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需求激增,全球电力碳排放量创新高。
电力需求激增,全球电力碳排放量创新高。在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中,煤炭占40%以上。目前油价已攀升至历史高位,2022年煤炭排放量将继续增加。电力需求激增,全球电力碳排放量创新高。
电力需求激增,全球电力碳排放量创新高,达到1。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速度还赶不上去年的电力需求增速。
3月30日,英国独立气候智库Ember发布报告称,2021年电力行业碳排放量再创新高,同比增加7 . 78亿吨,增幅为7%,为2010年以来最大增幅,比新冠肺炎疫情前水平高出3%。
这主要是因为各国在经济复苏中更倾向于使用碳排放更多的煤电。上述报告显示,去年燃煤发电量达到10042 TWh,同比增长9%,也创下历史新高,比2018年创下的纪录高出2%。同期全球天然气发电量仅增长1%。
全球经济已从疫情中复苏,电力需求大幅增加。2021年全球电力需求增加1414 TWh,同比增长5.4%,为2010年以来最大增幅。
去年,风电和光伏对全球电力的贡献首次超过十分之一,达到10.3%,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但仍不足以跟上需求的增长。
2021增加的电力需求中,只有29%来自风能和太阳能,高达59%来自煤炭发电。核电、水电和其他清洁能源并没有带来净增长。
“世界还没有到用清洁电力满足电力需求增长的阶段。”因此,化石燃料发电仍在增加,主要是煤炭,烬全球电力分析师戴夫·达夫·琼斯说。
去年,全球天然气价格飙升,也促使一些国家转而使用煤炭。
国际能源署(IEA)3月中旬发布的《全球能源评论:2021年二氧化碳排放》报告指出,去年大部分时间,美国和欧洲多国燃煤发电成本明显低于天然气发电。
其中,美国燃煤电厂碳排放量同比增加17%;欧盟燃煤电厂碳排放量增加16%。
IEA的数据还显示,去年全球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6%,达到363亿吨,绝对增量超过20亿吨,为历史最大增幅。
其中,与煤炭相关的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创历史新高,达到6543.8+053亿吨,占比超过40%。
根据Ember的上述报告,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在过去十年中实现了年均20%的增长率。只有将这一增长率保持到2030年,才能实现将全球变暖限制在比工业化前水平高1.5摄氏度的目标。
恩伯表示,上述报告的分析涵盖了75个国家的数据,约占全球发电量的93%。
电力需求激增,全球电力碳排放量创新高2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新报告,2021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飙升至历史水平,抵消了前一年疫情造成的大幅下降。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变暖的最重要的温室气体。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报告,2021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6%,达到363亿公吨。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煤炭使用量的大幅增加推动的,而煤炭使用量的大幅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创纪录的天然气价格造成的。
在二氧化碳排放增量中,煤炭占40%以上,这主要是因为在2021年的大部分时间里,燃煤电厂的运行成本“远低于”燃气电厂。
“天然气转换为煤炭,使全球发电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6543.8亿吨以上,尤其是在美国和欧洲,燃气电厂和燃煤电厂的竞争最为激烈。”报道称。
报道称,随着俄罗斯和乌克兰局势升级,美国和英国宣布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油价攀升至历史高位,2022年煤炭排放量将继续增加。
全球能源价格飙升也间接促进了欧盟电动汽车的消费。3月9日,被称为女版巴菲特的凯西·伍德(Kathy Wood)表示,由于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局势,欧洲经济可能已经陷入衰退,美国经济可能很快陷入衰退,这可能会促使企业和消费者寻求技术来降低成本。伍德表示,油价飙升应该会加速欧洲汽车消费向电动汽车的过渡。
面对欧洲市场蓬勃发展的需求,国内刚刚攻城略地的造车新势力也开始了探索。蔚来在挪威“长安街”开了NIO House,主打用户体验。
今年2月11日,Xpeng Motors欧洲首家直营体验店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正式开业。根据长城汽车的规划,其品牌体验中心今年将落户慕尼黑和柏林。东风汽车旗下品牌蓝兔汽车将在挪威奥斯陆市中心的奥斯陆皇宫商业区开设首家海外旗舰店。
然而,相对于用户接受的软门槛,欧盟即将实施的电动汽车碳足迹(碳关税)更像是中国汽车制造商的硬门槛。
资料显示,为实现2050年碳中和目标,欧盟制定了一揽子方案,包括出台“史上最严”碳排放法规、收紧碳排放交易体验、更快推出低排放交通方式等。
为了保证本土车企不会因为严格的碳排放标准而在本土与外资品牌的竞争中处于劣势,欧盟在2021设立了碳监管机制(CBAM,即“碳关税”)的立法议案。
根据议案内容,欧盟将在2023年前建立一套进口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评估和统计体系,要求2025年出口欧盟的每一辆汽车都要按要求核算并公布其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这意味着车企在制造、运输等环节都要将碳排放控制在欧盟标准以内。
除了电动汽车生产中碳足迹标准的构建,早在2020年,欧盟就已经公布了电池法规草案,其中规定所有进入欧盟市场的电池都必须公开其碳足迹信息,后期将根据其碳足迹进行分级,对碳足迹较高的电池进行准入限制。这一制度将于2024年实施。
然而,我国碳足迹核算的相关制度仍然缺失。“如果按照欧盟自己的碳排放标准体系,中国的电动车可能全部处于超标状态”。业内相关专家认为,中欧能源结构存在巨大差异。如果应用欧盟碳足迹评价体系,中国的电动汽车可能处于超标排放的水平。
中华全国乘客联合会秘书长崔东树对媒体表示,我们应该加快建设车辆和电池的碳足迹管理系统。“主要(作用)是促进出口,欧洲需要这样的证明。”
在今年的两会期间,包括曾玉群、尹同跃、雷军在内,他们也在不同的提案中建议建立中国的汽车和电池碳足迹核算标准。
电力需求激增,全球电力碳排放量达到新高。英国独立气候智库3 Ember周三发布报告称,去年全球电力部门的碳排放量跃升至历史新高,原因是疫情后的经济复苏推高了电力需求,在天然气短缺的情况下,公共事业燃烧了更多的煤炭。
根据Ember的分析,2021年电力行业的碳排放量比2020年增加了7%,这是自2010年以来的最大增幅,比新冠肺炎疫情前的水平高出3%。这种趋势今年很可能会继续,因为在天然气价格高的情况下,各国都转向了碳排放最多的化石燃料煤。
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迹象,表明世界履行减排承诺以防止最严重气候变化的能力正在受到考验。
电力部门拥有廉价的可再生能源,应该能够部分替代化石燃料。然而,俄罗斯和乌克兰正在迫使欧洲使用所有能源资源,以减少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实现能源多元化,而印度等国家也在寻求更多地利用自己的煤炭,以应对全球能源价格的高企。
“我们还没有达到用清洁电力来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的地步,”Ember的全球电力分析师戴夫·达夫·琼斯说。"因此,化石燃料发电正在增加,主要是煤."
Ember对2021的分析涵盖了75个国家的数据,这些国家的发电量约占全球发电量的93%。
Ember数据显示,2021是电力需求快速恢复的一年,全球电力需求增长5.4%。与此同时,化石燃料,尤其是煤炭发电,在疫情期间下跌后,去年大幅反弹。2021年,燃煤发电量增长9%,至少是1985年以来的最快增幅。
此外,2021年,全球太阳能发电量增长23%,风能发电量增长14%。这两种可再生能源增长17%,首次占到全球发电量的至少10%。
然而,琼斯指出,可再生能源发电需要每年增加至少20%,才能使全球气候目标保持在正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