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工作中的灵活性

如何把握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经验总结?

1背景说明

目前,公司的CMMI系统已经正式发布,标准流程系统将在项目中正式实施。大部分试点项目已经在进行中,所以要改变和抛弃过去的陋习是非常困难和不容易的。项目现状与公司制度要求有一定差距,要求项目改变过去的一些固有思维,不断缩小这种差距。这期间有很多冲突和妥协。这些基于公司的历史原因、现有的流程管理和项目管理成熟度等现有原因,客观上决定了我们在推广体系工作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艰巨性。所以总结一下过去的一些经验教训,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也希望我们团队成员给予更多的理解、包容、支持和配合。

2经验总结

如何把握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工作经验总结?

质量部是组织质量管理标准的制定者、执行者、推动者和监督者,所以要求质量人员按原则办事是其职责所在,客观性和原则性是QA的基本职业素质。在推进公司标准体系的过程中,要求执行者有原则性,让整个组织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则有序运作,确保在全过程控制中不会出现大的风险或离目标太远;但同时,它要求执行者具有灵活性,以避免标准执行的僵化和教条。在执行正确标准时的灵活性往往是“只求神的相似,不求形似”。

原则是指一个人做事的底线。对于我们QA来说,就是我们常说的质量底线,也就是我们设定的质量目标。变通指的是变通的能力,指的是处理问题的方法和艺术性。原则是基础,变通是创造、创新、变通、丰富。灵活性是由工作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艰巨性决定的。没有灵活性,我们就无法应对复杂、不确定和艰巨的工作。原则是灵活的程度,灵活是原则限度内的灵活;原则性是需要坚持的规则,实施时可以根据“需要”临时改变灵活性;原则性是普遍主义的思想,灵活性是特殊主义的思想。因此,既要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又要注意策略的灵活性。比如我们配置管理的紧急发布流程,就是基线发布管理原则下特殊处理的灵活性。

可以说,原则性和灵活性永远是一对矛盾,但没有绝对的对立。只有有效的结合,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发挥更好的作用,才能有效的把工作做好。这是质量管理的哲学。我们说船靠舵手航行,舵手靠哲学航行。就像乔丹看了中国打篮球后说的:你不缺优秀的人才;你不缺非常有优势的硬件;你缺乏打篮球的哲学。引用我们QA的话:QA不仅需要对标准的熟悉和理解,还需要对公司的业务和技术的熟悉,以及一种简单的哲学思维来处理和处理问题和突发事件。

对于QA来说,如何把握灵活度,需要经验、能力、方法和智慧。智慧是对事物本源的认知能力,一个人对本源的认知至少要观察思考很久才能有所收获。那么QA应该具备怎样的认知能力呢?也就是我们需要非常清楚公司的流程管理体系,同时明白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的本质和目的,因为只有目标明确了,才能根据客观环境灵活选择和处理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决策前思路才会清晰,不会出现混乱和困惑。例如,原则上,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要求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模板清楚地描述需求。但如果项目非常特殊,进度非常紧,项目可以通过会议对产品需求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对讨论结果达成一致,有明确的会议纪要或沟通讨论记录,如果通过会议和会议纪要这种敏捷的形式传递给他人,可以灵活处理。即没有产品需求包文档的情况下,有明确的记录需求是如何传达和分解到下一阶段的,是如何传达给SE以外的其他成员的,后续是可追溯的,可追溯的。这种情况下,QA是可以接受的。

灵活性是我们在推广CMMI标准的过程中使用的方法、手段和技巧。因此,当项目的某些流程无法有效执行时,QA有时需要在不与项目关键目标冲突的情况下做出一些妥协和让步。但为了保证质量底线,委婉的妥协需要灵活的技巧。这时候,变通就是能够暂时调整自己的言行和方式,以满足他人的焦虑或期望。因此,灵活性是一种可以通过学习掌握的技能,灵活性是建立有效工作关系的关键技能。能够察觉到他人在沟通中的焦虑或紧张,并调整自己的果断或反应,以降低关系中的紧张程度,可以更有效地与他人沟通,从而获得更有效的决策或行动。

灵活性是一个人临时调整自己的风格和相应的行为,使对方感到自己的焦虑或期望得到满足的能力。但有时对于那些过于灵活的人,我们会批评他们是变色龙或过于圆滑,觉得他们的灵活性与他们的社交风格挂钩。但其实变通和社交风格是不一样的。灵活性是一种评价性思维。在思维领域,它总是在评估和思考如何灵活地改变自己的沟通技巧,以确保原则底线和目标的实现,而不是形式上的一致性。所以我们说灵活性是QA的必备技能,因为QA的大部分活动都属于思维范畴,比如我们在项目中正在进行的过程,使项目成员能够有效地实施,对项目进行指导和培训,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等等,这些都需要与他人进行互动。

然而,灵活性是一个转瞬即逝的想法。如果你不迅速地把握和运用自己的想法,并展现给现实,久而久之,你的想法可能会变得消极或担忧很多,这会把你灵活的想法扼杀在思维的摇篮里。比如看到邮件或者开会讨论,收到信息后瞬间产生的想法,往往会过于关注问题本身,变得激进和冲动。这个时候你会很快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不会太在意别人的立场。但如果要等到成熟,当你的想法被拉回现实的时候,通常会被温柔温和、消极担忧的想法所取代。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不愿意约束自己的言行,总是固执而偏颇,尖锐而好斗,不愿意同质化。创新发展需要这样的思想,所以希望我们的团队给予更多的包容和理解。

灵活性是有一定限度的,其限制性条件是:

1.通过推迟决策来确保计划的灵活性并不总是可能的。因为未来的不确定性是很难完全预测的,如果决策者只是等待收集更多的信息,以便尽可能地考虑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就会错失良机,导致失败。

比如我们有一些流程和质量控制措施,很多管理者说要做,但现在还不是时候,如果错过了这些关键点的时效性,就可能陷入混乱状态。

2.让计划变得灵活是要付出代价的,甚至从中获得的收益也不一定能补偿其支出,这不符合计划的效率。比如有些计划决策者比较轻率,把计划搞得很紧张,在自己手里预留了大量的缓冲来控制,希望能灵活控制计划。当计划员按照紧张的进度赶着完成任务时,只看进度不管质量,很多应该做的事情都没有做。结果在后续阶段发现了大量bug,最后耗尽了所有的buffer。产品勉强进入市场的时候,还是没能守住质量底线,花了很多钱去修复bug。

3.在某些情况下,灵活性通常是无法使用的。就是存在这样的情况,一个衍生计划的灵活性可能导致整体计划的改变甚至失败的危险。比如产品的销售计划,在执行过程中会遇到困难,可能达不到既定目标。如果任其灵活处理,可能危及全年的利润计划,从而影响新产品开发计划、技术改造计划、供应计划、加薪计划、财务收支计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