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了解Web3行业人才现状的文章
网络3人才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中国区块链人才供需失衡
我国人才需求同比增速高达60%,但我国人才增速仅为12%。由于人才的增长速度远低于人才需求的增长速度,中国区块链目前处于人才供需失衡状态。
2.技术人才需求高,缺口大。
目前,全球区块链排名前五的人才类型分别是:金融、R&D、业务拓展、信息技术、销售。其中,金融和R&D人才占比最高,分别占19%和16%,金融无疑成为最热岗位。
从人才增长来看,TOP5中增长最快的岗位是测试工程师、密码逻辑技术专家、合规分析师、设计师和支持分析师。
3.人才任期短,离职率高。
全球区块链人才平均任期为1.2年,整体人才流动呈现任期短、人才流动率高的特点。具体的流动特点是,除了金融公司、科技公司人才涌入区块链行业外,区块链领域人才的流动渠道主要是内部和同行公司。
自2021以来,人才主要在Crypto.com、比特币基地、格美尼、瑞波等区块链企业间交叉。
4.对人才的学历要求在提高,女性人才稀缺。
相比互联网和金融行业,区块链领域的女性从业者比例相对较低,全球区块链领域的男女人才比例约为8: 2。全球区块链人才整体学术水平较高,其中学士群体占59%,但硕士群体占40%。TOP10学校都是世界知名院校。
Web3.0热门职位
1,技术类
核心R&D人才岗位包括:区块链底层架构师、密码算法工程师、隐私保护R&D工程师、共识机制开发工程师、SDK R&D工程师、区块链分布式网络R&D工程师、区块链虚拟机R&D工程师、区块链算法工程师。
实用技术人才的岗位有:智能合约开发工程师、安全R&D工程师、软件安全R&D工程师、区块链测试工程师、区块链运维工程师、区块链应用架构师、应用开发工程师。
产品经理:Web3 World,一个互联网大公司出身的游戏行业产品经理,作为一个数字虚拟世界,需要关注世界观设计、规则、玩法、权益,产品经理需要很好的了解这方面,会更适合Web3产品的想象空间营造;
转型建议:编程语言大多通用,互联网产研经验来自大厂背景,可以直接迁移。
2.操作类别
社区和社区运营:建立和维护社区,形成良好的社区文化。Web3项目的发展依赖于社区共识的建立,社区共识对项目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他运营:产品运营、活动运营、内容运营、用户运营、品类运营、项目管理在Web3中同样重要。
转型建议:熟悉discord、twitter、Telegram等运营工具,多了解Web3用户的喜好。
3.设计类别
艺术家和画家:对于NFT来说,画面设计是基石和底线,优秀的设计和独特的画风可以为项目大大加分。
Ul,交互:除了NFT,更复杂的项目如Gamefi更依赖优秀的UI和交互。工作内容和能力要求可以在网上标准化。
转型建议:设计师决定了用户对项目的直观感知,能够创造meme的独特鲜明的设计风格更容易打破圈子。聚焦NFT,研究最热门的NFT案例,感受Web3世界独特的绘画风格。
4.投资和研究
投资经理和投资分析师:加入传统VC或cryptofund,通过行业调研和项目搜索,投资潜力巨大的Web3创业项目。
研究员:加入Web3媒体和研究机构做研究,写报告,输出自己的行业见解,让更多人看到。
转型建议:要求对行业有深入了解,门槛高,倾向于招名校毕业,有传统VC背景的学生。
5.市场类别
媒体运营:在各大官方账号发布信息、粉丝互动、讲述项目故事,可以作为互联网新媒体运营的标杆。
BD:与KOL等项目合作,在强大的资源和人脉驱动下,优先选择有自身资源的候选人。
转型建议:有运营经验,英语好,沟通谈判能力强者优先。你可以尝试自己做一个twitter号,建立行业影响力。
6.功能类别
人力和招聘:很多Web3公司都是跨国公司,所以跨国组织体系的建立和海外招聘会都是不小的挑战。
财务和法律事务:可能涉及处理大量的跨国和海外事务。还需要掌握好英语,关注不同地区不同的行业标准。
转型建议:掌握流利的英语,学习Web3知识,在面试中表达自己对Web3的热情。
总的来说,作为一个新兴行业,Web3本身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所以对人才的区块链专业技能和经验没有硬性要求。大部分岗位没有相关行业要求,更看重的是对Web3的知识储备、行业理解和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