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案的经历
这让我想起了杨旭老师的一句话:赋予有意义的东西商业活力,可能才是商业的本质。德鲁克的话:企业存在的目的是创造顾客。雷军的一句话:只要你一直对他们好,他们就永远不会对你不好。
2.?利用拓扑传播模式和数据挖掘技术创建用户
小米(本文指小米公司)在推出产品前有精准的用户定位(手机发烧友、屌丝、收入区间),然后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在微博、论坛等社交或技术平台上筛选出100名意见领袖作为首批核心用户。这些意见领袖同时发声,交叉传播,用户圈子层层向外扩展,最终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关系网络(这是初步的连接,也是)
3.一系列营销的东西的设计诀窍,就是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满足用户的正当需求。
鲍老师说:营销是一组不同于销售的东西,东西的目的是加深品牌与用户的关系。什么样的东西(活动策划,话题策划)比较好?答案就是戳中用户痛点,满足用户各层次需求。
小米线上各种PK、比赛、众筹活动,满足米粉展示差异、表达自我的需求;
小米的公益活动和“美”的评选活动,满足了米粉追求美和被爱的需求;
小米组织的线下活动,因为满足了大量宅粉的社交需求,刺激了米粉的疯狂参与;
小米投资社区的高科技用户开发产品,相互合作,满足用户实现自身价值的需求。
4.社群特点:诚信,营销触发,仪式感,传销。
1)诚信是任何健康关系的基础,所以作为连接载体的产品、服务、营销活动的每一个细节都要体现诚信。(这可能是王兴老师开发秀屿案例课程的目的。)
2)社群是用户和品牌之间的主动关系网络。早期建立的网络只是一个由产品连接的僵尸网络。如何把僵尸网络变成一个活跃的社区?答案是营销。通过组织一系列的事情,与用户互动,加深关系。
3)仪式感。这个社区需要扩大它的影响。不同的社区有不同的特征和属性。如何给小米社区贴标签?
特殊的语言系统和符号:米粉、米兔、米粉节、爆米花、城市会议等。
活动策划所需的标准化动作:制作旗帜、喊口号、上传活动照片等。
线上线下组织体系:后台职能团队、线上会员层级、线下区域城市会议等。
。。。
是不是有点传销的味道?哈哈。如果你这么想,那你就委屈雷军童鞋了。任何组织大规模用户互动的特色社区,都需要上述要素的凝聚。
时代变了,我们也不想死得那么快。当我听到王兴老师提到“小米* * *和国家”这个概念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前几天扎克伯格的“世界宣言”,谈到了如何利用社区来改变世界。那时候,我觉得自己是在吹牛。今天,我的头突然起了个包。FACEBOOK在全球拥有约6543.8+0.5亿活跃用户。令人惊讶的是,如此巨大的能量甚至超过了任何一个国家政府的影响力。未来的企业当然有可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起到颠覆性的作用。
2.当一个企业有这么大的能量,做了坏事怎么办?
3.误读营销这么久。我一直把营销这个词当成销售。我不知道区别,但现在我明白了。营销做的不是实现收入,获取利润,而是加深品牌与用户的主动关系。
1.产品思维VS用户思维
在我现有的企业管理价值体系中,产品质量(工匠精神)仍然是核心,这也是很多企业家的经营理念。当产品成为连接用户和品牌的载体,企业通过产品、服务、营销来连接用户的触角,加深品牌与客户的关系,将更加重要。
2.如何建设覃浩的社区?
社区商业的方法论体系已经感受到了,如何运用到我的实践中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我思考了很久。最后一个关键词是“关系”。
看看你的生活方式所在的企业建设的社区。哪些产品占用了我更多的时间?
这些社区如何与我互动?你是怎么加深和我的关系的?
我需要和谁一起建立一个社区?
然后用上面的方法论去练习。
1.从社区商业的方法论上给我的一个朋友一些建议。
2.参见包拯老师的《营销的本质》
?赵呢?2017/2/28