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霸权岌岌可危!数万亿美元债务即将到期。谁会是下一个接受者?
一直以来作为美国对其他国家经济命脉的美元受到了挑战。欧洲国家早已加速“美元化”,坚持用本币结算。美元的霸权地位受到挑战,俄、法、德纷纷抛售大量美债。面对岌岌可危的美元霸权,拜登政府有什么对策?
拜登的做法很直接,要么大量发行美债让其他国家购买,要么大规模印钞,两者环环相扣。目前美国的债务已经达到28.4万亿美元,这不得不让其他国家望而生畏。此外,每个国家目前都很艰难,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烂摊子要处理。即使有哪个国家愿意伸出援手,也没有这个能力。
而且,各国对美国的财政收入了如指掌。2020年美国财政收入7.3万亿美元,现在到期债务7.7万亿美元。从目前美国国内经济情况来看,2021的财政收入可能比不上2020年。照这样下去,美债的雪球只会越滚越大。
对于这个“无底洞”,所有债务国纷纷抛售美元,选择独善其身,尤其是俄罗斯和伊朗。早在2018,俄罗斯就抛售了487亿美元的债务,经过连续清仓,其持有的美债还剩下不到40亿美元。更重要的是,俄罗斯还建立了金融信息传输系统。
为了对抗美国主导的国际贸易结算体系swift,美元结算方式不再是唯一选择。随着欧洲等国家逐步接入俄罗斯金融信息传输系统,“美元化”进程将加快。
受到美国严厉制裁的伊朗早已走上了“美元化”的道路。与中国签订《中伊协议》25年后,人民币成为石油贸易的主要结算方式,美元地位进一步动摇。
就在各国纷纷抛售美债的时候,日本却选择了反方向增持美债。根据美国财政部的数据,日本仍然是美债的最大持有者,仅4月份就增加了364亿美元,在美债1.227万亿的持有者中排名第一。
如果出了什么问题,就会有一个恶魔。这个时候日本就是美国的平台,无非是想在政治经济上获取既得利益。当我们在G7峰会上看到菅义伟站在第二排合影时,一切都不言而喻了。
即使日本此时选择做美国的垫底,又能解决多少燃眉之急?受疫情影响,日本经济出现负增长,消费市场狭窄。从长远来看,日本不可能完全成为美国的托盘。
对此,拜登早就心知肚明。否则他怎么会在G7峰会上提出“回归更美好世界”的计划?从美国目前的经济状况来看,这无异于给欧洲国家画了一个大饼。
根据拜登的说法,该计划旨在满足中低收入国家巨大的基础设施需求。换句话说,拜登想通过大规模的基建计划来刺激内需,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以此来缓冲国内的通胀矛盾,但是别忘了这个计划需要40万亿美元,不然怎么说拜登给欧洲画了一个大饼?这可能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印钞理由。
早在3月,拜登一上任就推出了“一揽子”计划。无论是大型基建,还是经济刺激计划,一句话,就是不断印钞。从3月份开始,a * * *推出了5万亿财政刺激计划,一年共释放10万亿美元。
拜登的磨难立即引起了国内通货膨胀,在短短一个月内,通货膨胀率从4月份的4.2%飙升至5月份的5%。同时直接将美国国债推至28.4万亿美元的历史高位,大大增加了美国民众的生活成本,提高了奶制品和肉蛋等各种生活必需品的价格。
更重要的是,美国的通货膨胀也导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铁矿石、石油、纸浆原料涨幅均超过50%。下游产业链只能跟着涨价,商品价格涨了,出口到世界各国。最后还是老百姓买单。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会受到美国通货膨胀的影响。输入型通胀向欧洲、日本、中国等国蔓延,原因在于美国。更重要的是,拜登政府并没有停下脚步。为了填补这个窟窿,它只能拆东墙补西墙,靠卖美债过活。
欠的钱总是要还的,美国没有能力偿还。只能加紧印钞,无形中形成了恶性循环。这种往复不仅没有有效解决美债,反而一直超发货币加剧国内通胀。
美国庞大的国债造成了越来越大的财政压力,财政部长耶伦坐不住了,呼吁国会取消配额。其实对于美国财长这样的国家早就见怪不怪了。
每当美国面临资不抵债的时候,美国财长都会第一个站出来,故意制造烟雾弹,只为给美国提高债务上限找借口。自1960以来,美国债务上限已上调78次,最近一次是在2019年,平均每8个月就会上调一次。这一次,耶伦的喊话只是“套路剧本”。
那么美国国债会出现特定的违约吗?答案基本不可能。美国深知美元在世界上的地位,这是它称霸世界的基石,也是扼住其他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手段。违约不仅会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冲击,还会导致对美元的信任危机,使美国的信誉大打折扣,布伦顿森林体系建立的美元霸权也将丧失。
要知道,美元之所以占据世界领先地位,是历届美国政府用拳头打下来的。经过阿富汗战争、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中东地区终于被啃下来,与沙特达成石油贸易协议。美元已经成为全球贸易的主要结算方式,拜登政府断然不敢毁掉“优秀的基础”,更不敢背负千古罪人的骂名。
如果美元霸权受到挑战,地位下降,美国也会改变意识形态。届时,它将挥舞制裁大棒,并在对外贸易中提高进口关税。其实美国现在已经在这么做了,不然当初为什么要千方百计阻碍北溪2项目?
“盟友”北约和欧盟早就看清了美国的嘴脸,如今却渐行渐远,对美国下达的指令不再顺从。虽然美国一再插手“中欧协议”,但法德两国仍有自己坚定的立场,“中欧协议”只是暂时搁浅,必然会有结果。
所以还是回到原来的问题,美债会违约吗?目前,美元仍是全球贸易的主要结算方式,石油、铁矿石、木浆原料、大豆等大宗商品的贸易结算仍以美元为主,美国在定价方面仍有一定话语权。
无非是各国持有的外汇储备仍以美元为主,本币与美元挂钩。汇率波动深受美元升值和贬值的影响,美国对此心知肚明。
再一个就是美联储手握美元印钞权,不然美联储怎么会首当其冲的大量美债成为最大的“接盘者”?美联储目前持有的美国债务高达26万亿美元,鲍威尔主席公开表示,“我们将使用一切可用的工具来帮助美国振兴经济”。
因此推出了“零利率+量化宽松”政策。说白了,“量化宽松”政策不就是指多印钞票吗?目前,美联储已经穷途末路。它只能通过印更多的钱来使美元和美债贬值,这样它就可以用很小的成本从市场上吸收美债。
可见,美国只考虑自己,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处处奉行“美国优先”的政策,而不考虑美国的债务持有人。在这个阶段,美债贬值,所以美债的持有者和投资者并不是拿着一堆废纸。美国通过放水和大量发行美债,再次向世界抓了一波羊毛。
这一直是美国的老把戏。当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多了,利率就会提高,税收就会增加,政府债券就会发行。当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收紧时,利率就会降低,货币就会被印出来。一切都是为了保证美国经济的畅通和美元在世界的主导地位。
无论美联储选择加息还是降息,都势必引起美国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震荡,而便宜的是华尔街的资本大鳄。要知道,在抛弃低端制造业的美国,经济繁荣只会体现在股市和房地产业,虽然牛市只是泡沫经济。
美国富人深知这一点,所以他们将大量资产转移出美国。大型企业和富有的投资者更愿意在海外投资建厂。不然拜登怎么会一直嚷嚷着给企业和富人加税?计划将21%的税率提高到28%,更有甚者主张与欧盟共同建立“最低公司税”标准,以防止美国本土企业逃离美国。
作为美债最大的“接盘侠”,美联储还在放出烟雾弹加息,态度摇摆不定。鲍威尔长官只说2022年底前加息,具体时间还不得而知。在美联储犹豫不决的时候,一些国家已经吸取了教训,率先加息。俄罗斯、巴西等国率先提高了基准利率。
可以说美国骑虎难下,无限印钞造成的通货膨胀是美国自己造成的,最终会反噬美元的霸权地位,只能自食其果。面对美元霸权的衰落,美债即将到期,拜登也高呼,“通胀只是暂时的,美国经济终将复苏。”这恐怕只是拜登的一厢情愿。
从匆忙结束的G7峰会和没有实质进展的美俄会晤中可以看出拜登是多么的无奈。毕竟没钱谁愿意跟你谈,美国人的电话谁会听?欧洲17国家加速了“美元化”进程,全球央行都不同程度抛售美债,这无疑让美元的霸权岌岌可危。没有一个国家愿意成为白嫖,更不用说成为“接受者”了。
无限制的量化宽松成了美国的最后一根稻草,美联储和运气好的富裕投资者成了美国债务的“接盘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