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云汽车2月被爆停产,资金链已经断裂。

杜云汽车2月被爆停产,资金链已经断裂。

杜云汽车2月被爆停产,资金链已经断裂。目前,由于资金链断裂,杜云汽车已于2022年2月开始停产。净资产为-3079.64万元。杜云汽车2月被爆停产,资金链已经断裂。

杜云汽车2月被爆停产,资本已破1。2020年8月,新林杜云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杜云汽车)CEO林密公开表示:“2025年,杜云将跻身国内纯电动汽车品牌前三,代表中国新能源品牌参与全球市场竞争。”一年多过去了,杜云汽车已经与上述目标渐行渐远。

根据海源复合材料(002529,SZ)的公告,杜云汽车自成立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资金链已经断裂。今年前两个月,杜云汽车仅售出565,438+06辆。海源复合材料还决定清空其在杜云汽车的股权,而接管的创始人是一家拥有林密股权的公司。

今日(4月13),国商报记者致电杜云汽车投资热线,对方表示公司正常运营。

海源复合材料清空其在杜云汽车的股份。

据海源复合材料12晚间公告,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将杜云汽车11%股份转让给珠海钰诚投资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海钰诚)的议案,转让价格为2200万元。上述交易完成后,海源复合材料将不再持有杜云汽车的股权。

此前,海源复合材料2065438+2005年9月公告,公司拟由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普天国有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刘新文出资9亿元设立新能源汽车企业。

其中,海源复合材料出资0.99亿元,占比11%。2015 12、上述新能源汽车公司(即杜云汽车)正式成立。杜云汽车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的设计、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及售后服务、咨询服务、新能源汽车租赁等业务。

自杜云汽车成立以来,公司的股权结构发生了多次变化,但海源复合材料的持股比例一直没有变化。现在,为什么上市公司会选择退出?对此,海源复合材料仅在公告中表示,本次交易有利于促进公司对非核心业务资产的财务投资和投资退出,回收投资资金,增加公司流动资金。公司预计,本次交易将对其2022年净利润产生积极影响,约为65,438+06万元。

民族商报记者注意到,收购方珠海钰诚此前持有杜云汽车15.56%的股权,本次交易后持股比例将增至26.56%,仍为杜云汽车第三大股东。杜云汽车的前两大股东分别是普天国有资产投资集团(持股43.44%)和福建主导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持股30%)。

启信宝数据显示,珠海钰诚成立于2020年8月,注册资本6543.8+0.4亿元;珠海钰诚股东方面,深圳前海浩天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前海浩天)和林密分别持股59%和465,438+0%。前海浩天欣旺达(300207,SZ)实际控制人王王铭、王伟合计持股100%。林密是珠海钰诚的执行合伙人,也是杜云汽车的首席执行官。

杜云汽车被指控停止生产,该公司对此予以否认。

根据海源复合材料的公告,杜云汽车经营状况不佳。

据说,杜云汽车及其子公司的年度净利润为负,亏损情况越来越严重。目前,由于资金链断裂,杜云汽车自今年2月以来一直处于停产状态。同时,杜云汽车的生产经营也受到新能源汽车产业国家补贴和土地补贴逐年下降、市场芯片短缺、电池短缺等因素的较大影响。

“杜云汽车未来复产时间、可能订单数量、收入确认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无法对企业经营情况做出合理预测。”评估机构认为。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杜云汽车总资产为654.38+0.652亿元,净资产为-3079.64万元;2021,杜云汽车

其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6776.32万元和-213万元;今年一季度,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660.25万元和-55765438元+0.36万元。

今日(4月13日),全国商报记者致电杜云汽车投资热线,对方否认公司已经停产,称仍在正常招商。记者随后以消费者身份致电杜云汽车客服热线,客服人员也表示公司在正常生产。

今天下午,记者以买车为由致电四川一家杜云汽车经销商(四川坤伟达新能源汽车)。对方表示目前没有现车,6月份才开始生产。没有车是因为缺芯缺电池。“这个车(品牌)是付琪集团的,没那么容易垮。”该人士表示。

减去外部融资

杜云汽车一开始就有先发优势。当很多造车新势力还停留在“PPT”的时候,杜云汽车在2017解决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问题,是国内最早拿到“准生证”的企业之一。股东层面,福建汽车工业集团、莆田国资、海源复合材料都有一定实力;创始管理团队方面,刘新文任奇瑞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密任腾势汽车副总裁。

然而,天时地利人和的杜云汽车却未能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大放异彩。

根据杜云汽车官网,公司于2017年6月推出首款纯电动SUVπ1,2018年3月推出第二款纯电动SUVπ3。根据汽车之家的网站,杜云汽车也有一辆名为杜云V01L的面包车。

根据车主家的数据,杜云汽车品牌的销量可以用惨淡来形容。20265438年7月至2022年2月,杜云轿车月销量均在400辆以内,其中20265438年6月和今年2月销量分别为264辆和252辆。

图片来源:业主主页截图

新能源汽车是非常“烧钱”的行业。然而,从公开信息来看,杜云汽车鲜有融资消息。2065438+2009年3月,海源复合材料通过互动平台发布公告称,杜云汽车正在积极推进登陆科技创新板。但这件事之后,就没有了下文。2021年4月,杜云汽车被曝与小米合作造车,但杜云汽车否认了相关传闻。

2021 7月,《第一财经日报》报道,新能源汽车“中概股”康迪科技正在与杜云汽车等国内多家“造车新势力”接触,商谈收购事宜。此事至今没有公开进展。

杜云汽车被炸,二月停产。首都已经破了。已经成立6年多了,杜云汽车似乎支撑不住了!近日,海源复合材料发布公告称,公司将持有的杜云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杜云汽车”)11%股份转让给珠海钰诚投资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海投资”),转让价格为2200万元。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不再持有杜云公司的股权。

自杜云汽车成立以来,其股权结构发生了多次变化,但海源复合材料的持股比例一直没有改变。现在海源复合材料决定转让杜云汽车的股权,意在止损。海源复合在公告中称,杜云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年度净利润为负,亏损形势越来越严重。

目前,由于资金链断裂,杜云汽车自2022年2月起一直处于停产状态。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月31,杜云汽车总资产为1652万元,总负债为1682万元,净资产为-30796400元,资不抵债。

汽车行业注意到,接收方珠海钰诚此前持有杜云汽车15.56%的股权。本次交易后,持股比例将增至26.56%,但仍为杜云汽车的第三大股东。

据天眼查,珠海钰诚成立于2020年8月。大股东为深圳前海浩天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前海浩天”),林密持股0.9%。他是珠海钰诚的执行合伙人和杜云汽车的首席执行官。

资料显示,成立于2015年2月4日的杜云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是由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莆田市国有资产投资有限公司、管理团队(个人股东)、福建海源自动化机械有限公司、四方* * *出资9亿元设立的混合所有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天眼查显示,杜云汽车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的设计、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及售后服务、咨询服务、新能源汽车租赁等业务。

2017,1,杜云汽车获得国家发改委颁发的新能源汽车生产许可证,成为全国第十家获得新型纯电动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第二家获得工信部批准的新能源乘用车生产企业。

仅用一年多时间就获得生产资质的杜云汽车,于2017年2月正式发布杜云新能源汽车品牌,并于当年4月首次亮相上海国际车展。首款车型杜云π1于2017年2月上市,杜云π3于20665438年10月上市。

从杜云汽车的发展历程来看,它走在造车新生力量的前列。然而,杜云汽车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并不乐观。杜云汽车产品体系较为单一,营销推广力度不够,导致销量持续低迷。之前计划的杜云X-π概念车和杜云π7一直没有诞生。

除了低迷的市场表现,杜云汽车的业绩也不容乐观。数据显示,杜云汽车2017年至2020年的净亏损分别为0.95亿元、1.38亿元、1.77亿元和2.04亿元。财报显示,杜云汽车2021年营收6776.32万元,净亏损21.3万元。今年一季度营收660.25万元,净亏损0.56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杜云汽车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战略发布会。杜云汽车表示,计划在2025年跻身国内纯电动汽车品牌前三。虽然杜云汽车有国资背景,似乎很难出现破产退市的可能,也希望通过新的战略布局实现品牌提升,但杜云汽车在市场上毫无存在感,2025年的发展目标依然是一句空话。

更直接的说,如果杜云汽车不能推出一款有足够优势的产品,其实和退市没什么区别,留给杜云汽车的时间不多了。

事实上,命运坎坷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并不少。长江汽车、未来汽车、奇点汽车、吕赤汽车等十几家公司被曝出拖欠员工工资或货款的消息,有的甚至宣布退市。杜云汽车维持生产并不容易。

根据汽车行业关注的统计,2022年3月排名前三的汽车企业分别是比亚迪、特斯拉中国和上汽通用五菱。* * *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1万辆的汽车企业有12家。只有特斯拉是国外品牌,其余都是自主品牌。换句话说,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还是有很大机会的,只是这些车企在品牌认知度和产品阵营上相对完善。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公布燃油车停产时间表。一汽、SAIC、吉利等传统车企明确将2025年作为电动化转型的关键时刻,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将非常激烈。

此外,包括百度、小米、阿里等。,将逐步进入造车市场,这也将加剧行业竞争。因此,以杜云汽车为例,在普遍的品牌意识下,这些车企实际上很难在市场上生存。或许被淘汰只是时间问题。

杜云汽车2月份停产,资金链已经断裂。三天前,海源复合材料发布公告称,公司审议通过《关于拟转让公司股权的议案》,将杜云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杜云汽车”)持有的65,438+065,438+0%的股权转让给珠海钰诚投资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海投资”),转让价格,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不再持有杜云公司的股权。

公开资料显示,杜云汽车成立于2065438+2005年2月4日,主营业务包括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的设计、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售后服务及咨询服务。新能源汽车租赁;新能源汽车及信息软件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和技术转让;汽车及零部件的试制和测试服务;提供旅行解决方案服务;二手车交易和中介服务。

其中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出资356543.8+00万元(持股39%,其中30%由代表福建领先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莆田市国有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出资310万元(持股34.44%)、刘新文出资14万元(持股14亿元)

福建海源自动化机械有限公司出资9900万元(持股11%),法定代表人陈文浩。其注册地址在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江口镇西施村李翰大道西侧。

2020年6月30日,付琪集团与普天高新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市高新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2020年7月中旬,福建省国资委同意付琪集团将其持有的9%股份无偿划转至市高新公司。

2020年8月20日,名称变更为“杜云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2021,1,市高新公司于2026年3月8日将其持有的9%股份移交给股东市国投公司。根据工商所的资料,市国投公司持有该公司43.444%的股份。

本次交易的标的为海源复合材料持有的杜云公司11%股权。受让方珠海钰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2021年总资产1.4亿元,总负债1.4亿元,应收账款总额0万元,净资产0万元,营业收入0万元,营业利润0万元,净利润及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万元。

公告显示,杜云汽车2021年收入为6776.32万元,亏损高达21.3万元。今年前三个月营收只有660.25万元,之后亏损5571.36万元。根据海源复合材料聘请的新兰特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的评估,杜云汽车的账面价值为35,253,000元,按照基础资产法和成本法及评估基准日的评估方法,评估值为65,438+093,863,200元。

据了解,杜云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的年度净利润为负值,亏损情况越来越严重。目前,由于资金链断裂,杜云公司于2022年2月开始停产。据评估,新能源汽车产业国家补贴和土地补贴逐年下降,补贴收入对杜云公司经营影响较大,难以预测。

此外,由于市场上芯片和电池的短缺,杜云公司的生产经营也受到了很大影响。综上所述,杜云公司未来何时恢复生产,可能的订单数量和收入确认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无法对公司的经营情况做出合理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