴国县永丰站,沿着站前大道东侧的绿化带,从往南的征途到精挑库,全程约4分钟。

8月9日,“红色轨道”列车停靠在江西省兴国县永丰站。新华社记者胡摄

中国铁路总公司副总裁李新生表示,基于试验线的新型稀土永磁磁浮轨道交通系统由江西理工大学于2014首次提出,并由江西理工大学牵头。2021中铁下属企业承担了该技术成果的建设项目,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中铁六院集团总经理陈说,“红轨”有独立的路权,单趟运量不到地铁的一半,但造价只有地铁的0.5倍。不仅适用于城市、景区、机场接驳、商务中心、特色小镇等常规环境,还能在江边、环湖、海边、寒冷、沙漠等特殊条件下大显身手。该试验线的建成将有助于绿色交通和低碳出行。

首条永磁磁浮空轨建成并投入使用。3“乘坐舒适,视野开阔。”8月9日,登上“湖北制造”磁浮空轨列车,乘客们惊叹不已。当日,世界首条永磁磁悬浮轨道交通工程878米长试验线在江西省兴国县竣工,由中国企业中铁科工集团制造的永磁磁悬浮空轨列车“兴国”号成功下线。

空轨被称为“悬浮在空中的列车”,具有造价低、占地面积小、视野开阔、不干扰行人和机动车等优点,适用于旅游景点、商业区、科技园等短途运输。

“兴国”号空轨列车由江西理工大学和中铁科工集团联合研制,是世界上第一辆将永磁磁浮技术与空轨技术相结合的列车。列车大概有两个车长,内部像地铁,定员88人。设计最高运行时速80公里,可实现无人自动驾驶。

据介绍,与现有地面磁浮列车依靠电力实现列车“悬浮”和传统空轨靠轮胎行走不同,磁浮空轨列车的车体不与轨道直接接触。利用磁体相斥的原理,通过车顶永磁体与永磁轨道的相斥力实现空气悬浮,可以保持零摩擦运行和长期稳定的磁力,大大增加列车和轨道的使用寿命。

此外,该列车还成功攻克了悬挂框架结构、导向结构、直线电机牵引驱动、基础制动等技术难题。这条空轨采用的永磁磁悬浮技术水平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中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该列车和线路在科研上具有创新性、挑战性和示范性,在绿色、智能、安全和经济上具有明显优势,将为未来商业化奠定坚实基础,推动中国空铁产业发展。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轨技术的国家。中铁科工集团掌握了整套空轨技术,拥有专利170多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20多项。参与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悬挂式单轨交通技术标准》等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的编制,在武汉江夏建成湖北首条空轨试验线,累计平稳运营80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