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期货交易所年内是否在望?其次是这个新品种。

粤港澳大湾区再次听到了新的发展。昨日,市场有消息称,以跨境金融为突破口的三家金融机构将在南沙自贸试验区成立,其中广州期货交易所有望在今年内落地。对此,多位市场人士向期货日报记者表示,作为广州期货交易所的首个产品,碳排放权期货年内上市希望很大,正在积极推进中。此外,相关部门可能更倾向于将交易所设置为股份制。

粤港澳大湾区传递新信息:广州期货交易所今年有望登陆。

昨日,据第一财经报道,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的示范窗口,南沙自贸试验区正以跨境合作和金融创新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快金融要素集聚。未来将在自贸区新设3家以跨境金融为突破口的金融机构,其中广州期货交易所有望年内落地,落地准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此外,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正在开展前期论证工作,正在协助省市相关部门筛选粤港澳地区有实力、有影响力、有资质的机构参与大湾区银行筹建。与普通银行不同,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未来将以跨境金融为主要突破口,重点发展与港澳紧密联系的业务。

同时,南沙自贸区还将新增一家寿险公司:付伟中国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这将是中国保险业获准突破50%股比的新政策后,首家合资寿险公司。据了解,除了外资股东,付伟中国人寿还将有一些民营企业作为内资股东,但最终的股东人选尚未确定。

“据我们了解,目前在产品的设计和选择过程中,估计年底交易所上市会略显紧张,但把握住还是有可能的。年底前碳排放权期货以外的品种几乎不可能上市交易。”广州一位期货行业业内人士表示。

另有接近其的人士表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年内推出碳排放权期货的可能性很大。

广州期货业的发展几经沉浮,大湾区计划帮助期货交易所重启。

事实上,作为国内期货行业发展最早的城市之一,广州期货交易所的重启一直受到市场的持续关注。虽然华南商品期货交易所和广州商品期货交易所早在90年代就相继成立,但由于市场发育不完善,甚至过度投机,广州的期货交易所在65438-0996年全国期货行业清理整顿中被关停取缔。

从2006年开始,广东省和广州市开始恢复设立广州期货交易所。近十年来,重开期货交易所不仅成为广州NPC和CPPCC的必要议题,广东省有关部门也不断向国家有关部委提交材料,推进前期研究工作。

经过多年的努力,广州期货交易所的成立终于迎来了希望的曙光。今年2月6日,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指出,支持广州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立以碳排放为第一类的创新型期货交易所。

同时,规划纲要还表示支持广州完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区域性私募股权交易市场,建设区域性产权和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提升国际化水平。

事实上,从粤港澳大湾区的整体情况来看,发展绿色金融的基础已经具备。其中,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成立于2010年9月,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正式成立于2012年9月。香港已在2018至2019年度的财政预算案中,勾划出“绿色债券”的发展蓝图。

今年6月5438+10月,广州市市长文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全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作用,建立健全工作架构,完善穗港澳对接合作机制,携手港澳建设世界级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成立交易所的形式是什么?和现货交易所有关系吗?

目前,广州期货交易所建设的具体进展仍无官方消息。交易所应该以什么形式建立,碳排放产品的初步设计方案有哪些?有不同的市场观点。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已知广州期货交易所更倾向于建立股份制。“预计广交所集团将成为股东候选人,但是否引入现有的四家商品期货交易所以及能否获批尚不明确。”

他认为,如果广州期货交易所真的能够落地,那么上述商品期货交易所成为股东的概率较大,广州期货交易所也将纳入证监会系统的监管。

从碳排放期货的产品设计来看,业内人士透露,目前的方案可能是基于广交所集团旗下的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的产品,然后进行升级。

另一位市场人士认为,广州期货交易所的成立应该与现有的现货交易所联系不大。

据了解,广州证券交易所集团(广州证券交易所集团),成立于2010,是国内首家从事权益、商品等各类要素交易平台投资运营的企业集团。目前,集团拥有通过国家级验收的广州产权交易所、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广州农村产权交易所、广州商品交易所、广州物流交易所等五家专业化交易机构,涵盖各类国有资产交易。

其中,绿色金融板块是广交所的核心板块之一,而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是广东碳交易试验区唯一的碳排放配额和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交易平台。通过配额抵押融资、回购交易、远期交易等创新碳金融产品,推出了中国碳市场100指数、新能源资产投资交易、绿色产业投资等立体化综合服务。

本文来自期货日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登陆财经网站(www.jrj.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