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雷与白腾的《三度春秋》
当正确与错误的舆论交织在白腾周围的时候,戴雷和白腾在过去的三年里陷入了理想化的英雄主义和艰难的生存之间的纠结。从被选中的儿子到落寞的江湖,太多人试图给这个企业最及时的解读。
但是,三年太短了,南京好几个景点,栖霞都没去过。
中国与戴雷交流的“黄金时代”
很多人忘了回忆2017年夏天对拜腾和他身边的两张外国面孔——戴雷和毕福康的看法。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确实构成了拜腾的一些先天特征,重点在于它的独特性和特殊性。
时至今日,即使倒在平阳,拜腾依然是一个值得被视为新势力为中国汽车市场造车的时代样本。多年以后,这些人和事,或许会成为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来致敬那些疯狂的、不可言说的“掘金”岁月。
造车新势力集体出土2017。
当年9月,拜腾在上海正式发布品牌,5000万的发布会奠定了这家新汽车公司的“高端”背景。3个月后,斥资8000万打造北京五棵松仪式感的蔚来汽车,以其优越的“豪衡”让整个汽车圈为之颤抖。
现在回想起来,没有比那时更“改变”的时刻了。
人们没想到,汽车大会一成不变的规则被打破,汽车本可以被设计成“跨时代”,用户再次被奉为神,成为定义市场交易新形态的关键词。
“新世界露出了它锋利的牙齿,我们要么被它吞噬,要么骑在它的脖子上。”就像这句话,拜腾、蔚来“拔地而起”,给传统汽车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互联网方面,传统车企已经冲进了自查阶段。当时他们表面上看起来无所畏惧,但内心的恐慌却难掩。接下来的三年证明了这一点:为了不被毒牙咬到,大多数人开始以“转型”为由进行大刀阔斧的变革,试图建立一个足以抵御外敌的防火墙。目的很单纯,他们得先保护自己。
三年前的夏天,最吸引火力的是拜腾露出的牙齿。人们谨慎、仔细地观察这个企业,不敢轻易做出判断,可以说是因为它比较特殊或者不太了解。
这是外国人选择在中国造车的第一个案例,史无前例。
所谓扎根中国,布局全球,当戴雷和毕福康再次以企业家的身份出现在人们面前时,感觉既陌生又熟悉。然而,戴雷当时非常自信。他说Baten的团队很优秀,有中国的,德国的,美国的。它非常国际化,但文化是平衡的,它不会专注于一种文化。
在这个组合中,德国人是戴雷,美国人是毕福康,中国人是丁庆芬,也就是现在的百腾实际控制人。
这一度让很多人相信,拥有国际化思维和全球视野的拜腾,未来真的会成为一匹黑马,震动整个汽车圈,而戴雷也将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第一个载入史册的外国企业家。
为什么不呢?
关于戴雷的标签太多了,每一个需要以白藤为题材写稿子的作家都会不厌其烦地提到这些事实。戴雷经常被称为“中国通”。他于65438年至0998年来到中国,在南京大学学习中文,并在这座古老的秦淮城市遇到了一生的挚爱,组建了家庭。
据戴雷自己说,他对中国的热爱始于童年。来中国之前,他辅修的也是中文。当他有机会来到中国时,他毫不犹豫。
这个决定,对戴雷来说,足以影响他的一生。
1998年,互联网浪潮刚刚来到中国,许多电脑爱好者在中关村海淀剧院的广场上排起了长队,等着购买中国版的微软的Window98。这时,李斌24岁。他当时已经在北京成立了南极科技和科学文书信息技术公司,也就是当当网的前身,并开始筹划汽车网站的建立。当时在中国家庭,汽车还是稀罕物,跟互联网根本没啥关系。但谁也想象不到,20年后会天翻地覆。
对于从德国来到中国的戴利来说,这片等待挖掘和应用的土地有着巨大的可能性。2005年加入宝马中国。两年后,他被提升为营销副总裁。虽然戴雷主修数学,但这并不影响宝马的销量,销量增长了12倍。
2013,戴雷正式接掌英菲尼迪,出任中国业务部总经理。当时英国菲尼迪在中国的处境非常糟糕,在凯迪拉克和雷克萨斯的强大压力下逐渐被边缘化。在这种形势下,戴雷带着“中国通”的名片到来后,以“敢爱”的营销思路赋予了英国菲尼迪全新的品牌精神,进而通过押注《爸爸去哪儿》等综艺节目让英国菲尼迪一举成名,三年内直接为公司带来65,438+050%的销售额。
这是一头牛吗?应该算吧。后来回忆那些年,人们曾称之为?“戴雷时代”。
戴雷“碰巧遇到”了金主的过去。
然而,戴雷的成功确实离不开当时中国所能提供的肥沃土壤。否则,就不会总有人执着于戴雷的专业。“学数学的跟车有什么关系?”
但是,不可否认,戴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职业经理人的素质,无论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培养的。那些印在功劳簿上的笔触和绘画,并不会因为拜腾的失败而被彻底淘汰。
他仍然是经验丰富的、专业的、优秀的职业经理人。然而,作为第一次创业的人,戴雷就像当初拜腾给人的印象一样——很难判断。
这背后,其实更多的是充满了质疑和困惑。外国人如何在中国创业?职业经理人如何成为企业家?营销如何成为舵手?光是第一点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但是戴雷很特别。他得到了一些别人没有的机会。
他和白腾的缘分其实是从2016开始的。那时候的白藤不叫白藤,叫和谐富腾。这家公司是由和谐汽车的冯长革、富士康的和腾讯的马联合成立的。和马一直都很有名。这个不用解释太多,但冯长革真的不为外人所熟知。
其实他是名副其实的秘密富豪。
冯长革本来是学法律的,但是他涉足的行业很广,包括房地产,当然还有他的和谐车。不像其他人,他只卖奢侈品和超奢侈品牌。长袖善舞,2013年,冯长革成功将和谐汽车送上港交所,三年后,在胡润全球富豪榜汽车行业排名第52位。?
在这之前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2005年,冯长革获得了河南省第一个宝马品牌授权,成立了河南中德宝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和谐集团的前身,也是冯长革百亿汽车经销商帝国的起点。
在担任宝马代理商期间,冯长革结识了拜腾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戴雷。当时,戴雷还是宝马大中华区的业务发展总监,他们毕竟是老熟人了。
所以在和谐富腾成立后,冯长革马上想到了两个人,一个是宝马i8之父、宝马副总裁——毕福康,另一个是。当时,毕福康在戴雷之前担任CEO,首席运营官在戴雷之后担任CEO。
也许这就是人生的奇妙,但一次偶然,足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在谈到这个话题时,戴雷曾信誓旦旦地说:“和谐车绝对是超越普通电动车的概念,这个机会非常难得。我知道创业很难,但如果现在不做,以后肯定会后悔。”
如果戴雷在四年前预见到今天的结果,我想知道它是否会如此不屈不挠。然而,面对这样的机会,对戴雷而言,选择加入拜腾只是对下一阶段人生的选择。其实这是人生中必须要问的问题,但“选择”总是有风险的。如果成为,将是一股前所未有的打造汽车标杆的新生力量。如果失败了,那就是用PPT圈钱的骗子。
这就是舆论的本质。俗话说,成王败寇,没有人会为失败者唱赞歌。
相比三年前的意气风发,拜腾一度是人们心目中最有可能和蔚来一起成功的新生力量之一。说服力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以毕福康和戴雷为主,宝马、特斯拉、苹果、谷歌等企业“蒙大拿”为辅的明星团队,一个是足以抓人眼球的首款量产车M-Byte。
2018 65438+10月,戴雷带BYTON?Concept(M-Byte的M-Byte概念车)去北美CES展了。当天展厅外下着大雨,拜腾微信指数达到约41.3万,同比上涨34600%。戴雷无法掩饰自己的喜悦。他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媒体说,这次展会的策略非常正确!这让巴顿受到了美欧亚的广泛关注!
在拉斯韦加斯的辉煌中,这是戴雷和巴顿真正的亮点时刻。?
戴雷制造汽车,离水塔很近。
对于很多人来说,M-Byte至今没有量产是一个遗憾。因为在当时,它达到的效果是“惊艳”的,尤其是48英寸的穿透式中控大屏,一度被一线豪华品牌作为设计参考。在近两年各品牌发布的新机型中,也有不少强化“大横屏”的设计。
拜腾展示的所有东西都曾被认为是“颠覆性”的操作。正因如此,这家企业从一开始就定下了很高的基调,所有与造车相关的付款项目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贵的。
比如拜腾请博世开发整车控制器,外包价格近亿元,比市面上的大几十倍。在焊接车间,库卡机器人的橘色被认为很丑,所以全部改成了百腾金的定制色。在中国,制作一盒员工名片的成本高达数千美元,是普通名片价格的3倍多。在北美,超过300人每年在办公室零食上花费超过700万美元。
后来有人把这种“高消费”归结为拜腾的失败,有失偏颇。因为拜腾当时并不缺钱,资金充裕,并不代表他做错了以最贵的价格做出最好的质量,为员工提供优厚的待遇。
说到钱,一个很敏感的话题,不知道大家还能不能回忆起拜腾在B轮融资时的情形。2018,汽车市场首次遭遇最差的一年,但想投资拜腾的人还是蜂拥而至。包括主要投资者一汽集团和动力电池独角兽企业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到目前为止,拜腾仍然是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的唯一造车新势力。此外,还有清华的蒂奇控股和江苏的“一带一路”基金。
按照当时拜腾内部的说法,还是拜腾主动拒绝投资人的时候。
为什么还有人排队领Baten的号牌?
首席事务官丁庆芬用一句话讲述了这个故事:“很多投资者会看到政府此刻是否支持他们,这将成为他们是否投你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我说的不仅是中国,还有海外投资者。”
既然拜腾决定落户南京,就表明了拜腾背后“金主”的身份——南京政府,南京不仅投资了拜腾的股权,还给予了很多补贴,包括土地和债权。拜腾南京先进工厂曾被列为江苏省重大项目,总投资11.07亿,规划年产能30万辆。
南京工厂开的时候,南京市委书记亲自给拜腾做了一个平台。他的原话是这样的:“白藤是南京政府的儿子,无论好坏,我们都要支持。”有朝廷镇守,白腾信心满满。
原因有很多。戴雷在南京求学,在南京结婚,德国人的身份是南京政府的一张活名片。不仅是南京市政府,戴雷也在2018年6月获得了个人荣誉——中国政府友谊奖。那天,戴雷通过朋友圈传了这个消息,引来了无数人的羡慕。
这个奖有多重?它是中国政府为表彰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做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而设立的最高奖项。戴雷凭借其特殊身份获得的这份“额外津贴”是独一无二的。在拜腾方面,起到的作用是“坚定投资者的信心,无论是在国内还是海外。”
在这个过程中,丁庆芬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戴雷还在菲尼迪的时候,丁庆芬就在他手下担任公关总监,之后在戴雷创业,一路陪伴着丁庆芬。在此之前,丁庆芬是中国日报的首席记者,主要负责政府新闻报道。近十年的工作经历让她积累了不少人脉。可以说,这种政府资源,增加了很多其他新车厂商达不到的光环。
在处理中国事务的过程中,丁庆芬是戴雷身边的左膀右臂。和戴雷一样,她对这个不浮夸也不务实的企业抱有期望。在她眼里,“白藤可以正常健康的成长。只要他不犯错,做正确的事,就没有问题。”
但是没有人告诉他们,顺利成长也是很难的。当然,他们自己也不知道。
“戴碧”之争让白腾吃了苦头。
所以一直关注拜腾的人会发现,2018年拜腾做了很多事情,除了在CES上亮相,完成南京总部,以一元转让费获得一汽华力的生产资质,引入B轮融资等等。无论如何,我感觉这是一家为了实现造车理想而不断进取的勤奋车企。
唯一让人产生疑惑的是,在眼花缭乱的新闻线索中,并没有关于M字节量产进度的消息。在此之前,Baten的原计划是在2018年进行量产。
这个时候,很多人还固执地认为“好饭不怕晚。”但实际上,2018已经被公认为造车新势力的“交付元年”。对他们来说,每一分钟都很重要。
那一年,魏来到美国敲钟,成为第一家在上市的中国电动汽车公司。随后,还和Xpeng汽车的何打了一个“万辆交车赛”的赌,两人都想在新势力圈证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一时间,两人隔空对话成了汽车圈的焦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变得越来越焦虑。其他新生力量在思考的是如何在最快的时间内击败对手。那么Baten此时在做什么呢?在他们内部,“戴”和“毕”之间的派系斗争已经开始。
据《未来汽车日报》报道,虽然巴顿的总部在中国,但其产品、技术和R&D在海外的投入很大。其中,拜腾北美R&D团队负责车联网、自动驾驶、三电等重要R&D业务,在中美交流中拥有绝对话语权。
这些资源和话语权都集中在毕福康手里。戴雷只负责中国市场的财务和招聘。
盘子越做越大,更容易因为利益产生分歧,人性的弱点注定暴露无遗。毕福康和戴雷就是这种情况。在毕福康的单方面控制下,拜腾越来越像一个属性美好的公司,但戴雷还是想把拜腾打造成一个更加一体化的企业。
他说,拜腾是一家中国企业,在此基础上,具有国际视野。我能理解中国团队的思维,也能理解国外高管的思维。最后,我希望创造一种相互尊重和认可的文化。
可惜戴雷太瘦了,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天然差距不是一朝一夕能弥合的。?
中国人是怎么做事的?戴雷这样描述他第一次来中国的感受:“这里的创业氛围在德国简直不可想象。每个创业者都在竞争谁跑得更快。很多人像疯子一样追求梦想。这是世界上最绝望的地方。”在戴雷眼里,这是激发他内心创业因素的原始动力。
但是国外的团队是怎么做事的?有业内人士透露,他们严格按照第五天,周末基本不能联系任何人。
权力斗争,包括R&D人员在中美之间的沟通障碍,直接影响了拜腾的量产进度。更糟糕的是,2018年底,资本市场对造车新势力的态度变冷,拜腾手里没钱了,因为前期花钱太多。
2019年初拜腾董事会后,拜腾发布了调整公司内部架构的通知。公司不再设总裁,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分别由毕福康和戴雷担任。这意味着戴雷将承担更多的实施工作,谁将领导拜腾的下一步发展已经很清楚了。
之后,毕福康即将离开拜腾的传闻甚嚣尘上。
在2019上海车展上,当拜腾还在为所谓的“谣言”做公关的时候,毕福康直接站在了艾柯尼克的展台上,宣布自己找到了新东家。为了这次非常规的操作,戴雷和丁庆芬一起出现在媒体面前,直截了当地澄清了人们的疑问。
“毕福康离职对拜腾的影响并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大。”戴雷说。那天他看起来不错,还是穿了一套深灰色的西装,和平时没什么区别。关于量产车和财务问题,戴雷看起来很坚定。他告诉《人物》:“整个公司都在忙于第一款量产车型M-Byte的生产。目前他只拿到工资的20%,另外80%是期权的形式。高层主动把自己的一部分薪酬转换成期权,与公司的业绩和战略目标直接挂钩。”
即便如此,人们最早也要到2020年才能看到M字节的量产车。当然,这只是当时的计划,真正实施起来远没有这么简单。
进入C轮融资阶段,拜腾经营不善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明显,控制成本成为2019下半年最重要的事情。当时除了正常推进量产车项目和员工工资,其他大部分支出项目都被砍掉了。
也许戴雷没有尝试过,但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拜腾不再“完整”
2020年,当戴利再次带着M-Byte去拉斯维加斯时,与两年前的盛况大不相同。时代变了。除了一汽集团和南京政府这两张“熟面孔”,只有韩国零部件厂商MS?Autotech的子公司Myoung?申?Co .和日本丸红株式会社参与注资,金额只有几百万美元。
在此之前,丁庆芬还在为拜腾中国区员工加油:“你看了最近的报道了吗?大家还是很看好我们的。”
但是,面对一些不可控的事情,乐观并不能起到绝对的作用。如果2020没有那么神奇,也许巴滕还有机会一战。然而现实是,今年的疫情已经遍布全球,汽车行业受到重创。庞大的传统车企已经无力反击,更别说拜腾了。
在外力的作用下,结果来得比预想的要早。从4月份开始,拜腾开始陆续传出负面消息。
比如,中国部分员工被暂停按职级不同比例支付部分工资,美国部分员工停薪留职,德国办公室部分员工缩短工作时间。核心管理层集体降薪80%。在微博的讨论区,供应商怨声载道。在拜腾工厂门口,100多名员工聚集在一起讨要工资。到6月底,拜腾已经拖欠了3个月,金额达9000万元。
面对舆论,拜腾于6月29日召开董事会,全体股东到场,包括800多名离职和在职员工。发布会持续了五个小时,最终结果由戴雷宣布:中国区业务从7月1起暂停,留下约100名员工,生产和R&D平分秋色。拖欠的工资将分阶段尽快发放。此外,北美和德国的办事处已经启动了破产申请。
“我终于明白创业的滋味了。”一位接近拜腾的人士表示很无奈。也许,这是戴雷能给出的最好结果。
2020年,黑天鹅频频飞来,白腾也未能幸免。中国区停止运营后,拜腾花了84?1亿元还没造出量产车又被央视报道。戴雷,一个曾经握有无数资源和勋章的企业家,遭遇了他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刻。
三个月后,戴雷被曝离职,丁庆芬继续推进接下来的工作。
在此之前,其实拜腾已经以另一种方式重生了。这家新公司叫盛腾,被外界解读为“胜败”,并不掩饰之前谐音“败”的偏颇解读。公司拟融资20亿元,由一汽集团等股东积极推动。
此外,还有一个好消息。据拜腾汽车内部人士透露,拜腾的重组方案已经获得股东大会通过,正在实施中。这意味着,自6月底“停工”以来,拜腾有希望迅速重启,继续推进M-Byte的R&D和量产。目前的计划是2021正式量产。
但戴雷离开后,拜腾还是一个完整的拜腾吗?
答案不一样。
从来没有人质疑戴雷这个外国人能否在中国讲好创业故事。白藤不缺戴雷。然而,有人说戴雷有许多标签,这使得它在汽车制造商中独一无二。没有戴雷,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从前,那些人被戴雷制造汽车的决心所感动。他们在M-Byte上泼墨,因为他们相信这个德国男孩会在这片生活了20多年的土地上实现自己的梦想。
但戴雷最终成为大多数死里逃生的企业家。选择离开的戴雷,或许只有一个理由来安慰自己,就像他当初说的——“失败了,我永远不会后悔”。
如今,幸好有丁青芬,在人们心中保留着白腾最后一丝希望。她也是对这个职业流露出热情的企业家之一,这体现在很多细节上。丁庆芬曾经说过,面试新人的时候,我一定会和他面对面的聊,盯着他的眼睛,看他对做这份工作有多热情。
“全力以赴,问心无愧”是她对白腾的诠释。
而戴雷作为这个起点很高的造车新企业的“前任”领袖,将成为时代的碎片,为无数创业者清理新规则统治下的造车环境,或骑在它的背上,或被獠牙吞噬。
对于现在的白腾来说,戴雷就是昨天的戴雷。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