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联云会是通信云时代的下一个独角兽吗?

智通财经APP观察到,2月9日,融连云(RAAS。美国),国内最大的智能通讯云服务商,正式登陆美股市场。荣的IPO定价为16美元,高于其IPO定价区间13-15美元。按此发行价计算,荣的IPO将融资3.2亿美元。

高于IPO定价区间的定价,充分体现了市场对融联云的青睐,突出表现在公司上市后的股价上。2月9日美股收盘,荣收于每股48美元,较16美元的发行价上涨200%,公司市值达到76.7亿美元。

在经历了此前中概股的低谷后,美股投资者对荣依然热情不减。第一个原因是明星标杆公司Twilio的股价5年上涨了50多倍,第二个原因是投资者更看好通信云市场的发展前景。

通信云时代的“赚钱机会”

“云时代”是当前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通信云作为云时代的应用场景,自然不会错过这个历史发展热潮。

据智通财经APP介绍,通信云主要面向企业和政府级市场,负责定制化的信息传输服务。通过互联网技术整合多方通信资源,成为定制化的短信、语音、视频、流量等服务能力。

一般来说,通信云企业从电信运营商那里购买电信资源,然后通过云调用为企业提供各种API接口和SDK模块来服务客户。目前手机中的很多app都要求用户使用手机验证码登录,这也是这项服务的具体体现之一。

通信云主要包括CPaaS(云通信平台)、基于云的CC(联络中心)、UC&等;c(统一通信和协作)。

通信云市场的发展长期被低估。据IDC统计,2017年,全球CPaaS(云通信平台)市场规模仅为20亿美元左右。按照市场规模,在多个云服务细分赛道中只能排在最后一名。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场景开始使用通信云服务,以及Twilio在美股上市,这一细分赛道的发展潜力正在逐渐被挖掘。

与需要通过专用交换机或PBX设备进行通信并支付高昂的基础设施和软硬件固定成本的传统通信方式相比,通信云作为一种现成的IT解决方案,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随着产业分工合作的深入,通信云满足企业级通信手段变革的需求,赛道天花板打开。统计显示,2017-2022年间全球CPaaS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将高达39%,2022年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美元。

不过,相对于预估的市场规模,真正引爆这条赛道的是Twilio在美股上市。

美国云通信服务商Twilio于2016年6月23日登陆纽交所。这家公司的IPO价格是15美元,当时对应的市值只有12亿美元。然而,到美国东部时间2月9日收盘时,Twilio的市值已经达到613亿美元。通信云市场的快速发展体现在这家公司的市值增长上。

荣的火爆与中国通信云市场也处于成长期,市场空间巨大有关。

智通财经APP显示,中国云通信行业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1630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357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1.7%,预计2024年将超过100亿元。

不难看出,中国通信云市场正在孕育形成一个千亿级别的蓝海市场。对于市场上的独角兽融联云来说,估值天花板会随着市场的增长而不断上升,所以华尔街自然不想错过这个赚钱的机会。

独角兽发展还是需要继续打基础。

不过,荣联云能否真正成长为类似Twilio规模的“庞然大物”,目前仍需质疑。从招股书披露的数据和公司的发展来看,融联云的发展仍需继续夯实基础。

从财务数据来看,营收方面,2018、2019和2020年前9个月,融联云营收分别为5.02亿元、6.5亿元和5.0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7%和19.4%。

但是,利润方面,亏损是公司的常态。报告期内,公司净亏损分别为654.38+0.56亿元、654.38+0.84亿元、2.04亿元。在收入增加的情况下,公司净亏损同比进一步扩大。

公司亏损进一步扩大的原因在于成本费用因素。

从成本上看,由于行业的发展特点,电信资源成本是公司成本项目的核心项目。数据显示,报告期内,电信资源成本占公司总收入成本的比例分别为73.7%、76.4%、74.1%和73.1%。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国内电信业发展的特殊情况。

在国内,通信资源由三大运营商分配,作为服务中介的通信云企业很难在运营商合作时获得议价权。因此,电信资源成本一直占公司总营收成本的70%以上,而这种成本状况在融联云下游市场占有率显著提升之前,可能不会有实质性的改善,这也是公司毛利状况没有得到改善的根本原因。

费用方面,R&D费用和营销费用成为公司净亏损扩大的直接原因。

不难看出,报告期内,公司R&D费用和营销费用占当期营业总费用的比例一直维持在35%和40%左右,整体营业费用持续增长。究其原因,云服务的研发需要持续投入,公司也需要加大营销力度,才能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从客户来看,虽然2065,438+09年底融联云的活跃客户数达到1.02万,但是Twilio的活跃客户数达到1.79万。

而且从融联云的客户结构来看,截至2020年9月,融联云活跃客户数量同比增长511,达到12048,其中大客户173,占比1.4%,大客户对其营收的贡献度高达76%。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内,融联云的客户留存率呈下降趋势,分别为65,438+035.7%、65,438+002.7%、94.7%。这直接说明公司与现有客户的强捆绑关系在下降,间接说明市场竞争在加剧,这是公司营销费用增加的主要原因。

虽然定制化的SaaS服务在业务属性上可以增加客户的替代成本,但对于融联云这样的乙方来说,也变相加强了对大客户的依赖。正如公司在招股书风险因素中提到的,虽然公司与主要客户的关系较为稳定,但“由于公司业务主要集中在大型企业,存在被要求大幅降价的可能性。”

与今天的Twilio相比,在扩大下游市场份额,拥有近20万活跃客户后,公司对大客户的依赖明显下降,公司良好的客户结构促进了其日益健康的经营,这是其获得市场认可的关键原因。但是,融联云要达到规模效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