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芯微的教训——没有基带!

瑞芯微是中国前十或前五的IC设计公司,与国内另一家芯片厂商全志相当,但略逊于展讯和华为海思。一位资深半导体行业人士这样评价瑞芯微。在大多数人眼里,并不是国内顶尖的芯片设计公司。判断芯片商的实力有两个最简单也是最粗暴的标准。第一是技术实力,第二是芯片的出货。

像全志一样,瑞芯微是一家纯粹的AP(应用处理器)制造商。没有基带技术,其技术实力确实不如展讯和海思。而且这家公司的芯片出货量基本来自传统平板市场,而在最大的手机市场几乎是空白,所以芯片出货量并不大。

相比现在的展讯和海思,瑞芯微可以说是输在了起跑线上,没有国资背景,背后也没有大的资金支持。它只是一个小规模的私营企业。瑞芯微的一位内部人士感叹道:

没有雄厚的资金,我们无法完成并购或其他扩张计划。最近国内紫光一直在持续资本运作,收购兼并不断,这是我们做不到的。

不过,瑞芯微也受到了命运的眷顾,在过去几年里勾搭上了英特尔、谷歌、微软等几大巨头。

其实瑞芯微、巨力、展讯是同一个时代诞生的,只是这三家芯片商的命运不同。展讯是个幸运的人,和紫光这个“富爸爸”在一起,前途一片光明。火炬动力逐渐从公众视野中消失,却成就了中国芯片设计领域堪称黄埔军校的全志。瑞芯微给人的感觉只是一个小企业,也就是白牌(山寨)平板,品牌还没有得到大众的充分认可。

半导体行业烧钱很多。上述瑞芯微内部人士坦言,国内外很多芯片厂商都得到了国家级的资金支持,资金投入的差异还是会拉开厂商之间的差距。

过去十年,公司一直在不断转型:从一开始提供芯片,到做WiFi平板解决方案,现在开始把部分精力放在通讯平板和手机领域。

回顾过去的十年,瑞芯微从2001创立至今,经历了几代消费电子的兴衰。复读机、MP3、收音机市场也没有掉队,样样精通。因为在音视频解决方案上的技术优势,他们第一次尝到了甜头,获得了不少市场份额,但也只是昙花一现。这个时候还只是一个不知名的影子公司。谷歌发布Android系统后,该公司嗅到了这一开源系统的潜力,开始寻求ARM的授权,成为第一家进入Android阵营的芯片厂商。2010年,iPad引爆国内白色平板市场,瑞芯微顺势成为最大赢家之一。

但是瑞芯微还是错过了智能手机这个大市场。

前几年他们组建了几十人的团队开发手机芯片,也成功推出了低端产品,但基本没有出货。当时中低端市场的格局非常清晰,展讯和联发科已经牢牢占据了大部分市场,这个“新人”没能抢到这块蛋糕。交了学费后,瑞芯微放弃了手机芯片业务,整个团队也转向了通讯平板,这对于一个公司来说是一段悲伤的往事。那么,为什么会如此惨败呢?

一位前瑞芯微高管回忆这段历史时说:

(瑞芯微)当年(做手机芯片),我只是拉开窗帘往里面看了一眼。

退出手机市场后,瑞芯微又开始纠结了。对内,他们希望再次进入手机市场,但是如何克服没有基带的历史问题?

自己开发基带耗时太长,又不会进入手机市场,量也上不来了。

在二战的手机市场,瑞芯微开始明白,没有重蹈覆辙,找到了和他们一样错过移动互联网浪潮的PC芯片巨头英特尔。这两家芯片商希望以同样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梦想。瑞芯微希望在手机平板和手机市场有所作为,英特尔也希望x86架构在移动端占据一席之地。两家失意的芯片商就这样一拍即合,共同推出了手机平板和手机芯片。

合作芯片由Intel提供CPU(x86)和基带,我们负责提供音视频部分以及整体解决方案,可以应用在会说话的平板和智能手机上。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过去公司推出的平板解决方案只支持WiFi协议,但现在客户的需求越来越大,通信功能对未来产品非常重要。Intel有基带,结合瑞芯微的音视频技术,可以提供比较完整的解决方案。

两家公司于今年4月推出了首款64位四核3G通信解决方案SoFIA 3G-R,目前已被多家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设备商使用。在5438+10月6月的香港电子展上,一家解决方案提供商表示,其采用SoFIA3G-R(C3230RK)方案的通话平板全球出货量已经突破百万。据内部人士透露,这款3G芯片之所以能获得如此大的关注,一方面是因为英特尔的影响力和锐芯威对索菲亚3G-R的推广,另一方面是后者将其低成本能力发挥到了极致。

美中不足的是,原定于今年下半年推出的4G LTE芯片Sofia 4G进展不如预期,被迫推迟。另有知情人透露,他们与英特尔合作的Sofia 4G将于明年推出,具体时间节点还不得而知。

以前瑞芯微长期做Anrdroid平板,现在情况完全不一样了:这家公司有了像样的手机解决方案,和微软合作的Win 10平板,甚至还有笔记本芯片。就在今年3月,瑞芯微发布了笔记本处理器RK3288-C,并与华硕、海尔、海信合作推出了6款Chrome OS终端产品。

在“缺芯”的中国,以前芯片进入国际PC市场是不可想象的。在国内同时做平板、手机、电脑芯片也是独一无二的,但瑞芯微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这不是我们第一次与谷歌合作。2009年,公司刚加入Android系统阵营时,就与谷歌合作。2014年还参与了Google Project Ara模块化手机项目,一起推出了模块化手机芯片。

除了合作基础,RK3288-C在Chromebook的合作中还专门针对Chrome OS推出,并做了针对性的优化,这是其他芯片商(英特尔)无法比拟的。

但必须承认的是,英特尔和瑞芯微之间有着非常微妙的关系,在手机芯片上继续合作,但PC领域还是一盘散沙。显然,英特尔在PC市场仍然是巨头,手机市场也有高通和联发科。瑞芯微和几个巨头合作不现实,那他们打算怎么拓展市场?

去年,中国的芯片设计公司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只有8%,而且基本上是做低端芯片。我们希望通过与英特尔、微软、谷歌的合作,将瑞芯微的解决方案从中国山寨机市场带到海外高端市场。

通过这些合作,该公司已经能够实现跨平台支持,如我们的Android解决方案、Windows解决方案和Chrome OS。产品线覆盖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当客户有具体需求时,我们可以得到解决方案。

先把芯片交给方案商,再根据具体的市场需求进行设计,这是瑞芯微的一个特点。如果真的想和英特尔这些巨头打一架,还是需要国家大环境和基金的支持,这也是瑞芯微的一大劣势。

瑞芯微一步一步的成长经历,应该映射了国产芯片的前世今生,成长但不如人,但国产集成电路行业的每个人都有一个“自主可控”的梦想。用瑞芯微内部员工的话说,“中国有自己的芯片,为什么要用国外的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