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信托之所以没有被接管。
未被接管的原因是系统性风险、社会不稳定、接管成本高、监管部门能力有限、市场化改革进展缓慢。
1.系统性风险:监管层可能已经考虑到民生信托的系统性风险。作为大型金融机构,如果突然被接管或者倒闭,可能会对整个金融体系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采取行动之前,必须充分评估和权衡各种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措施来保护金融稳定。
2.社会不稳定:政府希望避免民生信托倒闭导致社会不稳定。如果公司突然倒闭或者大规模裁员导致失业,就会引发社会的不满和抗议。为了维护社会稳定,政府可能会选择采取其他措施来暂时稳定局势。
3.接管成本太高:接管民生信托需要付出巨大成本。一方面,接管后需要解决内部问题,清理坏账,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另一方面,由于民生信托规模庞大,金融业务复杂,在资产处置方面可能会遇到困难和障碍。因此,监管部门在考虑了这些成本后,选择了暂停接管。
4.监管部门能力有限:虽然监管部门近年来加强了对金融业的监督管理,提高了自身能力,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接管一家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并恢复其正常运营并不容易。所以考虑到自身实际情况后选择延期接手也无可厚非。
5.市场化改革进展缓慢:民生信托之所以没有被接手,也与市场化改革进展缓慢有关。过去几年,中国的金融体系一直在进行市场化改革,但改革进程相对缓慢。监管层要想通过市场机制解决民生信托的问题,需要等待相关制度和机制的完善和落地,这也是迟迟没有接手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