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普复活了?吉利再造新能源品牌“枫叶汽车”

无论是国内新能源市场还是海外,都有“政策市场”等共同特征。比如国内双积分政策倒逼传统车企向新能源转型,曾经强大的政策补贴滋养了一批造车新生力量。

相应的,欧洲市场也是如此。欧盟严格的排放法规迫使大众集团这样的燃油车之王向新能源靠拢。就连世界上很多顶级车企都把2020年定义为电动化元年,就连财大气粗的许家印也豪掷400亿实现汽车梦。

最近,在疫情蔓延全球,油价便宜如水的时候,吉利广为传播的新能源品牌枫叶汽车备受关注。

枫叶车,华普重生

去年年底,江苏省汽摩运动联合会在如皋游龙湖举办了新能源汽车大赛。主流企业有林赛、蔚来、吉利、比亚迪、特斯拉等。其中吉利提供的竞速车型是枫叶30X,一款鲜为人知的纯电动车。

但在吉利母品牌下,并没有以枫叶为LOGO的产品序列,一时间让一些媒体感到不解。最近网上关于X30的信息越来越多,它的背景终于出来了。枫叶X30隶属于盛丰汽车科技集团,注册资本24.04亿,其中吉利科技集团持股78%,浙江康迪汽车有限公司持股22%,而这家康迪汽车工业正是盛丰汽车的前身。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补贴政策的退坡和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升级迭代,康迪电动车公司原有的产品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快速发展的形势。也正因为如此,2065438+2009年3月,一个全新的盛丰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被吉利科技集团完全控股。在吉利集团的支持下,盛丰汽车在产品开发和管理中全面引入了吉利管理体系。

有意思的是,盛丰汽车LOGO曾经和中国古代汽车工业的一个品牌一模一样,枫叶形状一样,英文名字也和MAPLE一样。你没有看错。如果你深究盛丰汽车的起源,它是上海华普的后代。

2009年是汽车行业井喷,增量市场爆发的一年。为了全方位贴合市场,吉利汽车开始以“多生孩子,抱团作战”的思路实施多品牌战略,一个个搭建独立的销售网络。当时属于吉利的上海华普变成了上海英伦,和帝豪、全球鹰一起走向市场。

事实上,这三个品牌型号属于同一条生产线。这个时候技术相对落后的华普汽车就没用了,于是在与母品牌联合销售后,上海华普品牌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由于增量市场向存量转变明显,吉利的多品牌战略在销售端面临压力,所以为了控制成本,精简架构,将帝豪、全球鹰、英伦子品牌统一为一个吉利品牌。此外,因为新能源汽车的逐渐崛起,吉利也厌倦了建立全新的品牌,所以干脆要求上海华普提前在2013与康迪科技旗下的康迪汽车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合资协议,共同成立浙江康迪电动车有限公司,进军新能源市场。

合作后,首款车型基于全球鹰旗下的熊猫车型打造,外观和尺寸几乎没有变化,只是在logo位置更换了康迪的logo。

在新能源爆炸增长的时代,康迪显然是吃肉的群体。乘联会数据显示,2015年,康迪电动车销量2.4万辆,同比增长1811.1%,位居国内新能源销售品牌前3,全球电动车企业第七。当时的新能源政策更加宽松,补贴丰厚,可以为吉利带来更多的新能源积分,一时间成为吉利新能源汽车的支柱。

然而,销量的主要来源是康迪自己的汽车分时租赁公司,这是当时新兴的共享出行市场。其主要收入来源不难推测。毕竟当时补贴金额很高。

盛丰车,先喝汤再吃肉?

如果用华普-康迪-盛丰的逻辑来审视盛丰X30,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虽然我们以前吃过肉,但现在可能做不到。

原因很简单。枫叶X30还是走老路。虽然枫叶汽车是吉利旗下全新的汽车品牌,但从吉利控股的管理架构来看,枫叶汽车并不属于吉利汽车集团,而是属于吉利科技集团,该集团主要拥有一家知名公司——曹操出行。

据网上消息,早前有知情人透露,枫叶汽车本身就是为出行市场准备的,而枫叶X30很可能是曹操出行的定制车型,专门用于B端出行市场。鉴于疫情的影响,目前出行行业如履薄冰,出行需求下降,按照司机→旅游公司→厂商的逻辑正在产生影响。

再者,对于很多处于挣扎阶段的新能源车企来说,出行是一块大蛋糕。第一个吃肉,最后一个喝汤的原则从来没有变过。随着电动车的增多,这块大蛋糕正在被蚕食,出道的枫叶X30压力不小。

但是,枫叶X30很可能在疫情阴霾散去,一切照旧的一到两年后,才会发出音量。因为消息显示,这家公司除了与新势力竞争,还将致力于打造新能源领域的换电新模式,以换电站的网络化部署,构建智慧能源补充生态。

写在最后

综上所述,枫叶汽车是行业内为数不多的打造换电概念的车辆,而且必须依靠换电概念,因为枫叶X30在NEDC工况下的续航里程只有306km,在有轨电车领域没有优势。作为旅游公司的定制产品,对于能量补充必然会有时间焦虑。那么,构建一个完整有序的动力交换和产业化的配套链条,或许会让枫叶X30迅速崭露头角,进而枫叶品牌或许会引领一波行业潮流。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